随着近年来800V充电技术的深入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车企开始应用该技术。 例如,比亚迪、小鹏汽车和传统汽车制造商长城吉利已经推出了自己的800V产品或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新电动车型的开发和生产。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将充电电压提高到800V意味着充电效率翻倍或显着减少充电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增加电压并不能使充电效率翻倍,尽管它可以带来小的改进。 但是如何?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游泳池中储存水的原理的类比。 在储水过程中,当水管漏水时,补水所需的时间会延长。 这同样适用于电池充电,充电过程中的一些功率损耗需要更多时间来补偿。 因此,充电效率的提高不仅与电压有关,还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即电流的平方与电阻值成正比。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800v呢?这主要是因为升压有助于降低电流,从而减少额外的热量产生。 理解这一点的内在机制在于,充电过程中电能的损失主要表现为热量溢出。 我们在初中早期学到的物理学告诉我们,电能的损失与消耗电流的平方和电阻成正比。
因此,电流不仅会导致电池充电效率降低,而且它们转换的热量也会影响电池的充电性能。 它具有很高的绝缘性,可以承受更高的工作电压,并能抵抗冲击损坏,这是优良的电绝缘材料的基本要求。
因此,电压的提高需要与使用性能更好的绝缘材料相结合,例如400V已经相当高质量,而800V则要求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800V的充电规格意味着电池的功率输出也是800V。 不仅要提高充电端的800V电平,还要改善各种电器的电气绝缘材料。 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涉及该领域的材料升级,还考虑到后续的材料升级。 绝缘技术曾经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
事实上,另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壁垒在于电池管理中的电源转换环节。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用于后续驱动电机或其他设备的原有电容元件(即ID BT)已逐渐被碳化硅材料所取代。 虽然碳化硅**价格昂贵,但大多数制造商都无法获得。 然而,目前碳化硅材料的能源效率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正在颠覆这一局面。
800V的最初用户是保时捷,当碳化硅材料的衰落使汽车制造商意识到可持续能源成本效益的巨大空间。 如今,800V规格被广泛用于提高充电和电源效率。
一旦引入800V高压,支持大电流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换句话说,重型铜线等材料可以减小尺寸,既节省了铜线成本,又进一步降低了电气系统成本。 此外,碳化硅材料性能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
如果汽车制造商希望将电池续航时间延长至 800 公里,过去需要 100 度电池,但现在它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整体性能来实现 95 度电池的相同目标。
因此,减少了电池组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总体成本。 除了显着降低铜线成本外,还有潜在的额外好处,例如减轻电池重量、改善驾驶体验和降低油耗。 因此,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800V高压无疑都会引发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除了由于使用更少的铜线或更低的电池消耗而节省成本外,充电过程中散热成本的降低也是800V技术的一个重要好处。 随着电流和热量的减少以及原本使用的冷却系统的简化,汽车制造商大面积引入800V技术似乎应该是精确计算的结果。
然而,虽然 800V 带来了显着的好处,但如果我们想全面提高电动汽车充电效率,仅靠它是不够的。 下一代电动汽车面临的技术挑战是电池内部的充电效率。 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需要保证正负极通过直流电稳定,因此提高电池本身的充电效率将是关键,例如改善材料性能和调整比例。
目前,电动汽车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电池负载决定了续航里程,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增加,所需的电池数量也会减少另一方面,800V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充电时间,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整体效率。
如果其电池本身的充电效率能够持续提升,那么它就能真正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慢的问题,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这是车企算计的账。
因此,800V势必会继续推进,对于很多继电器企业来说,800V还是充满机遇的,无论是在800V的电动汽车平台还是800V充电桩上,新材料和结构应用,提升继电器的价值,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跟上步伐,33%的价值提升不可能像账面上显示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