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新闻网12月25日**(温杜鹃)在英国,许多汉学家和了解中国的人都乐于成为中华文明的“知心朋友”。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来中国,或者说是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热爱和独到的见解。
他们中的一些人用亲身经历了解中国,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通过参与文明互鉴的行动,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赞颂中华文明音色之美、魅力之美的“福琴人”。
中华文明“连接过去和现在”。
许多英国汉学家和知识分子都说,中华文明的突出魅力在于它几千年的延续,历史悠久,充满活力。
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认为,中国文明是“最广泛、最古老、最多样化的文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连续历史最悠久的文明,至少可以追溯到2024年前。 世界上许多最重要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发明的,后来又传到了西方。 这位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在《了解中国人》一书中写道:“在诗歌、哲学、文学、绘画等领域,中国享有'高度的艺术文明'。 ”
第十六届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获得者、英国著名汉学家弗朗西斯·伍德(中文名吴芳思)也有类似的看法。 她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文明之一”。 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十分突出。 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的吴芳思发现,在中国,一些2000多年前使用的规则至今仍在使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生机勃勃的文明”。
2024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中文系,2024年至2024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历史系,并在伦敦大学获得中国建筑学博士学位。 她从2024年开始在大英图书馆工作,并在大英图书馆担任中文主任超过30年,直到2024年退休。
对吴婷婷来说,这是一份“美妙而有意义的工作”,让她有机会见证自70年代以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出版物。 她告诉记者,大英图书馆中文部的职责之一就是购买有关中国的书籍,除了纯科学题材的书籍外,其他领域基本都有涉及,包括人文学科。
痴迷于中国唐宋诗歌的英国作家蒂姆·克莱(Tim Cle)告诉记者,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是“连接过去和现在”。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一大优势,它让人们很容易理解几千年前写成的古诗词,也让中国人有机会借鉴古人的智慧来解决当代问题。
2024年,齐立天出版了《云房: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诗》一书,呈现了他作为中国文化爱好者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理解。 在他看来,中国诗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文学体裁,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共鸣。
在齐立天看来,语言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他用北宋著名作家黄廷坚的一首诗来说明:“'我看黄河水'......”看到这句台词,马上就能明白黄廷坚想要表达什么。 大约在同一时间,经典的英文书籍《最后的审判之书》出版。 然而,由于语言原因,许多英国人今天根本无法阅读这本书。
在谈到自己将中国古代诗歌介绍给西方的初衷时,齐立天说:“西方人一直认为中华文明很难理解......但其实(古诗中)所包含的思想非常直白,很多西方人都能感同身受,比如友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
领悟中华文明的魅力。
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领悟中华文明的魅力,是英国汉学家和了解中国的人们的一大共同特征。 哪怕是一句话,一首诗,也能让他们着迷。
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吴芳思还在学中文,每当遇到陌生的汉字时,她都会询问和学习,“学得没完没了,这个过程让我着迷。 即使弄清楚几个简单的单词的组成,也能让她开心。 吴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中文单词之一是“猫头鹰”,因为它准确而生动地描述了动物的外表,“让人立即联想到它的外表”。
吴芳思痴迷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尤其是明代史,“中国史学家熟悉,西方人相对陌生”。 她清楚地记得,2024年初,她来到北京大学学习历史时,老师教明代历史。 她也非常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读过《诗经》、《儒学史》以及大量钱钟书、鲁迅等人的作品。 她撰写了十几部关于秦始皇、马可波罗、丝绸之路等的专著。
吴芳思告诉记者,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不仅藏有珍贵的藏书,还有一些比较稀有的古籍。 比如一本介绍普陀山旅游路线的古书,虽然不出名、不精致,但在吴芳思眼中却是“独一无二”。 “对于像我这样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在大英图书馆中文部工作的经历非常棒。 ”
