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机制”。 2024年初,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教育中的各自职责和相互协调机制。 此后,各地积极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2024年,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共授予570项成果,其中5项与“校-家-社区协同育人”直接相关。 这些实践研究成果为校-家-社区协同教育的目标、领域和机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有价值的参考。
校-家-社区协同办学目标发展的新方向。 落实“有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的时代新人”,是学校、家庭、社区的奋斗目标。 教育的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拥有共同的教育目标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教育的前提。
充分发挥学校带动作用,将家庭教育目标与社会教育目标挂钩。 《意见》提出,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引领作用”,通过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搭建男女同校平台,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参与。 例如,习市碑林区南大雪路小学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探索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协调的小学低段亲子阅读模式。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的统筹,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善于阅读。
关注学生主体位置,以学生发展引领三方共识。 校、家、社协同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德育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核心。 因此,在育人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 例如,北京市东城区石家胡同小学实施“服务中成长”协同教育的创新实践,着力培养“服务”作为学生成长的基本素质、价值取向和关键能力,提出“服务中成长”的教育理念,以“服务”为桥梁连接学校, 家庭与社会,引导学生服务他人的真正需求,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和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校-家-社区协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着为党和国家育人的责任,但三者的职能并不相同,教育权利和责任的界限不明确。 要打破原有教育领域教育分离的局面,强调体制内外资源共享,促进三方教育资源要素整合和教育服务有效衔接。
打破学校、家庭和社区空间的界限,创造开放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突出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在校-家-社区协同过程中,要通过校内教育场所的建设和家庭与社会的联动,整合并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建立了多元体验基地,让孩子进入社区图书馆、美术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拓展孩子视野,拓宽学习领域。 这不仅打破了教育领域的空间界限,也链接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打造协同男女同校资源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三方资源的优势,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教育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校-家-社区协同育人机制发展的新方向。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是促进工作协调有序、科学高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机制,实现协同教育全网覆盖、全员参与。
明确整体工作机制,打造协同教育工作格局。 要协调分担和多重主体责任分担的关系,共同支持协同教育,实现社会协调中的平等参与、相互促进。 要从价值选择、组织属性、职能三个维度,确保多部门、多学科围绕协同教育开展工作,协调好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
构建统一的区域框架,建立区域内的协调机制。 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地在推进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自身文化、经济、社会条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同教育模式。 例如,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构建实施的基于教育生态视角的“1+X”校-家-社区协同教育模式,由省教育厅牵头,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高效校-家-社区协同教育。 在此基础上,山东各地开展了校、家、社区协同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在省域统一的基本框架下,展现了各地区自主特色创新。
作者:张传平,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