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会议的观察情况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受到代表和委员们的关注。 比如,建议加大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力度,在医疗保险中纳入心理疏导等项目; 建议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生教育体系,打造心理疏导卓越的“中国模式”。 代表委员们认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客观要求,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受到高度重视,总书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去年5月,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善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部署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今年2月,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综合体系。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已成为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首要原则是讲科学、讲现实,避免心理问题扩大。 心理问题和其他疾病一样,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有一些,也是可以纠正的。 其实在中小学校,真正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可能是情绪问题,所以不要轻易给他们贴上“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标签,导致心理问题的泛化。 因此,在现实中,我们应该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学生的“最后一道防线”。 教育的起源是教育人,教育人的本质就是教育人。 教育工作者要用德育、智慧、体力、美、健康,用好“五育”重要理念,促进心理健康,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课堂和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要以现实的眼光来评价和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夸大其词。
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既要尊重和借鉴国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做法,又要从中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实际特点出发,突出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因此,在精神健康教育问题上,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的经验,而应该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 在积极学习国际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同时,也要审视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价值体系。 比如,要充分考虑国情、校情、班级情、校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抄袭他人经验; 重视中国文化和中医理论对精神疾病的解读和诊疗,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本地资源优势,完善本土化的心理咨询理论体系和诊疗思路。
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必须有统筹思维和协作理念,以协调联动为切口,避免“单打独斗”,相关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协同工作。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应该“以事实为依据”,这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学校与医院的联系不畅导致学生就医受到限制,家长和学校的立场不同导致沟通困难,说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难点广泛而复杂,难以由单一部门和学科独立解决。 如果彼此之间缺乏理解和支持,将导致工作困难和无效,甚至耽误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时机。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集体行动。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心理学,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健康。 教育、卫生、检察、体育等部门要在总体规划下分工分责,推进信息共享,探索有效协作模式。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关键在于家庭,学校有责任。 各地教育部门要统筹资源做好引导、服务、培训,各级各类学校要用心和爱心帮助家长发现和筛查学生的心理问题,着力推进门槛,做好“防疫”的积极行动监测和干预。
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是教育系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个与时代、社会性质和复杂性有关的话题。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艰巨而艰巨的任务。 然而,这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答题”,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只有做好这篇大文章,才能让同学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幸福成长,才能让每个家庭都安然无恙,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作者是本报的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4-03-07,第2版
作者: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