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各大国有银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第三轮存款利率下调,以及2024年“开局良好”活动的影响,保险产品的吸引力相对增强。 记者注意到,一些保险营销人员(又称“**人”)借此机会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推广保险产品,但其中少数存在误导。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降低存款利率客观上有利于保险产品的销售,但虚假宣传和误导性销售会损害消费者权益。 为此,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销售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行业需要加大对保险机构和营销人员的制度约束。
虚假信息正在增加。
在营销过程中,虚假宣传现象再次抬头,一些保险营销人员的口号疑似卖焦虑、误导。 例如,“开户系统当天关闭”“3%终身复利即将终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0月发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也提到,保险公司“没有进行规范的营销和宣传,引发了大量消费纠纷”。 例如,某保险公司的网络平台宣传某款“子女教育基金”,声称“该产品收益高于银行利息”,但并不表明该产品是保险产品。 购买一年后,消费者张某发现该产品是保险产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提现”,如果中途退保,也会造成损失。 张某到线上平台查找销售页面,发现产品已被下架,购买时的页面已被删除。
对于误导性销售频发的原因,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宇晨表示,一方面消费者难以获得误导性销售的证据,或者消费者本身不了解虚假宣传和误导性销售,难以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对误导性销售的处罚还不够严厉。 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采取不适当的培训方式和管理制度,保险公司本身缺乏保险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会导致不适当的宣传方式。
事实上,在行业内提高保险人员素质方面,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建立保险人员资格等级制度,指导销售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保险人员的职业素养。 11月,中国保险业协会向部分保险公司印发了《个人保险人员销售能力资格等级标准(人寿保险方向)(讨论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将个人保险人员分为四个等级,对第一人称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是渐进式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认为,《征求意见稿》有利于提高保险人的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增强客户对保险人的信任,进而提升保险业的形象和美誉度,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总进一步表示,为了避免误导保险销售,保险机构还需要注重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健全销售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 从行业上看,要加大对保险机构和人员的制度约束,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
预定利率仍存在下行压力。
不可否认的是,大型国有银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近期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客观上增加了部分理财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有利于保险产品的销售。 但是,在保险销售过程中,要防止银行存款利率与保险预定利率或保证利率进行简单的比较,应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客观推荐。 同时,存款利率下调对保险业的长期影响也不容忽视。
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普遍利好保险产品的销售。 徐宇晨告诉记者,增加终身寿险等一些保险产品与银行长期存款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存款利率整体降幅较大,尤其是长期存款利率,增强了长期理财保险产品的吸引力,利好保险销售。
但从长远来看,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也可能传导至保险业,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仍存在下行压力。
王**表示,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尤其是股权投资难度大、保险资金使用收益率下调、存款利率下调等问题,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徐雨辰认为,9月和12月银行存款有两次降息,合计幅度在25个基点至30个基点左右8月保险产品整体预定利率下调50个基点,频率相对较低,幅度较大。 因此,短期内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银行继续降息,累计降息幅度将超过50个基点,不排除保险产品定期利率再次下调的可能性。
记者冷翠华和实习记者杨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