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教育工作者精神耕耘宗教的祭坛,加强国家,有我有
周荣芳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站在领奖台上。 她研究学生情况,走访农村,深入榜样生活,研究学科书目和各种传记,年复一年跟着老老师听讲课,把自己在讲台上吸收的所有营养都融入其中。
“走思想政治课”是周荣芳教学团队十余年来坚持的一项活动。 周荣芳通过“行走”,将“思想政治课堂”融入“社会课堂”,用身边的“小触”激发社会的“大能量”
周先生您好! 我是郭一恒,去年从我们学校的**学院毕业,现在是雄安新区的一名教师。 今天,我们所有的老师一起上课,没想到第一个是你,我真的很兴奋,再次以这种方式听你的课,还是一如既往的感染力! 3月3日,代表全国优秀教师的2024年“教育精神”(河北站)巡游活动尚未结束,宣传组成员、全国最美教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周芳在手机上收到了应届毕业生的留言。
犁向未来,播种和收获不是季节性的事情,你必须有耐心等待种子生根发芽! “教师的'奉献'绝不是'独自行走',而是与学生'同行'。 在这次巡演中,周荣芳的“真言”再次引起了全国无数师生的共鸣。
默默无闻的岁月被称为根
从幼儿园开始,周荣芳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 然而,当她2007年站在郑州大学的讲台上时,她突然变得有些胆怯。 “讲台和上课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生活。 周荣芳对教师这个职业和这个党的小讲台特别敬畏。
幸运的是,在工作的第三年,她获得了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最高奖。 然而,她并没有因为这个意想不到的奖项而沾沾自喜。
比赛结束后,我得出结论,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座中用抽签、剪纸、辩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这些新颖的形式使比赛取得了成功。 但讲座不是基于简单的互动,它们必须是“内容为王”。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你将无法站在领奖台上。 周荣芳说。
在那之后,她在接下来的8年里没有参加任何比赛,只有一个念头——稳稳地站在领奖台上。 她研究学生情况,走访农村,深入榜样生活,研究学科书目和各种传记,年复一年跟着老老师听讲课,把自己在讲台上吸收的所有营养都融入其中。
2017年,周蓉芳参加学校教学技能大赛,再次获得最高奖项,随后又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以特等奖获得“大满贯”。 “在那8年里,有一位老师不理解我坚持不参加比赛。 现在我已经找到了这 8 年的基础——默默无闻的时期称为生根。 周荣芳说。
“远离交通”,继续学习突破增长瓶颈
相信很多人认识周芳,是因为2021年4月的一次直播课,她在直播课上以“焦玉露精神”告诉同学们“什么是幸福”。 这堂课不仅让现场同学热泪盈眶,也感动了亿网友,全网点击量突破34亿。
其实着火的不是我,而是优秀共产党员为人民办实事的热忱。 周荣芳说。 这也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又经过四年的训练,她在领奖台上似乎更加成熟了,但“我的努力是编织了盔甲,还是编织了一个包裹我的茧,”她当时问自己。
2021年9月,经过慎重考虑,周芳选择“远离交通”,背着行李来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 一年多,她听了500多场讲座,写了10多万字的真知灼见,完成了科研项目。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地想吸收水分,让自己拼命地成长,能够冲破我设置的层层茧。 周荣芳回忆道。
回到学校,回到讲台上,周芳对思想政治路线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主讲人,她在国家平台上推出了一系列微课程,以焦玉露的伟大精神和红旗渠的精神为基础,动情地讲述了起源于中原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2022年,周芳被中宣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最美教师”称号,光荣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因为我不断学习,突破了成长的瓶颈,沉淀下来,生根发芽,然后生根发芽。 周荣芳告诉记者。
在“行走”中,深入、透彻、生动地解释真相
同样在2022年,周蓉芳及其团队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联动教学方法”,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走在思想政治路线上已经扎根了10年,周先生带领我们讲了很多人物的故事。 如今,在“联动教学法”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我们”讲故事到“故事中的人物”讲故事,学生可以邀请任何他们想听的人。 河南省周荣芳名师工作室思想政治课程核心成员郑秀娟介绍。
“走思想政治课”是周荣芳教学团队十余年来坚持的一项活动。 在周荣芳看来,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深入、透彻、生动地讲清真相。 从2010年开始,她一有时间就跑到基层,看到身边很多书本上或教室里看不懂的人和事,却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周荣芳通过“行走”,将“思想政治课堂”融入“社会课堂”,用身边的“小触”激发社会的“大能量”
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要把更多的教学资源联动起来,实现德德修养。 工作室以周荣芳为驱动,横向联合各高校工作室和教学团队,共同探索教育方法和智慧,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与河南部分中小学、幼儿园纵向联动,探索大中小幼儿思想政治融合教育之路。
在散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周老师的正能量,一种热情和精力充沛的力量。 我想成为一个和周先生一样有信仰、有感情、有力量的人! 郑州大学学生楚小可,跟着周荣芳来到郑州市中原区滨江花园幼儿园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中国教育报》,2024-03-07,第9版
作者:本报记者张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