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邢雅琪.
编辑 |门纪律。
标题图片 | pixabay
父亲去世五年后,蒂娜第一次去咨询机构接受悲伤咨询。
在此之前,她的精神已经陷入了极度不稳定的状态。 在家里,她经常会因为一件小事和丈夫大声吵架,会突然崩溃无缘无故地哭泣,甚至猛烈地踢开女儿的门,对她大吼大叫。 她参加公司会议时,经常需要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暂停会议,躲在车里伤心地哭泣。
这些看似“不正常”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蒂娜与家人的关系,让她更加难以应付工作。 当时,蒂娜和她的丈夫都无法想象,这些行为大多是由她父亲的去世引起的,丧亲之痛造成的悲痛可以持续五年,甚至让生者的生活陷入混乱。
在心理学上,当丧亲之痛造成的悲痛严重损害个体的社会功能,且超过六个月时,丧亲者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患有长期的悲哀障碍,这被认为是亲近人死亡引起的病理性悲哀反应,不会随着时间和冷疗而消失, 如果引导不当,悲伤障碍会在心中暗中疯狂生长,最终阻挡所有的生命之光。
但有数据显示,9876%的家庭成员在经历丧亲之痛后没有寻求心理学家或辅导员的帮助。
时间带走不了悲伤
蒂娜的父亲出生在广西一个多子女的家庭,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中间的父亲总是在不经意间被父母忽视,但他始终不遗余力地照顾家庭,毫不吝啬地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
在蒂娜的眼中,父亲所遭受的痛苦是直观而惊人的。
在蒂娜的眼里,父亲一直对着家庭一心一意,毫无怨言。 (附图:电影《父爱如山》)。
父亲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家里经济拮据,为了让已经就读的叔叔继续学业,主动放弃了读书的机会,出去打工。 大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带着他在外地打工积攒的一些积蓄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个体经营者。
当他发现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二叔已经到了结婚的最佳年龄,但上门告别的人却很少时,他主动将经营条件良好的店铺转让给二叔,作为他婚姻爱情的砝码; 之后,舅舅家买了房子,他依旧不遗余力地帮忙。
对于蒂娜来说,父亲是家的代名词,他无形中塑造了蒂娜的性格,而他的死,意味着蒂娜心中的家彻底崩塌了。 那时,蒂娜经常被人包围,他们会向她保证“很长一段时间后会好起来的”或“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
这些看似关怀的话语让蒂娜更加烦躁,因为她在父亲去世后不久就患有严重的失眠症,记忆力明显下降,在开会时经常忘记接下来要说什么。 不仅如此,她的眼泪也常常突然涌出,不分时间和场合,有时,她不得不打断与客户的会面,躲在车里独自哭泣。
父亲去世后,蒂娜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照片Pixabay)。
蒂娜的失眠在她父亲去世 3 年后达到顶峰。 在家人和朋友的建议下,她去了苏州当地的一家医院,后来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焦虑症。 蒂娜记得很清楚,在访问之后,她被要求服用两种药物,一种用于精神科药物,另一种用于抑郁症。
靠着这两种药,蒂娜得以短暂休息,但服用一年后,她突然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变得更加健忘,每天都做噩梦,与家人的关系也近乎冰冷。
她经常会因为一件小事踹开女儿的门,责骂她。 但同时,女儿是她无法摆脱的心脏助推器,如果某天晚上因为出差而见不到女儿,蒂娜的心里会莫名其妙地涌出极大的悲伤,她会变得极度内疚。
蒂娜的精神状态让她的丈夫几乎崩溃了。 一天晚上,当蒂娜独自在浴室里哭泣时,她的丈夫找到了她。 他轻轻地把蒂娜抱在怀里,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蒂娜仍然记得那天丈夫的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来,她说:“如果你的心情永远好转,我会崩溃的。 ”
悲伤咨询的目的不是消除悲伤,而是面对悲伤。 (图片未飞溅)。
