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记者马春阳.
全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22笔7万亿元,年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同比增长9%7% 和 95%……回首2023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将继续深化改革,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有序推进对外开放,为加快迈向金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实体经济投入。
经济是身体,金融是血液,两者是共生共荣的。 2023年,金融业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过去一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降息,并陆续出台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措施,有效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资本投入,配合增发国债、加快推进“三大工程”等宏观政策组合,提升实体经济存款准备金率。经济稳步复苏的可持续性。
信贷总额稳步增长。 截至2023年底,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7笔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年增长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万亿元。
信贷结构继续优化。 截至2023年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达到18家6% 和 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34%,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 这些关键领域的贷款增长明显高于10所有贷款的增长率为6%。
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资有所增加。 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体系的亮点 过去一年,央行多次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强调“平等待遇”理念,去年11月还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支持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扶持顶层设计。 2023年1-11月,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万亿元,民营经济金融扶持效果初步显现。
除了传统的信贷支持外,资本市场坚持服务科技创新,为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带来“资本活水”,有效促进科技、资本、实体经济的高水平流通。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国内**市场共有5346家上市公司,其中制造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位居前三。
产品创新的供给也为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 近年来,深圳**交易所大力发展科技主题债券,优化评审“绿色通道”机制,发行创新创业债券和科技创新债券900多亿元,募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4700多亿元。 深交所副总经理彭明表示,将加大对新技术、新赛道、新市场的服务力度,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生表示,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额和结构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金融和数字金融等工作。
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完整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实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2023年3月,中共印发《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规划》,其中多涉及金融监管领域:成立**金融委员会、设立**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调整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为......直属机构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人民银行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本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强化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目标,将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防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要主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金融部门的法治得到了加强。 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商业银行资金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经营风险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则,构建差异化资金监管体系,完善银行业机构经营风险监管规则。 提高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金融业总体运行平稳,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 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39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51%,资本充足率15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保险业的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5% 和 1278%。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所调整。 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已成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 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PBoC)设立了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重启了补充抵押贷款(PSL)的提供,合理优化了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求,降低了现有首套房贷款利率,以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 维护房地产信用整体稳定,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贡献资金实力。
稳步扩大制度对外开放。
今年1月,外商独资企业联博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营业执照》,成为在中国开展公开发行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截至目前,已有9家外商独资公开募股公司在中国成立。
近年来,金融业推出50多项对外开放措施,机构开放稳步扩大,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更多经营稳定、资质优良的外资金融机构选择在华“落户”。
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3年底,外资银行累计设立法人银行41家,外资、港澳台银行分行116家,驻华代表处132家,运营机构总数888家,总资产3家86万亿元。 境外保险机构在华设立经营机构67家,代表处70家,外资保险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家4万亿元,在国内保险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0%。
金融开放是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专家认为,金融业的制度性开放不仅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成熟度,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为新兴产业引进更多的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外国投资者继续对中国市场和人民币资产投下“信任票”。 截至2023年底,外资投资者已连续11个月净**中国债券,2023年累计净**量将超过15万亿元; 共有1,124家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共持有37万亿元。 目前,人民币在全球**融资中的比重已上升到第二位,已有80多家外国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中国金融业对外之门必将越开越大。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琦表示,将进一步对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纳入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继续坚定推进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管理制度,欢迎各类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发展业务。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不会停止,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 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必将对推动金融强国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