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对与错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27

本文作者为梁雅丽

春节档电影《二十条》一上映,就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引发了法界不少人对刑法第二十条,即正当防卫的广泛思考。 影片片名“第二十条”来源于我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不受持续的非法侵害,为制止违法侵害行为,并给违法侵害人造成损害而采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

这部电影可以概括为检察官韩明遇到的三个关于正当辩护的案件,其中一起是主线案件,其余两个是辅助案件。 电影的脉络也以案件为线索展开。

主要案件与非法收债有关。 为了给孩子治病,受害人向村里的暴君借了一笔高利贷。 为了讨债,村霸多次奔访受害人家,杀了受害人的狗,还用狗链将丈夫绑在门上,最后丈夫再也忍受不了,又怕又怒地拿起剪刀,导致村霸受伤,后来死了。

第二起案件的当事人是韩明的儿子,面对校园霸凌,韩明的检察官儿子出手制止,却意外伤害了教主任的儿子,因此面临行政处罚。

第三起案件由韩明处理,一名巴士司机因在巴士上停止猥亵女乘客而对一名嘲讽者施暴,被判故意伤害罪名成立。

这三起案件都反映了当前中国在确定“正当防卫”过程中的困境。 春节档电影《二十条》无疑将这种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从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意识到案件主体对“正当防卫”的期待,以往的审判逻辑、办案方式、认定标准也应该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关于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2022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处理轻伤案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作为《关于轻伤案件的指导意见》),两份指导意见的主旨是坚持“谁能闹事就有正当理由”和“谁死伤谁有正当理由”的错误逻辑,全力捍卫“法律不能让于无法无天”的基本原则。

公平正义从来都不是口号,而是要通过每一个司法案件真正体现出来。 近年来,正当防卫案件发生两起,也表明司法机关正在逐步明确和指导正当防卫案件的处理方式。

第一个是2016年侮辱母亲的于欢刺死案,在母亲被非法收债团伙欺负后,于欢一怒,与其中一名收债人发生冲突,导致他重伤后死亡。 一审中,余欢被判处无期徒刑,随后引起百姓广泛议论,把羞辱母亲的人刺死是错的吗? 在**的注意下,二审判决改判为余欢过度辩护,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这一变化体现了正当防卫的合理运用,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朴素的法律感情和价值观。

二是2018年昆山龙哥案,死者龙哥醉酒骑车与正常驾驶的余某发生冲突,随后从车上掏出砍刀与余某发生肢体冲突,余某在战斗中捡起砍刀,砍向龙哥以发动攻击, 龙哥死了。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江苏省检察院提前介入,并很快得出结论,俞某的行为是正当辩护。 法律界和广大公众对此赞不绝口,正当防卫的适用标准进一步明确,真实案例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影片中关于正当辩护案件的矛盾,其实是当下司法实践中的真实写照

首先,正当防卫必须以暴力犯罪行为为前提。 这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正当防卫与专项防卫,如果正当防卫只能在面对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时才能进行,那么在逻辑上,将专项防卫的规定搁置一旁。 事实上,当违法行为发生时,当事人无法立即判断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危害后果,如果在当事人进行正当抗辩后,用上述标准来判断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就会被怀疑是事后判断,很容易陷入错误的逻辑循环。 为此,《关于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第五条也明确规定:“违法侵害行为,不仅包括侵犯生命权、健康权,而且侵犯人身自由权和公共财产权、私有财产权的行为; 这包括犯罪和非法行为。 非法侵略不应过分局限于暴力或犯罪行为。 可以对非法侵占行为进行辩护,例如非法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或非法侵入他人的住宅。 ”

二是“反击”意味着互相殴打,这也是大多数模棱两可的案件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 在大多数情况下,面对施虐者的攻击,存在的情况无非是反击、防御和逃跑。 然而,上述行为在实际案件中并非独立存在,很难指望当事人在面对施暴者的攻击时总是采取纯粹的防御姿态,而防御往往伴随着反击或逃跑。 因此,一旦发生反击,就违背了正当防卫法制定的初衷,将其认定为相互攻击,甚至可能引起群众害怕反击,形成“不敢反击”的病态局面。 只要反击符合防卫的限度,就应认定为正当防卫,为当事人提供自卫的途径,同时起到威慑违法行为的作用。

三是只要对对方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种错误的逻辑源于受害方的表面性质,法律倾向于保护弱势群体,而身体受害的一方往往具有天生的弱者性格,但不能忽视的是,正当自卫行为也会对身体造成有害后果。 因此,当防卫行为对对方造成人身伤害时,更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案件的起因和过程,而不是只关注有害后果而只关注后果。

第二十条对我们来说,是一扇通向千千万万案件的窗口,现实中与影片中相似的案件数不胜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每一个公众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法人的保护。 正当防卫的是非曲直,其实是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认同感的上下,也体现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捍卫。 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培养公民是非意识和正义感,通过合理合法的判决传播良好的社会风气。 再次面对正当辩护案件时,要坚持以案件事实为前提,注重辩护细节,判断辩护的限度,同时做出合法合理的判决,努力实现天理、国法、 和人情怀,让公平正义成为众所周知的法律代名词。

相似文章

    电影《第二十条》是张艺谋的“正当防卫”。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片导演,内心也有着正义感。这几年,批评张艺谋的人不少,因为成为 国师 后,老懋子开始被怀疑是成为宏大叙事的代言人,沉溺于虚假的空虚。尤其是大烂片 长城 将这种批评推向了顶峰。很多人都说,老某子的天赋已经走到了尽头。其实所谓的烂片有时候确实是导演想赚点钱 ...

    正当防卫电影第20条背后的法律力量和社会意义

    在光影交织的影院里,一部由张艺谋执导,雷佳音 马俐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电影 二十条 正在上映。这部电影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力。然而,对于一些观众来说,第条 这个标题似乎有点神秘,但它到底指的是什么?经过我们深入了解,我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二十条 实际上是指中华人民...

    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电影中正当的辩护,让我看清了人性的真相

    当我坐在电影院里准备观看张艺谋的最新作品 第二十条 时,我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毕竟,作为资深导演,张艺谋的每一部作品都承载着深刻的社会蕴涵和对人性的反思。而这部以现实主义题材 小人物视角为出发点的电影,绝对不会让我失望。电影的第一幕就让我着迷。一个普通的家庭,却因为一场意外,被卷入了漩涡。妻子被不法...

    观看电影《第二十条》,探讨刑法的“正当防卫、过度防卫、故意伤害”。

    年春节档热播的春节档电影 二十条 始终以 正当防卫 为关键词,贯穿全片。这部电影的标题以第 条命名,因为它对应于 刑法 第 条,该条涉及合法防卫。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保护国家 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不受持续的非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违法行为,给违法行为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视为正当自卫...

    聚焦“正当防卫”,再看电影《第二十条》中的刑法第二十条。

    我们做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命 这是电影 第条 中的一句台词。随着龙年电影春档档的上映,由张艺谋执导,雷佳音 马丽 高烨等主演的电影 二十条 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影片以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韩明为主角,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想在事业上奋力拼搏,却意外卷入了一场分歧巨大的案件。它以现实主义题材和小人物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