悲伤永远不会消失,而悲伤咨询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以合理的方式与悲伤共存,以免被它操纵,陷入情绪崩溃的漩涡。 这就是马来西亚周洲人对悲伤咨询的意义的描述。
周舟男友在2019年被诊断出患有腮腺癌。 为了**,他割掉了一侧脸颊,失去了拍照的欲望。 在此期间,周 周经常陪着男友放松,帮助他逐渐走出手术的阴霾,两人的关系一天天升温。
但在2020年,男友的癌症再次**,这对恋人不得不再次投入到抗癌的斗争中。 当所有的治疗都失败后,男友选择了姑息治疗,死亡成了随时可能到来的一天。
那段时间,周 周也开始为男友的死亡做准备,当男友被送进焚化炉时,她甚至萌生了陪男友赴死的想法。
男友家的一些长辈安慰周 周:“你还年轻,能找到新的伴侣,你一定要坚强。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周舟,虽然她和男友还没有步入婚姻,但两人早已将对方视为心中的终生伴侣。 她清楚地知道,失去对方带来的悲痛,不会因为不进入婚姻而减少。
接受悲伤而不是对抗。
在丈夫的建议下,蒂娜开始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试图减轻悲伤的影响。 在换了两次咨询机构后,她终于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咨询师。
在接受悲伤咨询后,蒂娜和她的丈夫开始重新获得生活的美好。 (受访者供图)。
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蒂娜前后接受了三次催眠,在催眠状态下再次见到了五年前去世的父亲。 直到今天,她仍然记得她在催眠时看到的画面。
第一次催眠把蒂娜带回了她的年轻时代,提着行李箱走在乡间小路上,看到她的父亲背对着门在门口微笑。 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变白了,穿着一件破旧的红白条纹Polo衫。 当她的父亲在世时,蒂娜曾多次说服她的父亲丢弃这件衣服。
在第二次催眠中,父亲脸上的笑容微微褪去,他的担忧悄然而至; 到了第三次催眠时,父亲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了,身体变得摇摇晃晃,眉眼忧心忡忡,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说。 通过父亲的表情,蒂娜意识到她和父亲真的分开了,她的眼泪浸透了胸膛,声音变得嘶哑。
蒂娜正在和女儿一起享受假期。 (受访者供图)。
在告别父亲的同时,蒂娜也开始正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想起每次女儿感冒,她总是像个大敌一样,坚持要去医院,说丈夫的坏话,丈夫劝她冷静下来,指责他不关心女儿,做一个不合格的父亲。
这些离谱的行为被辅导员解读为一种情感转移,对方告诉蒂娜,她之所以做出这些行为,是因为在父亲去世后,她将父亲去世带来的遗憾和责备转嫁给了自己的孩子。 她试图通过严格管理孩子来弥补失去父亲的损失,而背后的真相是,蒂娜一直自责没有注意父亲的健康问题,没有强行带他去医院,她一直认为是自己的疏忽导致了父亲的离开。
在与丧亲带来的悲痛和谐相处后,蒂娜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安慰身边的丧亲者,“人是生来就要死的”“时间长了,这种情绪会褪去”等字眼绝对不会提及,她更喜欢陪着对方一起喝酒吃饭, 或者出去旅行。
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帮助失去亲人的人合理地应对悲伤。 (图片:Pixabay)。
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同时,旅行也是周舟的日常活动之一,她会带着男朋友的**,和她一起走过更多的风景,品尝更多的美食。 每当她和画面中的人分享新的东西时,语气中的遗憾总会不自觉地减少,脸上也会轻松几分:“你现在不能享受这个,就让我给你做吧。 ”
除了旅行,周 周 还把时间花在志愿服务、面对面聚会和工作上,并在悲伤顾问的建议下加入了一个悲伤支持小组。 小组成员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心,这让她找到了倾诉的窗口,她的孤独感也逐渐减轻了。
在社交平台上,周舟断断续续地更新自己和男友的日常生活。 在她的镜头下,男友似乎已经完全摆脱了痛苦,脸颊不再凹陷苍白,动作变得活泼灵动,术后痕迹在“网络男友”的身上完全消失,这似乎意味着现实世界中的男友并没有完全离开, 而且她仍然与他有某种联系。
帮助失去亲人的人找到与死者的联系是应对悲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心理咨询师杨一妮说,并补充说,悲伤咨询的作用不是帮助失去亲人的人应对悲伤,而是找到一种接受悲伤的方法。 “只要爱存在,悲伤就不会消失,在悲伤面前选择忘记是违背人性的,”她说。 ”
