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名日本宪兵对这个伤痕累累的女人大喊大叫:“你的! 脱掉你的衣服! ”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鲁迅的遗孀许广平。
没想到,鲁迅先生去世仅5年后,这位一生都在为人民呐喊的文学巨匠,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妻子在他死后会受到日本人的如此对待。
只见许广平手指颤抖着,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脱掉,只留下一件能遮住身体的衬衫。
即使受到这样的羞辱,许广平仍然拒绝说一句话。
那么,这位文学巨匠的妻子为何会被日本宪兵逮捕呢? 日本人对她做了什么?
接下来,我将带领你揭开这个未知的秘密。
回到1936年10月19日凌晨5点25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巨星陨落,鲁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对于许广平来说,鲁迅不仅是世人眼中的伟大文艺人物,更是照亮自己战线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许广平一定很坚强,因为他们本该怀上孩子周海英
许广平,1898年,许广平出生于广州一个显赫的家庭,祖宗世代为官。
不过,因为许广平的父亲是妾室,所以许广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是很高,但与同龄人相比,她已经算是有钱了。
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徐广平,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竞争,只有出人头地,才能摆脱家里的尴尬处境。
于是她从小就勤奋好学,通过努力考上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
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鲁迅。
在教室的第一堂课上,徐广平就被这个比她大17岁的男人犀利的谈话所吸引。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广平得知,之前教她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
这让许广平又惊又喜,原来他的偶像就在眼前,三个领奖台,一身灰袍,一脸严肃,都吸引了许广平的目光。
这么快,许广平就出手了,她给鲁迅写了一封信。
毋庸置疑,在过去,如果这样放在现在,女学生给老师写信也会受到很多人的诠释,可见徐广平追求爱情的胆大妄为和执着。
收到信的鲁迅觉得不可思议,不是之前没人给他写信,而是女同学的来信,对鲁迅来说是第一次。
带着好奇,鲁迅打开了信封,徐广平的话有力而柔和,立刻引起了鲁迅的注意。
信的开头,徐广平亲切地称他为先生,后来鲁迅也回信:叫她广平哥。
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交流了半年的信息,徐广平从一开始的“先生”变成了“我亲爱的老师”和“审讯者”,可见两人的关系正在逐渐升温。
而鲁迅在信中还幽默地称许广平为“小鬼”和“好阿姨”。 看得出来,鲁迅的内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这样,徐广平和他的老师鲁迅生活在一起。
就在许广平觉得老师的事情如火如荼的时候,鲁迅给了许广平一拳。
鲁迅向许广平坦白了一件事,他在绍兴老家已经有了名义上的妻子,名叫朱安。
许广平得知此事后,伤心欲绝,在她从小接受的西方教育中,世界应该是一夫一妻制的,这也是她对新时代大多数女性的信念,但现实却给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每当回想起自己给老师写信的那段时间,徐广平都心痛不已,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愧疚,尤其是那个叫朱安的女人。
但鲁迅也告诉自己,他们只是名义上的,这给她增加了不少信心,于是她向鲁迅询问了朱安的事迹,想多了解一下她的情况。
1906年,远在日本的鲁迅,因母亲的一封信“急需母亲的病”而无师自通,匆匆踏上回国的船。
没想到,回家的那天,是十里红妆,满是朋友,家家户户的小巷里都挤满了人,他们恭喜鲁迅的幸福婚姻。
对此,鲁迅十万不满,但宾客众多,鲁迅也不容易出手,只好出头,娶了未谋面的妻子朱安。
婚后,鲁迅可以说是各方面都不喜欢朱安,对于这个从来不懂得什么是新文化民主的封建女人,以及裹着小脚朱安,鲁迅自然不喜欢。
只是他没有辞职信照顾家人的面子。
鲁迅对徐广平说:“我结婚没多久,出国当年就出去了,这些年我会给她一笔钱,对我来说,娶她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
许广平听后,三思而后行,觉得自己不能因为老一辈的封建思想而伤害下一代,应该大胆地寻求对自己的爱。
