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作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年轻人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中国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什么期待和建议?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几位青年群体代表,从三个不同身份的亲身经历,谈谈传统节日的需求和期待:传统文化的青年研究者、致力于传播民族风格美学的网络博主、致力于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爱好者。 』
嘉宾:王凤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灿峰(上师《优英国风美学》)。
海清歌(年轻的歌剧爱好者)。
主持人:黄启哲(本报记者)。
本文**全部**截图为《优英民族风美学》传统节日题材短片。
传统节日可以成为沉浸式、立体化“双创”实践的重要载体。
主持人:您亲自参与过或印象最深刻的传统法会体验是什么?这种活动对年轻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王凤娟:近两年来,河南卫视传统节日《精彩之旅》系列节目频频出圈、登上热搜,引起了周围同学的热烈关注。 观看电视台的主题晚会,已成为当代人度过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统。 而在短**大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当下,党又该如何创新,表达节日的内涵呢?《精彩之旅》打破了以往小节目拼盘室内录制的做法,用一条故事逻辑线,连接古今,将民歌舞交织在一起,综合运用短片、演艺、新闻片段、VR技术等手段,无论是整体传播还是短片片段传播,效果都非常好。
此外,作为讲师,近两年还组织和参与了河南师范大学华夏未央汉服社的活动。 而俱乐部的保留活动之一,就是“花朝节”的汉服游。 所谓“百年诞辰是个好日子,还不是开花前半个春天”。 花朝节前后的周末,同学们将身着汉服盛装,一起享受春天。 今年,同学们盛装打扮,聚集在学校的湖畔,一起欣赏舞蹈《清平乐》,随后在校内进行了汉服表演和现场培训。 为了让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同学们还特别策划了投壶、击鼓、传递鲜花等古色古香的游乐项目。 据我所知,“花朝节”、“上司节”、“上元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近两年都成为民族风情爱好者的盛大节日,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活动。 其中,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活动是身着汉服的游行。 游行期间,身着汉服、扮演古人角色的年轻人既是欣赏者又是示威者,大大提升了节日的影响力,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会需求。
海清歌:我的经历是一段持续了十年的“梨园戏元宵节恋”时期。 因为在上海观看泉州梨园戏的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濒临灭绝的戏曲流派。 2024年,朋友得知泉州元宵节不仅有梨园戏曲演出,还有盛大的元宵节。 于是我们约好了“飞”,值得一游。 元宵节期间,不仅会有梨园戏、高甲剧等地方戏曲演出让戏迷大饱眼福,浓厚的当地节日氛围也会给我们带来深厚的感受。 例如,泉州元宵节的一大习俗就是“家家户挂灯笼”。 我注意到,除了普通百姓家的灯笼外,街上的大灯笼都有一段“历史”——哪些公司和机构支持它们,可见他们对这项活动的广泛参与。 一些特别精美的灯笼也会被标注为当地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这也提升了非遗技艺的“知名度”。 泉州元宵节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踏街。 这相当于化装游行,每家每户都会走上街头参加。 当天,胸舞、大鼓、吹笼、斗龙斗虎、南音无伴奏合唱、舞狮、踩跷、唱歌、假扮人等各种活动都将在战场上亮相,非常热闹。
有了第一次丰富的经历,我就萌生了第二年组织团去泉州过元宵节的想法。 一个是看戏,另一个是节日。 第一年,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的本土剧迷外,还有40多人,但他们为当时的梨园剧团贡献了50%的观众和90%的票房,可见当时该剧的状况。 渐渐地,我们的“观剧团”变成了“文旅深度游”,而我一个人组织了,光是剧场就能坐上百人。 我们在泉州度过了元宵节,除了深入参观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感受民俗风情外,还与剧团老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围着壁炉聊天。
十年过去了,除了前两年的特殊情况外,我们每年都会去泉州过元宵节。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赏,元宵节也成为丽园戏一年中最重要的演出季。 看到泉州成功成为“网红城”,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样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地方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李灿峰:深挖传统节日的内涵,已经成为我短片的一个重要系列。 目前,这组短片已经完成了七夕节、中秋节、上司等十大传统节日的沉浸式呈现。 在这些短片中,我经常以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为叙述对象,让汉服迷们穿上某个朝代的服装,重现古人在特定情境下在这个节日里吃什么、做什么、玩什么。 我希望用这些短片,向观众讲述传统文化的美好。 为了给观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我会提前查阅古籍的相关资料,然后挑选一些典型的习俗,融入到拍摄情境中。 比如七夕节的短片,就安排演员们在水亭里展示“投针试技”和“刺七孔针”的剧情。
虽然在拍摄方面投入了很多,但一开始我也是“为爱发电”。 但渐渐地,不仅观众热情地支持和督促他们改变细节,甚至纠正服装和道具的细节,而且我也有机会“推广或赞助业务”,这让我确信传统节日的接受度会越来越被接受。 我还记得10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接触汉服时,穿着汉服走在街上时,我会被指指点点。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文化自信心的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相信传统节日也是一样,会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主持人:这些例子凸显了“传统节日”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载体,帮助人们沉浸在传统文化中;它也是一个“文化闹钟”,提醒人们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重新发现传统文化;同时,传统节日也有很强的联动拉动能力,或带动汉服、戏曲、或非遗技艺,实现“双赢”。 那么在你看来,这些传统节日活动和作品,到底有哪些受到年轻人的好评,并且做得对呢?
