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人毕生致力于揭开遥远文明的神秘面纱。杰西卡·罗森教授是牛津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学教授、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故宫博物院顾问、北京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化考古专家之一。 曾任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牛津大学副校长、牛津大学默顿学院院长。 2024年,杰西卡·罗森教授因其在汉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24年唐奖国学奖。
杰西卡·罗森。 摄影:葛大龙。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osen)从小就对遥远的中国文明充满好奇。 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27年里,她不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文物,还与世界各地的藏品进行对比,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杰西卡数十次访华,考察了中国大部分重要考古遗迹,包括三星堆遗址、良渚遗址,并进一步挖掘了中国历代墓葬周围出土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2024年,她出版了新书《中国古代的现在和来世》,该书基于中国最新的考古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这位80岁高龄的西方学者与我们分享了她早年的中国游记,以及她对中国文化底蕴的细致研究和对中华文明的深入探索。 她在中国艺术和考古学方面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在商代、周青铜器、汉代墓葬等领域的学术造诣,掀起了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研究的热潮,增进了西方公众对中国的了解,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传播世界文化、促进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杰西卡·罗森。 摄影:黄铿。
大英博物馆种植的中国情结。
人民网:你自己说,你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和考古学的研究,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好奇,第一次接触汉字是什么时候?
杰西卡·罗森:我第一次注意到汉字,或者接触汉字,是因为我的父母。 在我八岁或十岁的时候,他们带我去大英博物馆看罗塞塔石碑。 看到一个几乎由图片或符号组成的文本,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和我们的语言不同,而且我不会拼写它。
所以我的父母说,如果你对这种写作感兴趣,为什么不看看汉字呢?他们给了我一本《自学成才的汉语》一书。 我不认为一个青少年能真正从这本小书中学习中文,但我在那个年龄就开始在笔记本上抄写汉字。 然后我看了一些中国**,有宝塔和柳树。 在英国,你在餐具上看到的所有东西都起源于中国,但又大不相同。 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用有趣的词语。 后来,我去了剑桥大学读本科,并选择了历史专业。
人民网:你为什么选择在大英博物馆工作?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osen):我真的很想了解西汉,研究中国古物。 于是我申请在大英博物馆工作。 幸运的是,我被录用了。 我于2024年加入大英博物馆。 我不懂中文,也不知道中国瓷器是什么,但其他策展人对此了解很多。
大英博物馆的老师坚持认为,如果你现在想在这里工作,你必须学习中文。 于是,他们把我送到伦敦的亚非学院(SOAS),在那里我攻读了中国语言文学学位。 在大英博物馆工作期间,我还在亚非学院攻读完整的中文学位。 毕业后,我能够阅读一份简短的中国考古报告,但这只是一本很好的读物,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更加熟悉它。 在大英博物馆的27年非常重要,也收获颇丰。
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的罗森教授。 摄影:葛大龙。
几次访华,揭开了东方的“奥秘”
人民网:自20世纪70年代您第一次来中国以来,您已经访问了中国数十次。 第一次来中国,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杰西卡·罗森: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24年。 直到2024年,我每年都去中国。 从2024年到2024年退休,我每年访问中国三次。 那是我为我的新书做准备时进行最深入研究的时期。
我第一次去中国时才30多岁,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的风景、建筑和食物在各个方面都不一样。 尤其是像紫禁城这样的建筑。 因为我们的建筑就像教堂一样,前面窄,后面长,它们是用石头建造的,而这些中国传统建筑是用木头建造的,水平地建在一个平台上。 我意识到我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这是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对于一个从未去过中国的人来说,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 我认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经历是,在中国旅行不仅仅是去一个地方,而是去各种不同的地方。
人民网:在中国旅行期间,你发现了哪些与西方不同的东西?
