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医学院以数字赋能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创新发展“1+1+1”工程为抓手,在构建现代智慧空间集群、创新智慧教学形式、培养智慧教育素养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探索形成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数字教育新模式。
构建智能空间集群。
一是打造新型智慧教室。 充分结合5G、AI、大数据技术,打造先进的高科技配套硬件设施。 教室利用5G网络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有效摆脱时空限制,实现远程无感知教学,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对在线课堂、远程互动、协作讨论等教学模式的有效支撑。
二是构建远程教学实践领域。 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先进互动功能的集成,教师可以实现教学场景,与学生实时互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通过虚拟技术构建远程实验室场景,突破传统实验教学地点和设备的局限性构建直观的虚拟演示和模拟场景,呈现化学反应、地理景观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
三是建筑塑料全过程的三维交互系统。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教育,集智慧教学、人员管理、监控、远程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突出一流、个性化、参与式的特点,实现传统课堂从单一灌输到互动启发的转变。
目前,学校已建成10间智慧教室、多地2间直播互动教室、30余间直播云教室、66间智慧讨论教室、10间PBL教室,雨教室等智能教学工具覆盖两校区、三园所有教学空间,为“一流”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小班授课,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创新智慧教学形式。
一是重构复合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评价创新,实现教学现场、手术直播、云直播、在线会议、“两地三院”100余间会议室、手术室、DSN、内窥镜室、120辆救护车及及时语音连线, 并开创“硬核活体麻醉课”、“云亮刀”“奇妙手术”等临床见习教学新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患者身心安全。
二是提升融合式教学效果。 积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创新“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完成27个专业400余门核心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全覆盖。 聚焦职业教育与创业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打造“智汇青年创业”创业训练营品牌项目,在2024年国家和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中,省级立项200项,其中国家级立项82项, 省级以上高水平项目数量和率在山东省高校中排名第5位。
三是多边融合教学路径。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注重互动方式、师生关系、课堂边界等课堂创新,提高教师备课、上课、设计作业、评价学生和教师自我评价的能力,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积极开展教与学全过程数据分析与应用,探索精准教学的个性化指导,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差异化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进一步推动智慧教育规模化、个性化的统一化。
培养智慧,育人。
一是构建优秀的数字素养课程体系。 优化“全数字素养”课程内容,将数字技能课程拓展为数字通识、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技术素养、数字伦理素养等五维度课程创新“虚实结合”数字素养课程类型,突出数字化、信息化特点,加强学生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课程、虚拟**等课程类型的开发建设;开发“线上线下”优质数字课程资源,探索开发应用与纸质教材、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型教材资源探索校本数字案例库资源,持续推出校外线上优质课程资源。
二是提高学生数字素养的质量和实效。 建立“线上线下、虚拟”等信息化学习模式,打破学生时空学习限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完善智能自学服务,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搭建优质学习平台,通过线上讨论答疑、作业互动等方式完善智能自学服务,实现随时随地开展的个性化学习。
三是实施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规划。 按照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要求,构建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并将标准贯穿教学、评价、培训全过程。 按类别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从“点”入手,抓“点”促“线”,用“线”引领“面”,促进教师队伍数字素养整体提升,切实提升教师“三大能力”,即: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教学的教学改革能力, 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管理和精准教学评价的教学管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能力。目前,已有两名教师入选山东省教育系统首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