八十多岁的麦克法兰似乎对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都感兴趣。 在他的《懂中文》一书中,他解释了为什么西方人很难读懂中国,但他写道,从其他角度来看,中国其实很容易理解,就像中国方言一样,中国有一些简单而古老的规则,一旦你理解它们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了解中国人》介绍了麦克法兰对中国文化和人们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在他看来,中国人常说的“和与差”是指中华文明对和谐的强调,但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区别,“就像在**中,音符的音高不同,但它们不会相互碰撞。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体现在英国汉学家和了解中国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吴芳思家门前的小院子里,门廊上有绿竹,门廊上有一条剪纸龙,窗台上有一个象征吉祥兔年的玩偶。 她还珍藏着许多中国朋友送来的礼物,如戏剧面具、砚台、书法和绘画等,书架上有许多关于中国的中英文书籍。 走进齐立天家的客厅,随处可见中国风的装饰品,除了由中国书画作品组成的背景墙外,还有他亲手在大木板上雕刻的古诗词。
文明互鉴产生共鸣。
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多彩,因互学互鉴而丰富。
祁立天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20多年。 根据他多年来对中国的观察,他发现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人摆脱了贫困,同时对向外界展示其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更加自信。 他说,不同文明相互了解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我已经回到英国生活,但“我仍然对中国感兴趣,希望能帮助中国和西方更好地了解彼此。 他告诉记者,他计划骑自行车游览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城市,沿途细细品味和研究这些城市的古诗词,并将其翻译成英文。 他表示,他之所以想走古丝绸之路,是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趣,希望通过这些古诗词的翻译,让西方人明白,古丝绸之路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一带一路”倡议是历史的延续。
在英国,不仅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意识到加强文明互鉴的重要性,其他领域的专家也意识到这一点。
英中协会主席顾培琴爵士曾向记者讲述他第一次了解中国的经历。 那是在2024年,当时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他的历史老师告诉他和其他同学,“中国在你们的一生中将很重要。
50多年前,这位睿智的老师看到了了解中国的必要性。 顾沛勤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前途无疆。
但他表示,中国现在对英国的了解远远超过英国对中国的了解,“这正是我和其他关心中美关系的人试图改变的。 英国领导层应该增加对中国的了解,也应该鼓励学生了解中国文明,而不仅仅是语言。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项目总监迈克尔·普里查德告诉记者,他去过中国十多次,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城市风光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 在他看来,摄影是打破障碍、向人们展示多元世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的好方法。
他说,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会员就到中国拍摄了长江沿岸的风景和人物,并将这些**带回中国,让英国人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 “100多年后,我们仍在做......摄影继续在加强国家之间的友谊和文化联系方面发挥着作用。 ”
促进中英文化交流。
许多英国汉学家和知识分子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知心朋友”,也是赞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福琴人”。 在他们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英国年轻一代开始欣赏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亲密接触、沉浸式体验甚至深入研究。
在吴芳思看来,当今世界,文明互鉴越来越重要。 “人们可以从学习中国文化中获得乐趣。 对我来说,了解不同的文化非常有吸引力。 中国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我不断学习它。 ”
Fong Sze 热衷于促进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她长期为成立于伦敦的东方陶瓷学会的出版物撰稿,并在疫情期间参与多个促进中英文化交流的在线讲座,并作为主讲人或主持人介绍中国文化。 不久前,她还担任过“汉语桥”国际大学生中文比赛的评委。
伦敦大学学院负责东亚事务的中国副校长凯瑟琳·卡鲁瑟斯(Catherine Carruthers)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汉语教学和汉语教师的培养。 “人文对话是基石......国家间关系,“她告诉记者中国孩子学习英语,英国孩子学习中文,将有助于下一代支持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 第一步是理解彼此的语言,然后跨文化理解。 ”
她回忆说,2024年她刚开始在英国教中文时,中国拥有相关专业证书的老师很少,几乎没有同龄人可以交流。 如今,英国的华人教师大多已取得教育学研究生证书,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十分活跃。
伦敦金斯福德学校是英国第一所将中文作为必修课的学校。 该校校长琼·黛兰(Joan Dailan)告诉记者,这个决定早在2024年就做出了,因为“英国的许多年轻人不了解中国美好的历史和文化”。 学习中文将拓宽他们的思维,扩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承认和庆祝不同的文化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位拥有35年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的校长说。 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不同文明的价值观,相互理解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