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宏观展望和政策建议(I)。

小夏 财经 更新 2024-02-03

文字:王晓光、周青青、梁亚楠

由于中期“过关重压”的持续冲击,2024年中国经济整体将继续保持调整突破的增长特点,即经济适度减速,调整中结构质量优化。 总体来看,2024年我国经济将呈现“三调三稳两上”的调速增长特征。 就政策总体定位而言,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求进、进、先立后破”的十二字方针,求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关键,“破”是条件和结果。

“关”的突破要靠进步,改革是进步,产业升级是进步,发展新动能是进步,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最重要的是向前看,做到“进步”到位,“突破”稳扎稳打。 要防止过分强调稳定而不考虑进步、不谋求进步,即“稳住”,固守旧气势、旧方法。 积极发展观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树立和打破。

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展望

就宏观经济而言,一个基本规律是中期趋势决定短期经济状况。 从中期来看,中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面对四大“关门”的压力。

第一个障碍是,我们能否成功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有效化解房地产风险。 这不仅是传统增长模式终结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条件。 继续依赖房地产不仅困难、成本高昂,而且对高质量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内生障碍。

第二个障碍是我国工业或制造业不断受到收益递减问题的制约,我们必须尽快摆脱这种制约,创造一种新的收益增幅机制,而重要的途径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和自力更生,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良好进展,关键核心技术争夺战不断取得进展。 特别是华为在IT行业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新能源汽车也在加速形成新的全球竞争优势。 但这些突破是局部的,而不是单一的。 从趋势上看,整体突破是必然的,但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3到5年,甚至8到10年的坚持和坚持,就很难实现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的目标。

第三个障碍是消费不足的问题可能会长期存在。 目前,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不是因为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而是因为主要问题是分配结构不合理,消费能力不足,人民消费能力不足,居民消费倾向下降。

第四个障碍是严重的外部风险挑战。 来自外部的压制和遏制可能随时升级,并可能发生湍流波的影响。 什么是暴风雨? 美国的**战争和科技战争不算在内; 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更不用说了; 新冠疫情、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不算在内。 波涛汹涌的海面是一种极端情况。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阻力将是空前的,可能会出现经济“大脱钩”或新冷战,这是我们将面临的第四个障碍。 美西方正试图在金融、产业、产业等方面对中国采取全面脱钩战略,并可能对战略技术和关键物资的进口施加最大压力。

正是上述“四关”,导致了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预计未来三到四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4-5%的区间,甚至有些年份甚至低于4%也不排除。

具体而言,到2024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出“三调三稳两上升”的调整增长特征。

一是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深度调整,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迫在眉睫。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减少96%,房地产调整幅度明显增加。 预计2024年房地产将继续保持调整态势,因为资金偏好、房地产供需预期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调整将是中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周期调整,房价、住宅产销等调整远未触底反弹, 而房地产的风险释放还停留在早期阶段,希望稳住房市稳定增长是不切实际的。相反,要加快从对房地产的依赖过渡,着力化解房地产带来的巨大潜在风险。

一方面,要适应房地产形势的重大变化,积极转变房地产开发模式。 过去形成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率”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从需求端看,房地产市场已经从以土地为导向的增量模式转变为存量人口调整的存量优化模式,这使得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逐渐从进城、只需要买房的新人过渡到改善群体。 从供给侧看,房地产开发模式将逐步从传统开发转向开发和城市更新。

另一方面,要尽快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最佳宏观环境。 高度依存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投资依赖的主要表现形式,正在加快构建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和共享繁荣提供需求支撑。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是扩大消费,但由于分配端的制度和制度障碍远未消除,2024年消费增长将面临下行压力。

由于三年疫情的强烈冲击和收入分配问题的强烈制约,难以有效释放中国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 如前所述,中国人均消费年均潜在增长率为73%,人均资本年均潜在增长率仅为28%。也就是说,消费决定经济增长率,投资决定经济增长质量。 2023年,我国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但与中长期潜在增速相比,仅回升至一半,前两个月、8月等最佳月份仅回升至疫情前平均水平的70%,30%的消费将受到体制和制度因素的抑制, 主要是由于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缺乏购买力。展望2024年,考虑到疤痕效应将逐渐消失,消费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流通端的制约因素将抑制消费的增长空间,预计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5%左右,这决定了经济增长率将降至4约5%。

第三,未来投资增长空间有限,但质量的有效提升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长的结构和质量,预计2024年投资增速将略有回升。 现阶段,我国投资增长空间有限,总投资的扩张受限于人均资本的下滑阶段,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呈现长期下降趋势,如果不顾后果地扩大一般投资,不仅会增加许多行业的过剩压力, 但也导致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不合理上升,形成更大的潜在风险。

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实现投资过大(投资率过高,目前仍超过40%)与严重低消费的合理平衡,需求结构的调整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需求的动态均衡发展。 从而激发市场经济的更大活力。首先,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投资和消费是分配关系的体现,高投入会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 其次,从效率上看,我国投资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的投资效率低,不能有效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质性作用,从长远来看,容易形成“资本效率下降、投资扩张、资本效率下降”的恶性循环。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超过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峰值,继续扩大投资数量,只会导致更大范围的生产过剩和价格过剩。 特别是随着投资的扩大,僵尸投资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存量资本“堵塞”的问题越来越多,不利于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 第三,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沉淀的闲置资本导致了经济社会总成本的上升和效益的损失。 展望2024年,受上年低基数影响,投资增速有望小幅回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有望增长3约5%,上升05个百分点左右,但比前两年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将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首先,价格稳定。 2023年价格将相对低迷,甚至有几个月处于通缩的边缘,由于消费持续复苏增长和市场去产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24年情况将有所改善,整体价格水平有望温和上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率将明显提升。 与物价增长,尤其是PPI关系更密切的是企业效率的增长趋势。 我们相信,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能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PPI降幅明显收窄,导致大部分投资产品生产企业效率有所提升,而在前期基数的影响下,2023年8月以来工业企业利润转负转正,就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其次,未来可能出现的CPI增长温和反弹,将大大提高企业整体效率。 第三,针对2023年经济复苏的新障碍,许多行业和企业认识到需求不足问题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并主动降低产能和杠杆来应对,有利于改善行业和产品之间的供需关系。 这也将反映在产出效益上。