王凤娟:我觉得关键是要深刻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意转型”和“创新发展”。 以河南卫视传统节日系列晚会为例,我觉得主要做到了四点。
首先是对呈现质量的追求,如邀请唐石屹、胡 Yang、苏海璐等一批国内顶尖青年表演家,呈现传统文化之美。 其次,它是现代美学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唤醒年轻人骨子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刻认同和热爱。 节目巧妙地将古诗词、汉服、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与摇滚说唱、电脑特效、时空旅行等现代艺术元素融合,带来耳目一新、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 第三,创新晚会的叙事以故事为轴心,以沉浸式、青春化的现代方式唤醒年轻人的“五感”。 例如,“2023端午节精彩之旅”以端午节四位“唐小妹”的体验为主线,巧妙衔接祭祀屈原、赛龙舟、采摘草药、制作粽子等传统习俗,全面展现舞蹈、戏曲、民俗、神话传说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 最后,节目打破了文艺演出的时空限制,以祖国的大江大山和人文景观为舞台,用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物,打开长期在教室、办公室、工厂的年轻人的心灵,身临其境地满足亲近自然的心理诉求, 有效缓解和发泄平凡生活的压力。
海清歌:“梨园戏+元宵节”不是我们这群都市传统戏曲爱好者偶然发现的巧合,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 首先,在重要节日演出传统戏曲是泉州的重要传统。 梨园剧剧目《陈三午娘》讲述了泉州才子陈三与潮州美女子黄武娘在元宵节相识,开启千古爱情故事的故事。 因此,元宵节非常适合选段“看灯”的节选,讲述相关情节。
一个地方有节日习俗,要形成文化集体记忆,一方面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要有坚持文化脉络的人。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数千年的文明交流互鉴,让各种文化在这里得以很好的传承和交融。 泉州人之所以喜庆节庆和节庆民俗,根本原因在于“需要”节庆,而这种节庆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血液中,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年365天,他们似乎几乎每天都在庆祝节日。
深刻洞察Z世代对节日的心理诉求和时代审美。
主持人:我注意到,年轻人不仅庆祝中秋节、端午节,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遗忘的上司节、花朝节等传统节日,也在被年轻人从历史的深渊中抢救出来七夕节和元宵节也得到了年轻人的提倡,恢复了它们的“原貌”——七桥节和上元节。 相较于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这些“中国节日”的回归,是否满足了年轻人对节日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我们可以从年轻人庆祝节日的独特方式中学到什么灵感?
王凤娟:相较于春节、中秋节,这些古老的传统节日,其实对年轻人来说非常“新鲜”,不需要长辈的引导,也不需要受过去习俗的束缚,所以就成了年轻人自己的节日,满足了年轻人展示自己的要求。 在自己策划的节日活动中,年轻人也更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自我,心理上得到满足。
此外,这些“小众节日”也是青年男女展现身体美的方式之一,满足了年轻人自信展现青春美的需求。 近年来,七夕节越来越成为“情人节”,“乞讨”的仪式感和满足感减弱了不少。 因此,年轻女性对展现自己美的诉求,需要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这些小众的“尚思节”和“花朝节”逐渐成为年轻女性秀丽的节日。 在花神诞辰的“花朝节”中,少女们一起穿上汉服的“十二花”系列,成为一种美丽旅行的时尚。
李灿峰:我同意王先生的观点。 对我来说,爱上传统文化的机会,就是见到一群知名的汉服博主,这让我想穿汉服来展现美。 “二二”花朝节和“三三”上司节都集中在万物复苏的年初,其承载的用心和内涵也符合年轻人向往美丽、走出去青春旅行的需求。
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都成了“团圆节”,更像是和长辈们一起度过的特殊日子。 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工作的年轻人,我的假期有限,每个假期都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除了与家人共度时光外,节日还可以由朋友陪伴。 与同龄人一起玩乐是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新要求。 尊重年轻人社交和表达的新需求,也会让更多传统节日“火”起来“活下去。
主持人:无论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双创”,还是传统与传统之间建立新的连接,大量的案例让我们相信,不是传统节日“过时”“冷门”,而是我们仍然不了解当下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年轻人在呈现传统节日的手段和方法上, 这导致了一些供应的“错位”。那么,要想让年轻人真正喜欢和参与进来,真正发挥传统节日的影响力,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呢?
