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潭县和乡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
2024年,和乡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县级示范合作社;2024年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团;202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团;2024年被评为全国示范社团。 10多年来,市县粮食生产先进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当地人尊敬的“土壤专家”彭银华带领300多名村民种地,家家户户都赚到了钱。
在湘潭县汾水乡,说起和乡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彭银华,大家都知道,赞不绝口。
2024年出生的彭银华,初中毕业后为了不当农民,加入了南下务工大军,这次是5年。 结婚后,因为不想种地,她开了一家服装店和一家农料店。
要想办好农资库,不仅要了解各种农资的成分、功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要对当地的农业习性、土壤成分、虫病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这几年,彭银华强迫自己从一个“农业新手”变成了“土壤专家”,当地的粮农请她出主意。
在经营农资店的这几年里,彭银华敏锐地发现,农村正在从传统的家庭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于是,2024年,彭银华联合10余位农民,成立了汾水乡第一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湘潭县天元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到2024年,合作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从10户100多亩发展到380多户3000多亩,合作社正式更名为湘潭县河乡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随后的10年里,彭银华并没有刻意追求合作社规模的扩大,而是着力加强内部管理,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品质,提高种植效率,让大家种地赚钱。
2014-2024年,合作社承担了国家“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防治与绿色防治一体化”试点项目,通过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设和应用,不仅减少了农药用量,提高了水稻品质, 而且还节省了每亩40元左右的成本,而且现在系统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次实验让彭银华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她走科学养殖道路的决心。
彭银华担心一些成员对新技术的推广产生怀疑,于是总是站出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24年,彭银华率先在自家承包的300多亩土地上种植优质水稻,并取得了成功,每亩效益比种植常规水稻高出500元左右。
2024年,彭银华率先在汾水乡地区种植再生稻。 由于再生稻不使用化肥、农药受到市场的追捧,彭银华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水裂香米,并注册了“彭银华”牌商标。 经过多年的努力,“鹏银华”牌香米已成为优质大米的代名词。
绿色防控、优质水稻再生稻推广扩种、集中育苗......彭银华总是第一个尝试,成功后,她无私地传授给合作社的其他成员和周围的人。
如今,彭银华自己的耕地虽然只有600亩左右,但通过600亩“试验田”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全过程社会化服务的提供,不仅有380多名合作社成员跟着她种地赚钱,也让周边很多粮农成为她的“粉丝”。
左继平,80后,是合作社的一名农业机械师。 当他看着周围的农民跟着彭银华种地赚钱时,他还把300多亩地转种水稻,年均收入15万多元。
55岁的唐德强年轻时做过承包工,亏本养猪养牛后,跟着彭银华种地,从当初的100亩到现在的800多亩,年收入40多万元。 唐德强说:“种地比养猪养牛更有利可图,风险更小,这是正确的做法。 ”
记者 张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