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首钢号见证了京津冀十年来协同发展的变化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26

渤海之滨,河北曹妃甸。 在茫茫大海上,首钢京堂钢铁厂巍然屹立,成为海天之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从西山南麓的“十里钢铁城”到渤海之滨的钢铁“梦工厂”,从荒凉滩涂的曹妃甸到工厂众多的“海上新首钢”,首钢在海上拼强求创新的探索收获中,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锻造“首屈一指的钢铁”。

全球首条288米长的多模态连铸连轧生产线(MCCR生产线)高速运转,炽热的钢水将经历一段神奇的旅程。 只需25分钟,钢水直接浇铸成板坯,轧成钢卷,成品钢卷从轧机喷出,薄如蝉翅,形状像红丝。

作为首钢京唐二期一步法工程的重要项目,该生产线融合了全球最先进的钢材工艺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的热连续轧制工艺相比节省了近3小时,产品规格可薄至08毫米,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首钢精塘,我们只生产'首屈一指的钢材'! 轧钢作业部的精轧操作工容彦明,眼里有火炬,时刻关注着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 这条生产线从建设、生产、调试到生产,种种困难筑起了无数关口,他深知其中的艰辛。

2018年,荣彦明加入MCCR产线“先锋团队”,2020年成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核心研究团队。 生产线上300多万个零件全部刚性连接,即使螺栓松动,001毫米的操作误差将导致生产事故,整条生产线将暂停。 团队成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了无数次失败。

在调试第一块半无头板时,研究团队根据国外专家给出的控制时序进行了模拟测试,但没有成功。 容彦明和自动化专家反复计算推理,得到一套不同的控制参数,经过与外方负责人的反复沟通,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尝试机会。 在众人期待的眼中,钢板轧制成功,外国专家惊讶地竖起了大拇指。

疫情防控期间,国外专家全部撤离,产线调试面临停滞问题,但班组成员没有气馁,从零开始,透彻了解每一个技术细节,最终克服了国外难以一一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自主研发牢牢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 “轧最好的钢,挑最重的包袱! 这是容彦明的心,也是首钢人的信念。

以MCCR生产线为标志,首钢完成了以生产优质板材为核心的产业转型,汽车钢、电工钢、马口铁成为三大战略产品,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不仅走出了京津冀,而且走向了世界。

绿色工厂探索循环经济。

这是淡化水,比超市卖的水纯净,最适合泡茶! 每当有客人来能源环境部“五合一”展厅参观时,能源环境部副部长王伟业总会送上首钢工人正在饮用的瓶装水,并热情地迎接大家品尝。 咬一口,味道甜美清爽。

钢铁工业的每一个生产过程都离不开水。 面朝大海,首钢人想到了海水淡化。 当从国外引进海水淡化技术时,现场设备调试过程一度卡住了。 首钢技术人员有实力认输,拆开设备找文献研究,啃下这块“硬骨头”。

如今,首钢景塘70%的工业用水来自海水淡化,每年可节约地表水2600万吨。 煤气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发海水,产生的浓卤水作为原料......用于下游化工厂首钢精唐在“火-热-电-水-盐”五效一体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方面的经验,已成为沿海钢铁企业能源利用的示范标杆。

在成品码头,各种钢材正等待海运到世界各地,从矿石码头卸下的铁矿石等散装物料通过输送带点对点直接输送到指定的转运室。 厂房内封闭式管廊盘旋,物料全过程闭环运输管理,不仅减少了粉尘等污染排放,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地面运输通过铁路接入、新能源重卡衔接等多式联运方式助力钢铁行业绿色发展,首钢精唐整体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5%以上。

从北京石景山到河北曹妃甸,首钢不仅完成了一家钢厂的搬迁,更是绿色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引领和示范。 首钢精唐率先在钢铁全工艺实施超低排放,三座5500立方米超大型高炉碳排放量较传统工艺降低10%以上,开创了国内同类型高炉的技术先河。

助力“钢铁城市”成为“港口城市”。

首钢钢铁作为首家落户曹妃甸的企业,十几年来不断做优做强,同时带动了京外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距离首钢井塘仅6公里的河北日上车***厂区,整齐摆放的钢辊入库,将变造成钢轮。 “从厦门到曹妃甸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我们赶往首钢! 河北日上轮车副总经理李敖说。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来自首钢精唐,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公司与首钢技术人员还共同推进新产品的研发。

2015年1月,首钢与曹妃甸开发投资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曹建投公司,推动首钢市内10余家企业转移入驻曹妃甸,成功带动多家**企业、市级企业、上市及知名民营企业落地投产,近年来共签约129个产业项目, 承包投资485亿元。

与秦皇岛港务局、京唐港、河北建投、唐山钢铁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曹妃甸30万吨矿码头,与冀东水泥合资建设水渣细粉......项目在首钢精唐的带动下,钢铁行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在行业加速聚集的同时,炙手可热的烟花也聚集在这里,曹妃甸实现了从“钢铁城”到“港口城”的华丽蝴蝶转变。

在曹妃甸新城,中国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为当地员工提供宜居、低碳、健康的生活环境; 北京景山学校、中科院幼儿园、北京友谊医院、安贞医院等相继落地,为转入企业京冀人员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现代服务业企业纷纷涌入城市,今年开工建设的王府井购物中心将投入运营......两年后“地图导航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我们的发展速度”,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多年的首钢员工常常感到,这个产城联动的宜居之地,日新月异。

老灯塔依然屹立不倒,曹斐典“改天下”。 10多年前,海滩上没有一条硬化的道路或树木。 10多年后的今天,它已成为一座高楼林立、产、教、城融为一体的沿海城市。 首钢从新中国首都的产业支柱到曹妃甸港新城的发展引擎,历经搬迁重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生动的标杆实践。

相似文章

    随着“线路”和“京津冀上轨”,我们见证了协同发展的新速度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 记者王磊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京津冀上轨 加快推进,区内多节点 网络化交通结构进一步完善。截至年月底,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公里,高铁已实现地级市全覆盖。以通勤圈为基础,京津冀区域功能圈和节点城市产业圈也在加速形成。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超过, 千米 近十年来,京津冀地区不断对铁路...

    京津冀十年来构建了协调发展新格局

    年月日,工作人员对北京轨道交通号线河北段盾构隧道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王潇摄。新华社石家庄月日电 记者 张旭 京津冀十年来,构建了协调发展新格局。新华社记者 李凤霜 张涛 郭玉静。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车进城,您会看到中南轴线。北京市丰台区中南轴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石昌义感叹道 这里曾经有几十个服装批发市场...

    京津冀十年来构建了协调发展新格局

    年月日,工作人员对北京轨道交通号线河北段盾构隧道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王潇摄。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车进城,您会看到中南轴线。北京市丰台区中南轴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石昌义感叹道 这里曾经有几十个服装批发市场,现在都变成了科技创新中心。年底,中南轴线国际文化科技园将全面开放,拥有近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已吸...

    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增多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 和 争先行先行,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 从放仓到谋共增,天津全面推动京津协同发展向更深 更务实 发挥自身优势,并帮助三地企业加快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大型设备轰鸣,工人穿梭忙碌.虽然春节临近,但天津耐斯特瑞科技的生产车间仍在铆足劲赶订单。我们公司是北京安达威尔科技有限公司在天津...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十大新闻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 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动对接京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京津市在就业 社保 人才 工伤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年京津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京津冀地区人民享受到的便利和好处越来越多。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