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分享的是【2024年中国院外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报告出品方:艾瑞咨询。
精选报告** 公开标题:全球行业报告库
|院外医药市场的定义
我国医药流通市场一般可分为院内医药市场和院外医药市场。 医院药品市场以各级医院终端为主,长期相对集中化、规范化,占据了药品流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相比之下,院外医药市场更加分散,其终端包括药房和基层医疗机构。 其中,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一药店、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使得院外医药市场更加广泛和分散,其市场透明度和多样化的需求特点使市场更具竞争力,资金流动更快,运营模式更加市场化。
|院外制药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市场整体增长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达17532亿元。 另外,批量采购、院内药品零加价、处方外流等政策的不断实施,改变了我国公立医院“医用药”的运作模式,院内药品流通增速放缓,院外医药市场逐渐成为各方追赶的热门阵地, 而其市场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院外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3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397亿元,院外药品流通市场占整体医药流通市场的比重也从27%上升6% 上升至 365%。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药房、基层医疗机构等院外终端对药品的需求增加,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提升,院外医药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因此,可以预见,2024年我国院外药品流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占整体医药流通行业的47%1%,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院外制药行业的痛点
自2024年以来,我国院外医药市场经历了多次变革浪潮,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药局和二级批发站的结构,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制药总公司和各地区制药公司的结构,再到“两票制”改革后的整体格局变化。 目前,我国院外医药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仍存在四大痛点:供需失衡导致的销售终端困境、市场分散导致的规模效应弱、链条冗长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基层医疗缺乏高水平信息技术导致的管理能力低下。 这四大痛点阻碍了我国院外制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业亟需数字化转型改革,突破困境,寻求新思路。
|院外制药行业数字化的核心价值
院外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界限,无缝连接上下游打通内外部系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洞察市场机会,推动良性循环。 其核心是解决当前院外医药行业的四大痛点(供需失衡、市场分散、链条冗长、基层医疗效率低下)和买卖双方诸多未满足的实际需求,最终达到“让卖家以低成本触达更广泛的买家,让买家能够高效、低效地购买更多种类的药品”的最终目标。
|产业链结构分析
在传统的院外医疗流通模式中,流通渠道和采购模式单一,药店等终端采购成本高,议价能力弱。 在此案例中,医药电商介入药品流通领域,将传统流通方式平台化、线上化,丰富流通渠道,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市场透明度,院外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开始。 除了优先提升中游流通能力外,医药电商的数字化能力持续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可利用其信息和数据沉淀赋能上下游,帮助上游医药企业优化营销推广和库存管理,协助下游终端灵活采购、平台价格对比、 提升运营能力和库存管理能力,实现整个院外制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本章将重点介绍产业链中的中游参与者及其解决方案。
|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类型
目前,院外医药行业数字化领域吸引了多类企业进入市场,根据企业特点可分为传统流通、电商平台、自营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开始从线下渠道向线上销售渠道拓展同时,以电商为主的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抓住机遇进入医药领域,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细分模式,其中综合服务平台凭借自身深度服务能力,构建了当前发展阶段最先进的平台模式。 整体来看,市场上各司其职的各类参与者各具特色,共同发展,促进了院外医药行业的整体繁荣。
|主流解决方案解析——传统流通
传统分销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对传统销售渠道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其目的是借助互联网的便捷和高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管理能力和利润水平,扩大企业的销售版图和销售范围。 过去,传统流通企业主要聚焦于B端大客户,而更多聚焦于医院和大型连锁药店,客户量大且集中,且多以线下方式开展,线上平台建设起步较晚。 其对院外基层终端需求洞察浅、服务能力不足、商业模式单一,使得传统流通模式难以满足小B端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 虽然近年来不少代表性企业开始布局B2B数字化,但在院外基层终端市场的整体渗透率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使用这些信息,请参阅原始报告。 )
精选报告** 公开标题:全球行业报告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