患者接受**的过程,也是家人逐渐面临死亡的过程。 (图片:Pixabay)。
大学毕业后,杨一妮的主要关注领域是临终关怀和悲伤咨询,她接触到的第一个客户是一位癌症患者,他最终在一年半后去世,他的家人也接受了悲伤咨询。
已经咨询了500多个小时的杨奕妮,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突如其来的离去往往对家庭和患者自己造成更严重的冲击。 由于缺乏心理准备,他们更容易陷入悲伤和焦虑等复杂情绪中,相反,准备好的告别往往可以为家人提供缓冲,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失去亲人的人在面对亲人的突然离世时只能被束缚,我们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弥补突然失去亲人带来的遗憾,和逝者说再见“,杨妍妮以自己为例,说明弥补告别的重要性。
她的爷爷几年前在一次摔倒后去世了,当家人整理遗物时,他们再次体验到了与死者的情感联系。 告别被整合到许多环节中。
难以形容的舒适。
以及被忽视的悲痛。
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无论是用词还是用词,人们总是含蓄地替换“离开”或“离开”等词语。 当一个病人死去时,似乎对病人的话题保持沉默,成了人们解释“死亡”和“失去”的唯一途径。
结果,失去亲人的人独自沉浸在悲伤中,面临着许多奇怪的沉默和不适当的安慰。
在医院里,杨一妮见过太多避免死亡的行为,有的因为无法接受亲人的死亡而过度医疗来延长病人的生命,有的家属因为害怕因“不孝”而臭名昭著,违背病人的意愿坚持**。 在这场与死亡的“战争”中,患者及其家人都是受害者。
一个孩子独自坐在海边。 (图片:Pixabay)。
在辅导孩子的时候,杨一妮对一个孩子印象特别深刻。 他失去了童年最好的玩伴,但他的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会不高兴,对此保持沉默。 直到多年后,孩子才对学校产生了厌恶,强烈抗拒上学,父母才意识到,孩子因为缺乏适当的生死教育而陷入了失去玩伴的悲痛之中。
现在正在接受悲伤咨询的斯托米也陷入了情绪漩涡。 她在一年内经历了两个亲人的去世,但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家乡的丧葬习俗。
在她的家乡,人们会在有意识的时候为已故的亲人穿上长寿的衣服和帽子。 失去所有力气的亲戚只能任由身边的人摆弄,眼睁睁地看着家人忙着办丧事。 夏天,Stormmi一直在为她已故的亲人穿衣服,当时她感觉到汗水从她身后流出,她不确定这是由于炎热还是死者的恐惧。
保留一些失去亲人的物品有时更有利于帮助失去亲人的人应对他们的悲伤。 (图片:Pixabay)。
后来,在辅导员的鼓励和建议下,斯托米找到了与已故亲人保持联系的正确方式,她保留了已故亲人的**和衣服,这成为她与死者的纽带。 此外,每清明,十。
1.在农历新年和逝者忌日,Stormmi和她的家人会去墓地祭拜死者,她也再次有机会与已故的亲人交流。
但即使他知道失去亲人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安慰,但当他在电梯里遇到同样经历过丧亲之痛的老板时,斯托米的语言系统突然失灵了,他想了很久的话,终于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保重”字样。
后来,当她回忆起这一幕时,斯托米并不后悔,她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这么难说,不仅是因为她害怕对方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关心而情绪崩溃,更是害怕自己被贴上“老板”的标签。
死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久过去了,丧亲之人还是出不来?
我们应该明白,失去是生活的常态。 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不断告别四季;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断地与同学、朋友说再见; 当我长大成人后,我不得不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失去并不意味着一段关系的结束,也不意味着死者的死亡。 失去亲人的人仍然有机会与死者建立新的联系。 采访最后,杨奕妮说。
校对:杨超,操作:习熙,排版:江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