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坚守门神。 门神,也就是守门的神,也叫门画,院子的门要贴,大厅的门也要贴,赶鬼避邪,祈平安。 杨白劳和习儿二重唱:“门神和门神骑着一匹红马贴在门上守房子; 门神和门神拿着一把大刀,大鬼小鬼都进不去。 (歌剧《白发少女》)。
门神的由来与春联相同,春联是从“桃符”的古老习俗演变而来的。 起初,他把神像或写在桃花心木片上,挂在门上,后来直接在门板上写画,然后打印贴在纸上贴在门上。 在古代,门和家的意思不同,所谓“两门一门”,两扇门都贴上称门神,一扇门被贴上称为家神的标签。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门神形象可以与之合作。 从汉代开始,门神主要是申屠和于磊,这两位都出自《山海经》的传说。 唐代以后,秦琼和俞迟公逐渐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门神组合。 钟奎、孙斌、庞娟、萧何、韩信、赵云等人都加入了门神的行列。 关羽和赵公明,在侯宝林的相声中与秦琼交手了好几个朝代,不仅是财神,更是门神。 除了降妖除魔之外,人们自然会祈求财富和财富。
门神秦琼和俞志公由山东紫圣堂新年画雕刻馆提供。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画和高密北乡江庄、下庄地区的灰年画,都是明代开始画门神的,至今门神仍是其新年画的主要特色。 其中,拿着双锤的红脸人是秦琼,拿着双鞭的黑脸人是魏迟公,还有人还把秦琼的黄马和余迟公的黑马拉了进去。
在众多门神中,我一个人喜欢秦琼的原因很简单,他是历史上的现实人物,不像沈屠和于磊那样虚幻。 无论是官史、民间传说,还是古典**、杂剧、讲故事、鼓词,秦琼都是侠义、铁腕、为友人“两肋皆刀”的英雄英雄。更多的是因为他是济南人。
秦琼记载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 秦琼,字号叔宝,是齐州(今济南主城)丽城人。 年轻时,他曾在隋未来儿童保护军服役,赢得了他的深深赞赏。 隋朝末年,硝烟弥漫,他前往瓦岗寨跟随李密,担任亲军的侍卫,然后与程延金一起投奔李唐。 他随秦王李世民南北作战,参加“玄武门变”,协助李世民惩罚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济。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冠成为左无为的将军。 镇官十二年(638年),死后,追封胡公。 贞官十七年(643年),他的肖像被列入长安(今习安)灵岩阁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英雄”。
门神秦琼山东紫圣堂新年画雕刻馆提供。
秦琼和魏迟公的门神形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相对形成。 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一座五代古墓中,发现秦琼和余志公是石雕和彩金的武士雕像,两人睁大眼睛,身着军装,手持利剑,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秦琼和于迟公的形象。
秦琼和魏迟公是如何成为门神的,这个传说的版本最早出现在元代和明朝的《三教寻神大全》中,后来被吴承恩写进了《西游记》。 传说唐朝太宗李世民杀了无数敌人,但他心有余悸,晚上睡觉时,总会听到宫门外有鬼嚎,于是吩咐大臣们想办法。 秦琼和魏迟公自告奋勇,晚上穿盔甲护着李世民,还真是没事。 李世民不忍心爱上辛苦,就吩咐宫廷画家把两人画在纸上贴在宫门上,也奏效了。 后来,这种做法被介绍给人们,并被大众模仿,并成为一种习俗,由来已久。
济南有许多秦琼的传说遗迹。 其中,最多的是《隋唐演义》《说唐代》《响马传》《秦琼卖马》中提到的大槐树。 千佛山腰间有一株千年古枯枝古相思,矗立后还有唐淮阁,据说此地就是秦琼寺遗址。 树旁有一块牌位,上面写着秦琼上山给母亲许愿时,曾在这里拴过一匹马,叫“秦琼拴马”。 过去,南郊的果园(降落伞塔附近)、土山(人民商场周边)、大槐树村也有唐槐,都说是秦琼的马槐。
* 秦琼回济南拜母亲寿时,她和魏峥、徐茂公、程延金、单雄心等“三十六友”(还有三十九友四十六友)聚集在家家楼(还有贾六楼、家家店的名字)拜为兄弟。 济南有两家家家楼的痕迹,一处据说在西关格排巷口,五龙潭在义市街(今共青团路)对面。 另一个是在老城北郊(今北园莲寺),村里起初有一栋楼,村名家家楼,后面的建筑被废弃,后来改名为家家庄,盛产白莲藕。 秦琼的媳妇、李宓的谋士贾彦夫是本庄人,是“三十六友”之一。
秦琼的故居在哪里,传说中最繁华的就是武龙池。 昔日济南梨花鼓(后称山东鼓)唱道:“据说秦琼来到秦琼,秦琼一家住在山东。 如果问秦琼的家人在哪里? 武龙池中的水晶宫。 武龙池位于济南古城(古历城)西门外,昔日“七十二名泉”之一,六朝简称“清潭”。
