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3月,经过两年的血腥战争,太平天国终于从广西横扫到江苏,在天京站稳了脚跟。
京京建都后,洪秀全、杨秀清为北伐做了战略部署,派林凤翔、李开芳率领两万太平军北伐,以期一举推翻清朝。 北方是清朝统治的核心地区,将领众多,太平军的两万大军为何敢北上?
北伐并不是一个仓促的决定。
太平军攻克南京、镇江、扬州三座城市后,迅速控制了各城周围的有利地形,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抵抗和挫败了入侵的清军的反击。 当时兵力十万左右,与清军在江南、江北两个营相比,兵力显得过分。 如果长期坐镇金陵,不利用过剩的水陆力量进行战略运动和发展,就会造成兵力的浪费。
太平天国的根本目标是推翻清朝,但全国各省仍处于清廷的统治之下,咸丰帝坐镇京城,继续调兵围攻三城,太平天国并没有走出危机。 因此,对于洪秀全和杨秀清来说,三城的被动防御不仅没能推翻清朝,反而导致了危机的加剧。 乘势而上,采取战略主动,开辟领土,向北远征清廷,是一个合理的战略选择。 而且,清军的主要兵力来源在北方,只有将部队分成北伐,在外线开辟战场,才能遏制北方的清军南下,减轻对天京的军事压力。 因此,北伐和西征的决定并不是一个仓促的决定。
而且,太平军以南京为根据地,虽然如火如荼,但其在南京的政权并不稳定,同时清廷包围天京,新政权的建立迫切需要首先稳定南京。 为此,太平军大张旗鼓的北伐可以刺激清廷的心脏地带,迫使清廷缩小对天京的包围,扰乱清军的部署,然后趁机集中力量在南方打败清军,减少清廷对太平天国南部根据地的威胁, 为巩固南京根据地创造良好局面,为太平天国下一步奠定基础。
而且,太平天国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北伐,当时太平军号称有百万,但实际上能够战斗的步兵只有十多万,而两万北伐军已经是洪阳两人能够部署的最大兵力了。
北方远征军的优势。
北伐军虽然不足,但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两万太平军的统帅林凤翔和李开芳,都是太平军的凶猛将领,他们的士兵也是从广西一路战斗到天京的广西老兵。
而清军的八旗和青营在太平军的士兵手下被打败,赢了更多,太平军也有一种鄙视感,以为能少赢多,仿佛置身于无人区。
太平军的自信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拖着家人、老弱病残的有2万多人,能打的有3000人左右,清军围攻9000多人。 太平军到达香州县中平时,队伍扩大到30000多人,能打仗的人有5000多人,清军增加到16000多人。 驻扎在永安府的太平军有37000多人,能打仗的人7000多人,投入的清军46000余人。 太平军“视死如归,赤身裸体地攻击敌人,把清朝官兵打得”半颗心“,”如见鹰麻雀“,”面对贼北奔”。 清军统帅周天觉说,对付太平军,“我惋惜山难,惋惜岳家军难,但我不是这个意思。 因此,太平军对自己的战斗力非常有信心。
太平军的信心也来自其最好的装备。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一流军商纷纷前来,争相将军火运到太平军管辖区,天京一度成为军火中心。 一时间,北伐军的火器装备率甚至超过了清军的一般水平。 再加上太平军强大的白刃战力,自然让它如虎。
太平军北伐虽然有各种有利条件,但太平天国高层领导仍将北伐视为有限的战略机动和有限的试探性攻势。 北伐军深入清朝朝廷的核心,如果能够胜利进军,甚至最终攻占北京,那么京廷就可以“坐以待毙”,成功推翻清朝廷。 如果北伐军最后失败了,虽然最后会损失兵力,但这种诱惑也是值得的,至少可以牵制大量的清军,对稳定天京也有很大的好处。 但无论如何,太平军对形势的评估也过于乐观。
虽然北伐军在北伐宣誓后也取得了连续的战斗胜利,但其战略上的缺点已经注定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