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诚实守信、不逾底线”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方面。 这不仅是对我国金融发展实践的精辟理论总结,也是对金融强国建设的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活动,经济活动;金融稳定,经济稳定。 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含义。 没有财政实力,就没有国家实力。 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较量,变成了综合实力的较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力的较量,而金融是大国博弈的战场。 在历史的长河上划船,列强兴衰的历史事实,都是财强国强国。 然而,金融的存在和正常运作取决于良好的社会信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先有信用,后有金融,金融是信用发展的结果,信用是金融的本质。 “诚信金融”不是简单的道德倡导,而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是现代金融的本质要求。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金之诺”、“诚信至金”等成语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名片”,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逐步形成了诚信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 金融体系的诚信不仅要求交易各方信守合同,还要求交易各方首先披露其真实信息。 可以说,诚信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有利于增强企业和个人的信心,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提高盈利能力,保持金融体系的动态平衡和结构优化对于需要资金的人来说,有利于降低贷款难度,增加可用信贷资金,节约金融交易成本,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同时,也看到随着互联网业务新业态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新的诚信问题,如虚假金融投资、虚假贷款、信用卡欺诈、保险欺诈等。 诚信金融的这些“阻点”不仅对投资者和市场信心产生重大影响,降低金融风险控制能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而且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企业的正常运作,导致诸多法律纠纷,甚至成为金融市场稳定的致命弱点, 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与建设金融强国的规律和要求背道而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加快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打造一流的金融环境和廉洁的金融体系。 然而,“诚信金融”不是一个简单的实现方式,需要凝聚各方的力量和智慧,推动德法共治。 一方面,大力弘扬传承千年的传统诚信观念,不断唤起民族精神深处积攒的正直和良知,在心比心、推己推人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内心不断的自我反省,真诚待人,赢得他人的信任; 另一方面,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全面准确贯彻宽严并济的法治方针,依法依规监管各项金融活动,通过确定刑事定罪门槛、规范诉讼程序、 统一裁判标准,加大法律对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参与力度。在此基础上,要坚持法治与道德的互补性、相容性、一致性,将法律制裁的强制力与德育的试用力紧密结合起来,将刚性法律与软性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将法治理念的确立与荣誉与耻辱的观念结合起来, 并利用法律的威慑力,使人们不敢背信弃义,不愿失信。
那些有信心的人走遍了世界。 如果我们充分发挥诚信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的“硬通货”,那么金融强国必将离我们更近,在世界金融合作与竞争中积攒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