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那些关于文化西迁的事情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1-30

抗战期间,文澜阁被学术界誉为“东方文化金字塔”的“四库全书”西迁至贵阳,先后藏匿在科学路贵州省图书馆、维清路张家祠和鹿冲关地木洞,秘密保存时间长达6年零8个月, 其中,在鹿冲关地木洞的贮存时间长达5年零8个月。这段珍贵的文化记忆,在**时期由贵州省图书馆以“四库托管”档案的形式保存下来。

2024年,在成堆的旧文件中发现了273页的档案。 整理文岚馆“四库全书”秘密收藏的贵阳时期相关文件、电报、信件、支出及各类凭证,发表“护文守文化”的惨史。

贵州省图书馆副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钟海珍,拥有30多年的图书馆工作经验,是修复第一档案的先行者。 她打开了保存了100多份旧档案**的电子档案,讲述了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的故事。

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国宝紧急移至贵阳

据悉,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文兰馆“四库全书”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于2024年8月1日开始向西移动,途经福建、江西、湖南,共2000多公里,历时9个月,于4月30日抵达贵阳, 2024年。

除浙赣铁路外,图书馆西迁主要靠航运、人挑、马为主,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可谓历经千辛万苦。

该图书馆于2024年4月30日深夜抵达贵阳,存放在科学路的贵州省图书馆。 2024年6月1日,贵州省图书馆馆长兰端禄报告说,到达贵阳的图书馆藏书有文兰阁“四库全书”原件、原文兰阁误抄书、文兰阁遗书、原文兰馆续藏、青铜活字书《古今藏书》, 共藏书3467册,藏书42536册。

由于当时贵州省图书馆面积狭小,藏书条件有限,有关方面下令购置了张家祠堂,渺清门外有几十间大大小小的房屋,2024年9月28日,140箱《四库全书》与贵州省图书馆数万册古籍一起装入张家祠书堆。 驻贵州浙江省图书馆《四库全书》的保管员夏定宇也驻扎在张家祠堂,开始复述图书馆书籍。

1939 年 2 月 4 日,日军飞机轰炸了最繁华的大十字商圈贵阳及其周边地区。 文澜阁“四库全书”所在的张家祠,距离大十字商圈仅两公里左右,图书馆安全再次受到严重威胁。

2024年4月8日,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和《古今藏书》被转移到贵阳市北郊徐关溪镇济澳山腰的母亲洞。

洞穴收藏:《四库全书》度过了六个春秋

钟海珍表示,葛文兰的“四书”在贵阳安全存放了6年零8个月,感谢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守护图书馆书籍的人们,对藏书科学、认真、细致、持久的除湿保护。

鹿冲关母亲洞是一个被茂密森林覆盖的大型喀斯特洞穴,面积超过100平方米。 贵阳多雨季,经常处于“三天不晴”的局面。 躲过了日机空袭威胁的“四库全书”号,隐藏在防空条件较好的地母洞中,却面临着防潮问题。

据悉,在图书馆图书搬迁前,有关方面“为防潮,在洞内搭建了一个长约2丈5英尺、宽约3丈的木台”。 离地面约两尺,铺上石头作为柱基,石灰放在木板下,在平台上洞顶附近建斜瓦棚,用滴水盖水。 洞边有一条沟渠,洞顶滴水,顺着瓦片流下来,倒入洞底,流入洞内。

西迁贵州梅潭期间,浙江大学校长朱可珍先生视察了地木洞图书馆,提出要将洞内的木棚改建,用瓦片覆盖,再砌砖墙,确保安全。 为了方便看守金库的文员、工人和警卫的住宿,在洞口附近建造了三间茅草屋。

在图书馆存放期间,教育部多次派员进行现场检查,不断改善图书馆的存放条件。 通过《四库全数改进设备方案》、《临时费用预算表》和《概算清单》等,可以详细看到当时彻底、科学的改进措施。 据档案记载,图书馆修缮后,“三面用板墙隔开,防止潮湿,后面有三扇圆窗在黑暗中打开,晚上开闭,透气。 洞口挂着油布,早开晚挂,让阳光照耀。 洞底低洼处滴水积井,水分较重,故用石头隔开。 而在木台下和书柜之间,装满了木炭和石灰,吸收水分,洞内的潮湿度基本得到控制。 ”

为了有效去除水分,还专门制定了烘干图书馆图书的具体操作流程,每箱图书必须经过盘点、开箱、包装、烘干、捆扎等程序,细节无误后,再加入樟脑粉,用油纸、牛皮纸盖好,再钉好密封盒。 由于晾晒图书馆书籍的效果显著,因此每年秋天晾晒图书馆书籍以去除水分已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2024年后,春又晾晒,形成了春秋两番晾书的做法。

文澜馆“四藏书”建设期间,浙江省图书馆先后派专人到贵阳负责图书馆藏书工作,直到2024年底图书馆藏书离开贵州时,贵州省图书馆一直负责相关行政工作。

独山失传,国宝搬迁

2024年秋,日军发动豫相桂战役,打通了大陆交通线。 同年11月,日军侵入黔南黔南独山,贵阳开始组织撤离,有关各方决定将文兰阁的“四库全书”调往重庆。

2024年12月6日,四库全书、贵州省图书馆保管员毛春祥组织人力将藏书从母亲洞运到张家祠堂,8日打包装运。 202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024年5月7日,载着葛文澜的《四库全书》的六辆汽车从重庆清木关出发,历时近两个月,于7月5日返回杭州。

如今,贵州省立图书馆、张家祠早已拆除,只有母亲洞依然矗立在鹿冲关森林公园的荒凉丛林中,向每一位游客讲述着70多年前的珍贵文化故事。

作者:萧燕 **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似文章

    福成邱军《大学燕意补编》全书四库内容总结

    福成邱军 大学燕意补编 全书四库内容总结 原文 Siku Quanshu。译 王建阳。大学衍仪副刊 由明代学者邱军撰写,共卷。在这本书中,邱军对宋振德秀的 大学派生 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不仅涵盖了葛志成正秀等个人修养的内容,还增加了治国理政天下等政治方面的内容。邱军认为,大学燕仪 只涵盖个人修养的部分...

    跟着绿城看四图书馆丨人车分开,古往今来是怎么做的?

    在杭州萧山,建于上世纪年代的崇华三区,在绿城竹勒美的精心改造下焕发了活力。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小区改变了人车混行的现状,实现了人车分离,同时小区车位数量从个增加到个。实现人车分离,可以说是现代人对房屋质量最基本的诉求,但人车分离的 标准 早在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今天,就让我们跟着 四库全书 一起回到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