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新规明确,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使用智能快递箱和快递服务站投递特快专递属于违法行为,最高可处3万元罚款。 有快递员抱怨说,以前30分钟送达的快递员,现在要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整整12个小时,收入却只增加了60元。
快递送达方式的新规引发巨大争议,“快递员获悉新规两天后离职”的话题多日霸热搜。 当然,受新规定影响最大的是快递员群体。 “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递箱和快递服务站投递特快专递属于违规行为”,看似只是一件**事,但实际上意味着巨大的通信成本。 例如,如果用户不回答**,或者不在家,要求快递员将货物送到门口,就会影响快递员的送货速度,最终影响他们的收入。
不仅快递员抱怨,身为消费者的网友也不支持这项新规定,不少网友认为不需要送货上门,上班族白天不在家,下班后在快递柜取快递很方便,不仅对自己方便, 也方便了快递员,也节省了社会资源。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一个行业监管过度试图取悦消费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好事。 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亿件,营业收入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9%4% 和 143%,年人均快递使用量在90件以上。 在这样的趋势下,许多快递公司和快递站都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 智能快递箱和服务站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快递员懒得多走几步,而是为了顺应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如果提出“一刀切”的刚性要求,无疑只会加剧行业矛盾,损害用户自身利益。 事实上,有网友表示,新规实施后,他们的快递速度明显放缓。 与送货上门相比,这或许是用户最大的痛点。
行业政策不可能让所有利益攸关方都满意。 快递公司总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员工希望以更少的劳动强度获得更高的收入,用户希望以最低的**购买最好的服务。 当这些诉求相互冲突时,产业政策只能尽可能地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而不是要求完美。
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过度的奉承。 所谓尊重,就是对服务的互惠和最高的质量,以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 有人说以前是送货上门的,现在怎么能随便放在快递柜里呢? 当你问这个问题时,你应该考虑购物的成本是否也降低了。 事实上,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且多元化,一些快递公司一直实行优质的送货上门服务,用户完全自由选择,但那是另一个价格。 明明不一样,却要求同样的服务,对用户过度奉承,对快递员不公平。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新规的初衷是规范行业发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但人民的声音也应该被听到。 多家快递公司表示,“送货上门是一种标准化服务”,这是为了树立更好的形象,但企业也应该考虑如何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剥削的对象。 对于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快递公司也应推出多元化服务,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取所需远比“一刀切”更符合市场规律。
春城晚报-开平新闻首席评论员吴龙贵。
责任编辑:何丹.
负责校对员袁习。
主编吴羲之.
终审:编委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