她只知道这个叫鲁迅的男人是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所以两人很快就住在一起了。
起初,鲁迅的母亲知道后,她也很不舒服,但她什么也没说。
不久之后,许广平为鲁迅生下了一个大胖子,鲁迅非常高兴,取名海英。
有了孩子的鲁迅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出生了,是时候给孩子的母亲一个正式的名字了,于是他高调地向外界公布了自己与许广平的真实关系。
孩子的出生,也让许广平和鲁迅的母亲越来越亲近,从此一家人在上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远在家乡绍兴的朱安,日夜盼望着他回来,得知鲁迅在外面已经结婚生子后,对鲁迅回到家中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1936年,鲁迅因为结核病已进入晚期,也因为在休养期间,因为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无法放心,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再加上多年的辛勤耕耘,10月19日凌晨5点25分,他永远离开了我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56岁。
鲁迅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顿时,前来送慰问信、慰问信的人如雪花般飞舞,人潮汹涌。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人来到殡仪馆,向鲁迅先生的遗体表示敬意。
文坛10人抬棺材,国母宋庆龄扶棺材。
告别仪式现场十分隆重,鲁迅的亲密战友冯雪峰、蔡元培等著名爱国人士、社会各界领袖发起了隆重的葬礼和追悼会。
从1906年到1936年,徐广平陪伴鲁迅走过了30个春夏秋冬,两人进入了彼此的人生。
鲁迅死后不久,卢沟桥事件爆发,全民抗战打响。
上海传到上海,不久松禄之战爆发,朋友怕有生命危险,就前来劝阻鲁迅的妻子许广平不要离开上海,但徐广平拒绝了。
她对朋友说
我真的不想让我丈夫的作品被日军毁掉,浪费他所有的心血,所以我想留在这里保护这些书。
而且海英(鲁迅的儿子)还有哮喘,不适合长途旅行,所以我就不和你一起去了。 ”
留在上海的许广平不仅收藏了鲁迅的书,还写了一些抗日文章来维持生计。
1941年的一天,徐广平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她立即抱着儿子躲了起来。
眼看久没人回应,几名日本宪兵队员破门而入,无处可逃的徐广平和儿子很快就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下。
当许广平看着他们把他辛辛苦苦整理了这么多年的鲁迅选集散落一地时,徐广平再也忍不住了,于是拼命阻止了日本军警。
结果,日军猛烈地将她推到一边,继续搜寻,没过多久,日军就离开了。
徐广平知道日军又要上门了,于是立即把儿子送到朋友家,请他们帮忙照顾。
朋友得知此事后,劝她赶紧离开上海,但徐广平再次拒绝。
因为她知道,丈夫留下的手稿是中国历史的宝藏,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一万倍,她冒着生命危险与日本人战斗到底。
许广平不知道这是不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儿子,但她必须回去。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日军又来到朱广平家,扬言要跟他们一起去。
眼看日军的军刀在头顶,徐广平只能跟着他们,然后就有了漫长的牢狱之灾。
在潮湿、尸体味浓郁的老城区,工人们待了76天。
两个多月来,徐广平每天都被日军折磨,他们问:
“把共产党的名单叫出来,让你免于死。 ”
每当这个时候,朱广平总是闭口不谈,默默地表达自己的反抗,迎接她的是日军的鞭打和折磨。
当他们再次被送回牢房时,犯人看到许广平浑身是血,大家都很心疼,痛苦地抱着他们。
后来,宋庆龄得知鲁迅的遗孀被关在牢房里,并联系社会各界名人来营救她。
出狱后休养了一段时间,很快就投身于救国救民之路,拿出鲁迅和自己多年来积攒的所有积蓄,为前线的士兵筹集衣物和药品。
虽然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而鲁迅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至今,也正是因为徐广平,鲁迅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青年。
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中国人都很亲热,很公义,却对老母亲朱安狠狠,在家全心全意照顾自己他的妻子不仅寂寞地死去,死后连墓碑都没有,可谓是冷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