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人经常嗤之以鼻:考古学,不就是持证盗墓吗? 天天挖祖坟和盗墓贼有什么区别? 有些人甚至扒起人的牙齿和智慧,随波逐流,肆意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考古学家不是有执照的盗墓贼,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考古学家以“抢救和挖掘被毁古墓、文化遗址等历史遗迹,挖掘历史知识,还原历史真相”为己任,按照规范程序开展相关考古工作,具有保护性质。 盗墓贼只在乎那些贵重的陪葬品,并不“怜香惜玉”古墓文化遗址本身,甚至故意毁坏它们。 至于盗墓贼**,无论电影中的盗墓贼有多好,无论他们的道德有多好,都是虚构的。 现实中,盗墓贼上不了台,不仅缺乏道德,还犯罪。 讲几个盗墓的故事,更让人印象深刻!
《晋书》记载:晋太康帝二年(公元281年),济钧人不得盗用魏襄王的陵墓和魏安历王的陵墓。 据说,他没有打开坟墓后,就发现到处都是竹简,为了找到墓里的金银宝物,他毫不犹豫地用竹简当火把。 结果,许多先秦史迹被抹去。 后来,竹简的残余物被荀勉、舒晖等儒家学者整理出来,编成《编年史》、《周书》、《穆天子传》等共75卷(章)的书籍,其中许多颠覆了《史记》的记载。
时间又到了**时期,军阀孙殿英以军演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挖掘了清东陵,这就是著名的东陵盗宝案。 在挖掘慈禧的坟墓时,陵墓大门被直接炸开了。 这群官贼只是翻找宝物,把慈禧的尸体扔在地上,随意践踏,在墓里掠夺了上千件宝物。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曾侯爵的钟,由于考古发掘而完整保存下来,将永远载入史册。 其实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墓葬中,祭祀器具的套数不少,尤其是青铜钟,从过去的考古学来看,只要墓葬被盗,钟声肯定无法完好无损,要么全部被盗,散落在世界各地, 或者被砸碎,只留下零散的碎片。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墓考古发掘后得知,铜钟被盗墓贼偷走,只留下28块残石,应该被古墓盗贼扔到一边。 上世纪90年代,甘肃省历县大宝子山两座秦公墓被当地村民盗挖,数百件礼器被转售砸在现场抢走不走。
湖北随州鼓墩曾侯彝墓因其从未被盗,经过正式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整套青铜钟,考古学家经过努力将其还原原貌,经过研究更是令人惊讶的发现:早在战国初期,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跨越五个半八度音阶的音域, 十二个半音完成复杂的**技术,而这套青铜钟仍能正常演奏,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钟上的铭文,解开了两千多年前困扰世界的“曾绥之谜”! 想想看,如果曾侯的坟墓被盗墓贼挖出来,他们会怎么做? 按照惯例,凡是能拿走的都被拿走,不能拿走的不能被子孙后代贬低,这样就毁了东西。 然后,这些向我们揭示中华文明的珍贵历史遗迹从此消失了,化作了“绿烟”。 这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吗?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技术的缺乏,一些文物遭到破坏,甚至万历皇帝的骨头都被烧毁,但毕竟是孤立的案例,中国人懂得吃沟长智。 现行文物保护政策,不是积极挖掘古墓,尤其是皇陵。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将越来越成熟。
所以,以后谁说“考古学是盗墓的凭证”,就要被毫不客气地骂回去——你不仅傻,而且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