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十年来构建了协调发展新格局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08

2024年2月3日,工作人员对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盾构隧道进行检查。 新华社记者王潇摄。

新华社石家庄2月7日电(记者 张旭)京津冀十年来,构建了协调发展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 李凤霜、张涛、郭玉静。

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车进城,您会看到中南轴线。 北京市丰台区中南轴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石昌义感叹道:“这里曾经有几十个服装批发市场,现在都变成了科技创新中心。 ”

2023年底,中南轴线国际文化科技园将全面开放,拥有近1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已吸引15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周边将落地一些重要的文化设施,批发市场解围后的大红门地区才是“大红门”的真正开放。 北京市丰台区干部陈岩说。

作为中国第一个减速发展的特大城市,北京在缓解整顿和推进“组合拳”方面做得很好。 在过去十年中,有超过2个新机构或更改注册被拒绝5万件,约32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撤出,近1000个区域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得到缓解和升级,减少城乡建设用地130平方公里,实现了六大城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减少15%的目标。

“稀疏”是为了更好的“进入”。 根据北京的数据,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新业务主体占比从近十年的40个增加到40个7%升至661%,精准打造7700多个便利商业网点......

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聚焦构建发展新格局,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再造。 近十年来,千年古都为实现人口控制目标而缩水,天津冀的发展更加蓬勃。 2023年京津冀地区GDP总量为104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42万亿元。

这是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总部大楼建设现场(摄于2024年1月31日,无人机**) 新华社记者穆宇摄。

要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需要从更大的空间格局来考虑。 北京在“一核”辐射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推动雄安新区“两翼”与北京副中心齐飞。

日前,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谢学文当选“动雄安2023年度人物”。 去年11月,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开工时,他已经在新区忙碌了600多天,从项目规划到设计审批,谢学文全程参与。 “这是成为国家战略一部分的绝佳机会。 他说。

春节临近,雄安新区启动区塔吊吊鸣机轰鸣:中化、华能、中星网三家央企总部大楼正在建设中;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总部大楼正准备开工建设; 首批北京市部委附属4所高校雄安校区、1医院雄安校区开工......在北京非资本职能集中载体雄安新区,公司设立了200多家子公司和分公司。

截至2024年1月底,北京市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已顺利完成。 “次中心、次城区”发展格局有序形成,非首都功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 近十年来,京津冀地区聚焦承接平台精准定位和错位,一个又一个产业项目在地理位置“大迁徙”中重塑生产力,在承接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五年前,北京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将加工制造业务搬迁至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司负责人王金浩带领员工扎根于曹妃甸。 公司主要生产智能立体停车设备及矿山机械产品,是钢铁大户。 以钢铁大城唐山为依托,就近采购,原材料成本降低约10%,综合运输成本降低约15%。

河北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类似曹妃甸的重点承接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十年共承担京津转基层单位4年超过 30,000 个家庭。

产业协调和人员交流需要交通支持。 京津冀高速铁路总里程2576公里,“京津冀上轨”加速推进,各大城市实现一小时通车; 北京周边定制快车总客运量突破100万人次,城市化效应显现。

工人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河北汽车智能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工作(摄于2023年7月27日)。 新华社记者杨诗瑶摄。

近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2023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2013年到2022年从100上升到2976、年均增长率为129%,京冀与天津冀创新指数相对差距收窄。

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的河北铁路智能制造基地,来自北京的设计图纸不断转化为崭新的地铁列车并投入使用。 满城区以河北北京整车项目为中心,瞄准北京整车11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的产业链,计划建设20家18平方公里的轨道交通产业园。

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共同打造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原创创新主源泉。 是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近十年来,京津冀流向天津冀的技术合同累计营业额超过28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天津冀设立了10000多家分公司。

行业和项目救济的关键是解决好人的问题。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出差看病,京津冀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是换个城市就需要重新报案,手续很麻烦。 天津某公司的采购员张先生说,三地之间来回看病、吃药方便多了。

2023年,京津冀地区取消异地医疗备案,4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外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70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远程就医一般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医疗、教育、文化......十年来,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进展。

土地连通,水连水,人民靠得很近,京津冀将继续携手共进,谱写新时代的答卷。 (参会记者:毛振华、任丽颖、岳文婷、王景淮、张晓、夏珂、白佳丽、黄江林)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谭仁华.

初审孙丽娟.

终审|郑玉丽.

主办单位 |中共阜平县委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继续滑动以查看下一个。

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 构建网络信息富平新格局

点击阅读原文

网信阜平 点赞 分享 查看 写消息 向上滑动查看下一条。

原标题:《京津冀协调发展十年 构建新格局》。

相似文章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十大新闻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 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动对接京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京津市在就业 社保 人才 工伤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年京津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京津冀地区人民享受到的便利和好处越来越多。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年人...

    以身作则!深耕京津冀协同发展看滨城

    年终之分,走在京畿道大地上,风雪难阻挡奋斗者追逐梦想的脚步,处处出现协同发展的热潮 工地如火如荼,产业集群形成加速,民生服务共建共享.京津冀协调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 部署和推动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今年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京津冀 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 示范区...

    首届京津冀法治协调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

    日前,由中国法学会指导,京津冀三省法学会协办,天津市法学会承办,南开大学法学院协办的首届京津冀协调发展法治论坛在天津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 副会长张素军,市委常委 市委政法委书记 市法学会会长王廷凯,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青山,发表演讲。张素军指出,京津冀三省市法学会将已举办八届的 京津冀法律交流研讨...

    随着“线路”和“京津冀上轨”,我们见证了协同发展的新速度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 记者王磊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京津冀上轨 加快推进,区内多节点 网络化交通结构进一步完善。截至年月底,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公里,高铁已实现地级市全覆盖。以通勤圈为基础,京津冀区域功能圈和节点城市产业圈也在加速形成。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超过, 千米 近十年来,京津冀地区不断对铁路...

    “三界坛碑”讲京津冀协同发展变革十周年

    如果打开列 地理亲和力 个人亲和力。京津冀就像同一朵花上的花瓣,花瓣不同,但花瓣是同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同志作为核心,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总书记的亲自谋划 部署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从求思 筑基 求突破,到滚石上山 跨关 克制困难。十年来,京津冀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