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著名豪华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CEO、我们口中豪车代表、BBA第一的康林松毫不犹豫地当众扇了自己一巴掌,宣布放弃2030年全电动化计划,决定未来十年继续专注于燃油车的研发和生产。
事实上,不仅仅是奔驰,可以说除了特斯拉之外,欧美日韩等汽车强国都无一例外地开始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踩刹车,甚至倒车。 例如,欧盟已经撤回了到2035年使用所有有轨电车的计划。 为什么? 对中国有何影响?
这些传统汽车制造商放弃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肯定是经济考虑。 数据显示,2023年,丰田的利润为2000亿元,大众为1700亿元。 他们中的任何一家都比中国所有汽车公司的总和更有利可图。 既然燃油车可以赚大钱,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个利润牛市,转而发展电动汽车呢?
其次,电动汽车技术过于落后。 更不用说与特斯拉相比,甚至与中国的新能源制造商相比,这些传统汽车巨头都远逊一筹。 例如,中国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主导了占整车成本大部分的电池,有数据显示,仅这两家公司就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电池成本几乎占整车成本的四分之一。
电动汽车的三个主要部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装置,而燃油汽车的三个主要部件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燃油车巨头在三大零部件上积累的专利壁垒,就像中国车企面前的喜马拉雅山。 然而,电动汽车的三大零部件却牢牢掌握在中国车企手中,甚至领先于这些传统厂商,比如比亚迪的云源P技术。 放弃汽油车,转而使用电动汽车,就像让他们手脚并用地战斗,根本没有获胜的希望。
第三,电动汽车的发展史无前例,已经到了下半年,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三到五年电动汽车的标准配置。 智能化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等一系列智能化,对通信设施的要求极高。 未来,随着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对通信基础设施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在欧美,由于美国对拥有大量5G专利的华为和中兴实施制裁,导致其5G发展困难,间接影响了其智能化发展,从而在与中国车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这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信息安全问题。 在非常重视个人隐私的欧美,收集个人信息非常困难,这必然会影响其在情报方面的发展。
在利润损失、研发投入大、技术壁垒减少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欧美日韩选择继续深耕燃油车领域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池技术的改进。 目前,电动汽车与汽油车相比的劣势是电池续航里程和安全性。 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无法与汽油车相提并论,这就是为什么混合动力(包括增程器)车型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也许固态电池在汽车中的开发和广泛使用的成功将改变目前的状况。 此外,电池报废后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将给中国长期以来的环境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其次,欧美、日韩重新重视燃油车,将对汽车市场规模产生巨大影响。 短期内,我国自身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足以容纳国内厂商的增加。 从长远来看,缺乏世界市场将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第三,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已经放弃了电动汽车,这意味着它们可能会重新开始,比如氢能。 虽然这不太可能,但毕竟氢能的专利主要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这对欧美韩厂商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同时,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中并没有放弃对氢能的研究,也就是说,中国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厂商来说,虽然形势好,前途也光明,但绝不能停下脚步,放松警惕。 世界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完全迷失方向。 不想被淘汰,就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发展。 只有不断壮大,才能不畏风雨、逆风前行。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