二是就业稳定。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和就业形势的改善,2024年整体就业形势将进一步企稳,预计失业率将保持在5%-52%,但结构性失业仍然非常突出。 2023年城镇地区平均调查失业率为52%。从就业结构来看,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进入长衰区间,从2022年11月的5%峰值升至4%1%,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近12个月来,我国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比25-59岁城镇调查失业率高出2-3倍,形势严峻。 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新城镇劳动力规模持续扩大、推迟就业毕业生不断积累、疫情后劳动力失业压力骤增三个阶段叠加因素的影响; 二是由于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不足导致高端岗位供给不足,加上年轻劳动力供给过度积累,结构性失业问题极为突出; 第三,产业升级导致劳动力掌握的技能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就业观念的改变导致劳动力的就业期望与实际的不匹配。 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年轻人的高失业率仍将是我国就业结构问题最大、最困难的问题。

三是地方债务形势趋于稳定。 **债务结构性问题明显,优化地方债务结构的政策措施将逐步实施。 长期以来,中国面临两大问题:先老后富、先富后富。 地方**面临更大的债务压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面临到期债务能否按时还清的风险,未来地方政府偿还本息的压力难以化解,债务的利息支出将进一步影响其当期财政支出, 投资和其他决策。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将加大我国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支出的压力。 中国目前面临的情况与日本不同,日本在30年前就输了,1994年日本的人均GDP水平接近4万美元,是目前中国人均GDP水平的三倍,但1994年日本的**杠杆率水平却很低。 目前,中国第一名的杠杆率水平在20%左右,局部杠杆率略高,但也有一些领域严重偏高。 因此,改善我国债务结构不仅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还可以降低付息成本。 未来两三年内,可以通过增发专项国债或扩大地方再融资债券规模来代替,从而大大减轻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优化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

一是新品质生产力将加速产业链升级,传统产业智能化、低碳化、一体化转型发展空间巨大。 从产业发展来看,2023年我国对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将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汽车产业增长喜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上的优势开始显现。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新型优质生产力的本质。 一方面,新的质量生产力体现了工业现代化的核心。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竞争力,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升级。 另一方面,新的优质生产力促进了服务业的高附加值。 新质量生产力的发展,为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新一轮科学范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将赋能新的质量生产力,助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和出口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时期,行业间的增长分异仍将明显,但2024年及未来几年将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

二是重点城市辐射带动的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创新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备受关注。 区域创新范式正在积极转变,各地都在积极争取政策优势和制度开放。 根据《2022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年第一梯队的六个地区创新能力较强,分别是中国创新的龙头区域,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按“南北”格局划分,南方地区占4席,第二、第三梯队多在中西部地区, 创新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多中心区域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巩固,包括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创新集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创新集群、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新集群、以成都为中心的区域创新集群。 以重庆、武汉、习为中心,将充分发挥其创新集聚的带动作用,增强区域发展创新动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章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

    临近年底,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势成为众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关注的主要话题,也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 政策动向和市场动态进行深入分析后,速银财富管理投资研究部对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展望,认为货币政策有望保持平稳略显宽松的基调,财政政策或将更加积极。今年的政策有助于疫后复苏。回首年全年...

    2024年的宏观经济挑战是什么?

    宏观经济就像逆流而上的船,不进就退。说到宏观经济,相信大家总体上都能感觉到,今年的宏观经济变化是冷淡的 消极的 悲观的,就像席卷全国的寒流一样。面对寒流,人们的第一选择是挤在一起取暖,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选择自然就变成了减少开支和审慎决策。今年已经结束,很多人都希望新的一年能出现一些...

    德意志银行宏观经济展望 预计2024年亚洲将引领全球增长

    德意志银行集团 Deutsche Bank 宏观研究团队日发布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称亚洲有望在年引领全球增长。根据该报告的分析,较低的通胀压力为亚洲大多数央行提供了足够的政策空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改变对于消除亚洲货币政策宽松的障碍至关重要。虽然韩国央行 BOK 在年引领了亚洲的加息步伐,但年的降息幅...

    2024年,举办宏观经济保险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公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首届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协助会员单位了解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 保险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聚焦主体职责和主业,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河南省保险业协会于月日至日举办年宏观经济保险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专题公开课。协会领导王存轩作开幕词和总结发言。王存轩在讲话中围绕学习目标提出了具...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咨询工程师难吗?如何准备考试?

    年 宏观经济政策 咨询工程师难吗?如何准备考试?年咨询工程师考试预计在月初举行,距离考试仅剩个月,新版考试教材和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大家来学吧! 掌握各章核心考点,有针对性地备考 对于每份科目试卷,了解各章的重要考点 难点 分数分布和题型趋势变化,让备考更加有针对性,深刻理解提问者的意图!年版 宏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