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蝶变十年
十年前,二月是京津冀的历史坐标。 **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国家重大战略。
千年计划从这里开始,十年巨变浓厚。 历经1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重点区域加快协同,形成“京津冀上轨”主框架,北京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两翼齐飞”,交通、生态、工业、公共服务率先取得突破, 桩的进展令人兴奋。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世界级和谐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刻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资本、如何建设首都”的时代重大课题。 它不仅着眼于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和啃咬区域协调发展的硬骨头,而且着眼于解决资源环境严重超载的矛盾,探索人口稠密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亲自谋划部署,一班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很多想法。 十年来,总书记视察北京11次,来京发表重要讲话21次,参观了北京市副中心建设工地和大运河森林公园。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北京市坚持首都战略定位,把握“首都”和“城市”,统筹“给予”和“获利”,坚定不移地解除非首都职能,城市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京津冀,地理相连,亲民,区域融合,文化融合,京津冀城市副中心应运而生,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北京市副中心的建设,是北京建都以来的里程碑事件,也是新时代北京发展的重大机遇。 “站在这个时间点上,要建设北京的副中心,我们必须有21世纪的眼光。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北京城市副中心贯彻落实“世界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彻底摒弃了“摊开馅饼”的传统观念,短短十年时间就发生了精彩的变化。
城市副中心的过去十年,是白手起家的十年,是惊天动地的成长的十年,是联合成长的十年,是满满希望的十年。 不管你是谁,不管是第一次去还是十年来参与其中,都能感受到分中心与日俱增的活力,你会由衷地感叹:千年运河岸边的分中心,这十年的巨大变迁必将载入史册。
副中心雄伟壮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有些人在这里看到了发展的机会,有些人认为这个地方是创业的福地。 当时,由于通州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居民到市区打工,被称为“沉睡城”。 如今,“沉睡之城”已经苏醒,正以蓬勃的姿态成长为京城新的增长极。 据统计,近年来,从北京中心城区向北京副中心迁移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副中心已形成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业、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
求思、夯、求突破,每一个标志性节点,每一个关键引路,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也展现了这一历史性工程更加壮丽的未来图景。 “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以人民的满意度来衡量”; 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在增进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上。 北京副中心站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副中心未来的交通枢纽、首都北京的新门户,1小时直达河北雄安新区; 随着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推进,北京副中心逐渐被绿水青山包围,展现出一幅蓝绿、清新明亮、水城融合的美丽图景; 刚刚开园的三座文化建筑,大大提升了副中心的文化建设水平,有效满足了副中心市民的文化需求,让历史可追溯,精神有家,有闲暇之所。 公共建筑与景观自然融为一体,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便捷快捷,副中心和谐宜居,市民幸福。
要把规划落到实处,把蓝图变为现实,让北京副中心成为这个千年之都的又一张美丽城名片。这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路如石,未来近在眼前。 北京副中心是一个历史性工程,将蓝图变成现实场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个一个地做,一个接一个地做,继续发扬“工匠”精神,用心推动,不断书写新的历史。
北京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救济。 新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了130平方公里。
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184人30,000人,比2016年减少11人10,000人;与2014年相比,该市六个区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5%
质量改进。 全市经济总产值已突破三万亿元、四万亿元。
宜居。 细颗粒物(PM25)年均集中度从2014年的85个增加9 微克立方米减少到 32 微克立方米 2023.
协同。 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
* 北京晚报 |记者 贾亮.
流程编辑:刘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