元代作曲家、济南人张阳豪在他的《福龙湘观史天记》中记载:“我听过一句老话,这胡国公秦琼帝遗址,一夜之间雷雨,坍塌成深渊。 乾隆时期的书法家、篆刻家、释经家桂甫,比张阳豪晚两个朝代,他听从云庄老人的道听途说,他的《檀溪经社记》说:“鲤城西门外唐一国公故居。 一夜之间化为深渊,也就是五龙潭。 “他所谓的一国公,是唐高祖李元武德在四年(621年)给秦琼的封号。
乾隆时期,《历城县志》记载:“秦大爷的宝库在西关沙院(今金石一带)。 道光二十年(1840年),《济南府志》记载:“秦叔的宝库在西关沙园,其后人世代从事冶铁,被称为铸铁秦家。 今天在五龙潭南侧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唐左武威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居》一书,碑上没有铭文和竖立石碑的时间,石碑一度不见踪影,后又重新竖立在这里。
1924年,《历城县志:故居》记载秦琼为“历城南山(今中公)末宫人,在景池边建宅邸的达官贵人,墓葬在城东北乡济水的秦家道口(今属于瑶羌街)。
随着一次考古发掘,秦琼的故乡终于被世人大白于天下。 1995年春,在京祺路小尾六路一栋单元宿舍楼建设中,发现了一座石室墓,正是秦琼的父亲秦爱(子继阳)的墓。 墓志铭记载,秦琼的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艾都是魏齐时期的文官,秦爱最终于大业十年(614年)葬于齐州历城县怀之里,真官二年(628年)葬于淮之里。
秦琼的父亲秦艾的墓志铭(现藏于济南博物院),牛国栋著。
这次发掘,不仅确定秦琼的故乡是怀之里,而且表明新旧《唐书》省略了他的家族史。 《隋唐演义》等**,对秦琼故事的评注大多是虚构的。 相关编年史中所谓的秦琼出身卑微,“铸铁秦家”等等都是误传。
而五龙潭正好是当地圣人曾经修建的秦琼祠的所在地,故居的纪念碑也是从别处搬来的。 秦琼祠堂的建立、废弃或拆除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 2010年,五龙潭北侧重建秦琼庙,每年春节,这里都会举办“门神秦琼送门神”活动,由“秦琼”服装向游客献上门神秦琼。
秦琼寺位于武龙潭。
西关沙院、中公莺儿庄、罗口是秦家后人居所。 秦琼死后,葬于陕西省咸阳市李泉县昭陵。 秦家道口村所谓秦琼墓,其实就是元代东平的国防使秦晋墓。
至于千佛山唐淮旁的老秦琼寺,应该是误传。 这里原来是明朝正统时期建造的曾巩祠旧址,为纪念曾巩在济南的功绩,原来有一块石碑,清朝康熙年间破旧不堪,只剩下建筑,曾巩雕像和石碑不见了。 这是秦琼寺的说法流传开来。 清代嘉庆时期,济南诗人范渊来这里拜耿后不禁感叹:“佛山半萧南风,爱万秋。 正统遗迹纪念碑无处可寻,游客来这里祭拜胡公。 “(《新奇阴风落:其三十三》)。
20世纪90年代,秦家后人、文史学者秦若石在《秦琼传》一文中说,秦家后人(主要指盐商)“为了提高社会地位,翻修了大槐树故居(据说故居东西挨着路,原名太平庄——原注),并立了老宅碑。 门前有一棵槐树,也受到人们的重视,村名叫大槐树村。 他提到的太平庄就在秦爱墓的发现地晓尾六路附近,周围还有太平庄中街、东街、西街的地名。 这些道路的北侧是长清大道(今京祺路),是古代进出济南市的东西向主干道。 他说的太平村,恰好就在秦爱墓的位置附近。
牛国栋在前北相思街上拍摄。
大槐树村位于十二路以西,二路以北。 庄东有一座关帝庙,庙前有一棵唐淮树,人们称它为“神怀”,很多人来这里拜拜。 晚清末几年,随着金浦铁路到济南的建设,金浦铁路公司的机车厂(后称铁道厂)就设在大槐树村,老厂的标志也有大槐树的图案,当地人也俗称它为大槐树机车厂。 后来,厂区外的道路不断扩大,其中八条以“槐树”命名。 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淮阴区也由此得名。 可惜的是,蝗虫在拓路时被清除了。 铁路厂房内有一棵古槐树,据说是明代种的,显然是神怀的年轻一代。 怀舒庄原名盘龙庄,是否曾经被称为太平庄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但与前述太平庄还有一段距离。
主持秦爱墓发掘的李明,当时在济南博物院考古部工作,后任市考古研究所所长。 他说,淮之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街道或巷子,而是唐初实施的巷道制度,每英里约500户。 参考附近发现的其他墓葬,可以得出结论,该地区是隋唐时期贵族的墓地。
我想,拥有500户的怀之里,在1300多年前也是隋唐时期的一个大型社区,秦琼的祖屋位置应该不会和秦爱墓重叠,但是秦府**在哪里? 秦琼在济南的时候,有没有再设置一个传送门和别府? 淮之里的“淮”和淮的“淮”是巧合,还是“淮”被谣传为“淮”? 或出于其他原因。
“淮”字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多种含义,甚至可以和梧桐树一样,成为招贤纳士的圣树,正如东汉书生、高密人郑玄所说:“淮的话也是淮,人来这里,都想和他们合谋。 或许,秦琼府门前真的有一棵大槐树。
作者:牛国栋 编辑:徐铮 校对:杨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