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M7正在接近榜首,轮到智能有轨电车嘉年华了吗?

小夏 汽车 更新 2024-03-08

作者 |涡轮奶牛。

M7着火了! 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已交付超过10万辆,今年1月,它获得了新能源SUV销量第一名,当月销量飙升至3万辆。 在它的带领下,文杰连续两个月不敌理想,成为新生力量的头号大哥。

M7、华为ADS2的普及0无疑是最大的助推器,同样适用于刚刚交付的文捷M9,上市62天的5万辆“大鼎”毫不掩饰的炫耀。

除了比亚迪、吉利、上汽之外,传统车企中,都舍不得交出自己的“魂魄”,其他几大集团车企也都搭上了华为这艘大船,各自想抢占智能有轨电车的轨道。

“下半场竞争情报”的预言似乎正在成真。

在国内智能有轨电车迅速升温的同时,苹果在西半球宣布将停止长达十年的造车计划,这直接浪费了在L4上投入的数十亿美元。 像苹果这样强大的巨头选择退出AI电车轨道,这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

“过热”智能汽车

苹果之所以停产汽车,宣布“专注AI赛道”,主要原因是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一直无法取得突破,迫使整车发布节点从原计划的2026年推迟到2028年,同时将自动驾驶技术从L4降级到L2+。

早在2017年奥迪***A8L推出时,就支持L3级自动驾驶,但直到2020年才开放功能,因为当时全球还没有市场在法律层面确认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奥迪不得不放弃这项技术,转向更现实的L2+和遥远的L4研发。

L2+是智能汽车的最佳门票,不仅因为L2+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最重要的是L2+对司机负责,成功规避了车企的法律风险。 对此,特斯拉最有发言权,自动驾驶引发的事故在美国面临多机构调查,直到现在才结束,而在中国,特斯拉经常因为自动驾驶事故与用户撕扯。

从外围来看,L3是今年的大热,奔驰、宝马、比亚迪、智基和华为都拿到了L3测试许可证,开放自动驾驶的城市也在不断增加,但测试与产业化、技术、基础设施与法律之间仍存在三大障碍,L3的普及是一个社会工程, 这是值得期待的,但过程有点长。此外,L3只是一个过渡产品,自动驾驶的终点是L4及以上的全自动驾驶,且不说技术能不能实现,至少可以确定L4的实现是一个更昂贵、周期更长的周期。 最敏感的资本市场纷纷做出反应,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自动驾驶项目融资总额为68亿元,而2021年为575亿元。 所有的热钱都去哪儿了? 这是苹果正在谈论的AI赛道,OpenAI的“吸金兽”Sora宣布计划筹集7万亿美元,震惊世界。

自动驾驶在资本市场迅速降温,但国内车企追逐智能汽车的狂潮却与日俱增。 原因很简单,在新势力1版本 0 和华为 2在0版训练下,智能化,尤其是高端智能驾驶,成为电动汽车的“试金石”,而文捷就是最成功的样本。 而比亚迪王传福贡献了一场大戏,一年前,他轰轰无人驾驶“都算了,做个虚头,那都是傻子,都是皇帝的新衣”,一年后,他“叛逃”,宣布将投资1000亿元专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研发。 如今,智能汽车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 城市试点仍处于公测阶段,还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落地,或者只有几个城市,车企都迫不及待地抢占了提前的流量。 像排水师俞承东一样,操作更是离谱,宁愿被“罚”致残,也不愿为华为的智能驾驶刷一波流量。

“过早”的智能汽车

“过热”也带来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智能汽车的迭代速度现在已经可以与手机相媲美。

过去,传统燃油车基本上是3年的中期改款,5-7年的换代,这一代产品上市,下一代车型研发,整个新车开发周期大多为48-60个月。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渗透,整个汽车行业的步伐开始加快。 去年,大众汽车决定将原定的54个月的新车开发周期压缩到36个月,以跟上中国竞争对手的步伐。 以此为标准,大众汽车于 2022 年 12 月完成了第一张草图的 ID.2、即计划在2025年上市,周期正好36个月。 只是大众没想到,又有中国对手加速了。

