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亿央企惨遭撤职! 三年半亏1350亿,从负责处置不良资产到最后变成不良资产,这样的神奇剧情,恐怕连这样的电视剧都不敢拍。
近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摘下原有的金色招牌,挂上“中信金融资产”,营业执照、官网、公司简介基本更新。
这意味着一个总资产高达万亿元的央企彻底走到了尽头,世界上再也没有了中国华荣,这让整个金融圈都唏嘘不已。
1997年,一场可怕的金融危机席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当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主要国有银行都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为了化解风险,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国家先后成立了华融、东方、信达、长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其中,华融实力最强,专门负责处理工商银行的不良资产,是财政部管理的27家金融央企之一。
那么,什么是不良资产的处置呢? 这其实跟捡废品差不多,家里有没用的东西就卖点钱,拿到手就是一样的,除了把**分类给大买家,也可以把一些二手设备卖给有需要的人。
华融也是一样。
众所周知,放贷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再怎么谨慎,总会有一些坏账,如果像卖废品一样卖坏账,是不划算的,交给华融后,后者可以根据不良资产的不同属性进行相应的处理。
比如,在一些房产封顶后,开发商没有钱完成外墙保温、机电安装、园林绿化等项目后面的未完工,华融可以投入部分资金完成剩下的建设,然后就可以卖个好价钱了。
对于抵押生产线,他们也在寻找对口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按理说,在对已完工的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处置后,华融的货物没有必要继续存在,而是不愿意当场解散,而是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版图,让国家无法取消。
特别是赖晓敏2009年1月就任总裁后,华融在9年时间里大幅扩张,期间不仅上市,还发展了银行、租赁、信托、消费金融等业务,除了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营业务外,还发展成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但是,所有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过分追求速度会造成问题。
因为盲目扩张,严重偏离主营业务,华融终于尝到了一手酿造的苦酒,2020年亏损1029亿元,而整个公司的市值只有300亿元,相当于一天亏损20亿元8个小目标,2022年和去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76亿和49亿,即三年半共亏损1350亿。
2021年1月,赖晓敏因**罪、**罪、重婚罪被判处死刑,并于当月底被处决。
2021年,中信集团和几家央企、国企不得不向华融增资420亿元,帮助华融延续生命,中信成为华融第一大股东。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华荣显然没有独立的意义。
去年11月,公司宣布,根据整体战略规划和定位,计划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信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在一切都是此次公告的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