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敏锐地捕捉到了近年来在小学校园里悄然出现的现象——“厕所社会化”。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学校网络,出于安全原因和家长的过度焦虑。
在这张网中,学生课间活动的自由受到限制,本应是他们玩耍和交流的空间的操场、走廊和教室,现在却变成了他们难以到达的遥远之地。 结果,他们被迫寻找一个新的社交场所——厕所,这曾经是一个私密的空间,现在是他们唯一的交流窗口。 李国华指出,在追求安全的过程中,课间活动的管理逐渐变得僵化,甚至出现了“一刀切”的规则,将学生的活动限制在教室内,只有在上厕所时才离开座位。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剥夺了学生课间活动的自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学生家长的焦虑。 他们错误地认为减少户外活动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从而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这种做法忽视了未成年人的生理特征。 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适当的放松和活动来调节他们的身心。 长期久坐不动和缺乏运动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还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为此,李国华呼吁教育部门尽快制定方案,确保学生在班级间自由流动的权利落实到实处,对长期不落实的学校建立明确的惩戒机制。 同时,他也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应进一步细化规则,明确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的相关责任,优化学校责任保险规则,更好地管控风险。 李国华强调,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形成联动协调的局面。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安全保障的同时,拥有更多美好的童年回忆,让他们的成长更加阳光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