很多车型从项目审批到上市只需要18个月,甚至非常激进的厂商在14、12个月内就完成了新车的上市,这在业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智能驾驶总经理苏谭对轮辋的严重内卷深感惊讶。

12个月,是手机的新节奏。 但是,与最好的汽车相比,无论零件数量还是复杂程度,显然都不在同一水平上,更不用说汽车与生命安全有关了。

整车开发周期包括架构阶段、战略开发、概念开发、设计开发、生产导入和市场准备。 其中,设计开发阶段无疑是核心环节,从产品图纸设计到实现产品制造,一般需要18个月到22个月。 现阶段,试制样机、室内试验和道路试验是重中之重,想保存就不保存,如三高(高温、高湿、高寒)耐久性、24路耐久性、严酷路段综合耐久性、碰撞试验等。

即使一辆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核心部件,将一款新车的开发周期压缩到十个多月,也无异于魔术。 至于车企是怎么做到的,除了强行压缩每个阶段的固有周期,用电脑**测试代替部分真车测试,在投产开始前提前开始预售,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速度很快,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热搜头条上。 过去不太可能发生“500万内最佳SUV”试驾时空气悬架断裂、测试自动泊车时高端电动汽车坠落等新闻。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它

自动驾驶的步伐太大,再加上“早产”越来越多,在智能汽车的狂欢之前,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智能汽车的OTA也是一把双刃剑,类似于给Windows系统打补丁的做法,有时候会让人不那么接地气——谁知道这些补丁是不是这么友好,之前小鹏、艾安等借用OTA锁电导致电池寿命缩水,推高了行车安全等级, 谁知道厂家有没有提前通过大量的实车测试完成验证。

难道你没看到,很多智能汽车连AEB等出厂基础功能都被曝出无效,更何况后期OTA推送的新功能呢?

如今,一些新车在一年内向用户推高了两位数的 OTA 升级。 这确实反映了智能汽车快速迭代的优势,但随后是广泛的道路测试和数据收集,供用户为制造商完成某些新功能。

版权声明:**为独家原创线条,请勿授权**。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行国外国家删除)。

相似文章

    M7跃居销售榜榜首,硬核动力成为基石!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M的崛起堪称商业奇迹。这款由华为和赛利斯联手打造的中大型SUV在看似不错的技术参数和设计风格背后,在短时间内迅速跃居销量榜榜首,就连理想汽车L L L这三款热销车型也无法轻易匹敌。这一现象不禁引起业内外人士深思 M是如何实现如此重大的市场突破,成为众多消费者心中的首...

    M7 最近投诉激增!

    最近,关于M的投诉明显增加,投诉非常一致,基本上是 承诺没有兑现,汽车没有按承诺交付 这对用户来说是一种焦虑,一种推迟,影响了行程,在个人层面上造成了损失 对于品牌厂商来说也是一种焦虑,很多订单和发货跟不上,导致甜蜜的烦恼。M自去年月发布以来,已经拿下了超过万的订单,年首月将超越之前的霸王理想,成为...

    新款M7在11月销量榜上名列前茅,势头持续上升

    近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年月整车制造成绩单。与同级别其他车型相比,新款M无论是在销量数据还是后续增长势头上都表现出较大的销量差距。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款M还斩获了月新能源SUV销量榜首和新动力交付增速榜首的双重荣誉。这一成绩再次彰显了新M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证明了新M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度...

    我为什么不买 M7?

    年即将结束,我的M已经开了三个星期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辆车的感受,以及为什么我不买M。我是个纯粹的新手,月底才拿到驾照,月初去华为店试驾M,那是拿到驾照后第一次摸方向盘!几天后,我又去试驾了新款M,然后是大鼎M纯电动智能驾驶版,其实在试驾M之前,我就已经决定买M了。我和我的问题 M 我记得...

    向世界询问华为新款M7智能汽车里程碑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未来的主流。在这种趋势下,华为和希爱力联合打造的新款M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智能电动汽车不仅在性能 智能配置 高品质等方面具有优势,更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新里程碑。新款M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车头采用大旗格栅,结合锐利的大灯组,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