王凤娟:要想让年轻人爱上“中国节日”,首先要从节日心理的角度,对当下年轻人的需求有更深刻的认识,不能想当然、一厢情愿。 年轻人之所以对现有的传统节日没有强烈的获得感,与现在的传统节日大多是以祭祀祖先、团团相聚为主,有一定关系。 同时,在儒家温柔大方的影响下,当下一些重大传统节日往往比较“严肃”,这也影响了年轻人追求创新、求差异的热情。
笔者认为,在传统节日的活动和产品供应中,我们不应忽视青少年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 看到年轻人在《优英国风美学》中对汉服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大的朝代差异,更关注同一朝代前、中、后期的差异,足以证明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 如今,年轻人逐渐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文化也越来越自信,因此他们对文学故事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因此,我建议以文学中的“节日情境”为故事资源,开发传统节日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景观,从而打开年轻人与“传统节日”之间的情感联系。
事实上,文学中节日故事的资源非常丰富。 以《红楼梦》为例,根据郭若玉先生的研究统计,描绘了60多年的节日习俗。 而《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北宋开封节则多达24个。 每年元宵节期间,河南省开封市清明尚河花园景区都会根据《东京梦华录》等书籍的记载,开展一些有趣的元宵节活动。 比如今年正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了元宵节元宵节,我和家人身着宋装,走在百万盏灯笼点亮的大宋城里,沉浸在宋辞灯廊和五彩斑斓的宋辞名句中, 享受着节日的欢乐和浪漫。但遗憾的是,作为文化资源的节日景观和文创产品,并没有得到充分深入的开发。
李灿峰:我们希望能赢得更多资源提供者的支持。 目前,传统节庆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景区和商业综合体。 它们通常受客户获取和消费等利益的驱动,这使得活动要么影响有限,要么商业味道过大。
反过来,文化场馆和非营利组织也会举办相应的活动,但由于非营利和运营能力有限,往往对活动的规模和数量进行限制。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都建设了具有中国韵味的文化场馆和文化地标,是举办传统节日大型主题活动的优质场馆。 平日里,这些地方吸引着大批年轻人“打卡”拍照,是新兴的网红场所。 只可惜很多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外表,很难和他们产生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联系。 据我所知,我所在城市的新文化场馆也围绕传统节日举办活动,但了解的年轻人并不多,所以很难参与其中。
事实上,各地传播传统文化的汉服俱乐部和非营利组织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对传统节日和举办活动有着极大的热情和良好的创造力。
海清歌:为了让大家主动过节,自发地过节,爱上过节,除了一些唤醒文化记忆的活动外,最重要的是与日常生活联结,有共同的情感记忆。 我还记得,泉州一位已故的当地老师曾经说过:“你和梨园戏现在'相爱'了,一旦热情过去了,他们就不会再来了。 “但其实去泉州过元宵节,从一开始看戏曲、参与当地民俗作为一种新奇的体验,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那些戏我看过很多遍,现在还在看;那些景点已经打卡过很多次了,我还是会去;这些美味佳肴我已经吃过很多次了,但我还是很贪吃。 归根结底,吸引我们的是戏、景、人。 不管是台上的演员,还是一起看戏的观众,我们都因为元宵节而成为了一家人,演出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名演演员自己做饭炒菜,大编剧化身美食博主提前为我们光顾店铺。 正是因为和他们在一起,元宵节才有了特殊的意义。 (完)。
文:王凤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灿峰(《优英国风美学》大师)、海清歌(青年戏曲爱好者)、黄启哲(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