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预制菜一哥”,魏志祥遭遇了滑铁卢。
前段时间,魏志祥发布“磁盘保护计划”,公司实际控制人夏静将在半年内增持公司1200万至2400万元的股份,以“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魏志祥为何主动“保护磁盘”?
主要是今天的Michika,生活真的很悲伤,其股价去年下跌了30%,而去年为139高光时刻8元,现在股价只有2704元,直接从高峰到低谷。
更何况,从2021年初开始,威之祥掀起了“关店潮”:
2021年,公司关闭加盟店102家,2022年关闭加盟店183家,2023年上半年关闭106家,第三季度关闭66家,近三年每年关闭数百家加盟店。
虽然魏志祥今天仍然拥有1798家加盟店,但毫无疑问,这位“预制食品兄弟”已经走下坡路,前途也很难看好。
说到预制菜,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
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国外快餐进入中国,“预制菜”模式就出现了。
在此背景下,威之祥创始人夏静也瞄准商机,踏上了创业之旅的起点,在农贸市场租了一家10平米的店面。
当时,装配菜市场方兴未艾,夏静的小店一开张,立刻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甚至很多医院、学校都争先恐后地下大订单。
一时间,夏静的小店生意蒸蒸日上,生意好的时候,年营业额甚至超过了8位数。
但久而久之,脑子活泼的夏静有了新的想法:
守住一家店,就算卖多了,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但开了一家公司,从店面销售到一流商人,生产营销,岂不是赚得更多?
于是怀着新的眼光,从2008年开始,夏静在转型上大踏步前进,创立了“威之祥”,并投入巨资建设新生产线,希望在预制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夏静还是把这门生意想得太简单了。
当时,预制菜领域有数十家知名大型企业,与这些前辈相比,威之祥是一只初出茅庐的“小虾”。
但好在夏靖的眼光和胆识并不缺乏,眼看苏州市场饱和,他立即开辟了“第二战场”,带领魏志祥前往上海。
事实证明,夏静的选择是正确的,维之祥一到上海就一炮而红,门店生意蒸蒸日上,选择维之香的加盟商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的三年间,威之祥加盟店数量超过200家,销售额突破1亿。
2008年以来,威之祥经历了16年的风风雨雨,如今这家“十年老店”的预制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受疫情影响,2020年,预制菜进入更多人群视野,帮助不少人解决了隔离期间的三餐问题,预制食品市场蓬勃发展。
乘着这一股东趋势,威之祥于2021年4月27日成功上市,一举成为中国“预制菜第一股”。
然而,风头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魏志祥曾经连续13次涨价,帮助一群投资人赚了大钱,但随后却遭遇了滑铁卢。
随着预制菜逐渐过了分红期,争议也越来越多,威之祥业绩下滑难免。
2022年,威之祥营收仅增长44%,毛利率首次下滑,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威之翔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均出现下滑。 76%。
业绩不好,股价自然难太亮,现在已经27了04元的股价在巅峰时不到1398 美元的一小部分。
押注“预制蔬菜轨道”买入威之祥**的投资者,早已在厕所里哭晕厥。
为什么曾经的“预制食品兄弟”说不行,行不通?
事实上,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一方面,大家对预制菜在外部环境中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魏志祥自身的“内功”修炼也不到位。
首先是外部因素。
预制菜之所以发展迅速,走进大家的视野,主要是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
随着大家的生活回归日常生活,预制菜不仅没有得到大家的进一步信任,反而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
比如现在外出就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拒绝一些“预制菜餐厅”,想让大家从心底里认可和接受预制菜,而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
作为一家预制食品企业,威之祥必然会受到此类行业趋势的影响。
二是内因。
威之祥发展到今天,研发一直是其最大的短板。
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不断开发创新,开发新菜。
科威之祥有多少研发人员?
上市前,只有4名常驻研发人员,还不如一家稍大一点的餐厅的厨师多。
虽然上市后又增加了8人,但其中6人都是高中以下,显然不可能做出任何像样的研发创新。
研发不够强大,以至于产品数量一直保持在300个左右,难以拓展新客户,业绩增长存在瓶颈,因此消费者吸取教训也就不足为奇了。
写在最后:
无论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代”,我们常常觉得很难说。
魏志祥曾经乘着预制菜的东风,但是自己内功修不全,想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今天的成绩是必然的。 鲲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