杰西卡·罗森:中国特别美丽,特别是如果你知道我去过的地方,开阔的乡村,巨大的山脉,黄土高原,内蒙古边缘的城市等等。 中国有很多我喜欢的地方。 我不认为我在中国旅行了40多年,而是我去过很多不同的地方,体验了地理、气候、农作物和生活方式。 所以,我认为西方人缺乏的一件事是了解中国在不同地区的广阔性和多样性。
人民网:2024年,您创办了一个关于中国的展览,名为《中国古代的奥秘》。 你能告诉我们对展览的反应和你的记忆吗?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osen):我在一些人的帮助下写了展览目录。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展览,我想,也许它让我和许多其他人意识到中国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如果你看一下《史记》或周时期的青铜铭文,那么你会看到中国的一面。 但如果你通过考古学来看待它,你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 展览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现在确实有新发现。 大家都知道,三星堆文明与商朝是同一时期的,但显然并不属于商朝,甚至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区域文明。 但我认为良渚和三星堆的遗址揭示了人们以前从未见过或关注过的玉器、青铜器和思想。
从众多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人的信仰、生活方式和习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地区,与当时的中国其他地区完全不同。 中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由不同地区、不同势力、不同思想组成,不足为奇。
“中国古代”风靡西方学术界。
人民网:你对中国各个朝代做了大量的研究,能分享一下你认为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发现或见解吗?
杰西卡·罗森:我在不同的时间做了不同的研究。 我关注的领域是从商代和周到汉代。 但我也写过关于唐代的文章,比如唐朝的中国人为什么以及如何模仿西亚的陶瓷等等,这很有意思。 当时,中国与西亚有很多交流。 他们生产的部分产品用于出口。 我认为他们已经把这些出口产品变成了自己的财富。 所以我认为这很有趣。 "三色的"它完全不符合中国特色,更像是西亚陶瓷,但唐墓里到处都是三色人物和三色菜肴。 因此,中国人似乎为这种异国情调的作品创造了一个国内市场,尤其是用于坟墓。
另一个令人振奋的作品是与皇家美术学院合作的对清朝三位皇帝的研究,我在故宫博物院看到了很多相关资料。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历史遗迹之一,拥有优良的资料。
人民网:你的新书《中国古代的今生与来世》的重点是什么?
杰西卡·罗森:这本新书是关于墓葬的,我们通常认为祖先对后代非常重要,这就是墓葬的意义所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但不是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 在中国古代,坟墓比现在的战斗要大得多,明清时期的皇帝都有大型陵墓。 人们相信一个家庭必须尊重和供养他们的祖先。 于是他们建造了宝贵的坟墓。
罗森教授的新书《中国古代的现在和来世》。 摄影:黄铿。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后来我看了所有这些坟墓,意识到商朝和周王朝,也许还有秦汉的建造者,真心希望他们的祖先有一个好的来世。 这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好的了解,并感受到家庭和对整个氏族的关怀是维持整个中国社会的关键。
我认为人们需要了解的一件事是,中国有许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习,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的食物和几乎不同的方言。 当我写这本书时,我开始思考最多的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与西方不同。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将家庭置于重心。 但在中国,社会主要以家庭为基础。 它可以是一个非常大的家庭,我们称之为家庭,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大的单位,有许多分支和许多已婚子女,或者像现在一样,它可以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 但无论如何,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代代相传的等级结构。 如果你是儿子,你不能取代你的父亲,你不能取代他的位置,这个等级制度是不可改变的。
人民网: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根据你对牛津大学的了解,你认为现在习中国文化的人多了吗?
杰西卡·罗森:当然,研究中国的人肯定更多,包括人类学、政治学,尤其是现代中国、当代中国和中国历史。 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还没有中国历史学家。 我相信,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对中国的研究已经从强调古代汉语的语言教学部门扩展到了当代中国的领域,现在很多大学都覆盖了这个领域。 还有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化学家等,他们都是中国人或中国人,在西方大学任教。 我认为中国在各个层面都开放了很多,但语言仍然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