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以前,美国人过着富裕的生活,从未经历过经济衰退,在他们眼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水流下来是常识一样。
1. 地方经济问题
然而,大萧条在1929年如期到来,很多人都听说过大萧条,但不知道它是什么,你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它。 这就好比这次考试班上的平均分少了5分,而你却没有注意到,因为你的分数还是上次那么多,你问你的同桌,他甚至可能多拿两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班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太差了,拖累了平均分, 只有教师通过对宏观数据(班级平均分)的监控才能看到。
经济问题就是这样,对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总是忽冷忽热,人人都多了收入,奢侈品和优质商品生意好,低端商品不好卖; 当大家收入低的时候,奢侈品和非刚性商品会冷,便宜实惠的商品会很热; 网络经济好,快递就热,实体店冷,网络经济差,实体店热,快递就不好; 就算有战争,粮食和**生意也要兴旺发达; 即使百姓苦苦,各行各业最后都萧条了,野菜树皮生意也会是下一个出路; 野菜和树皮都吃完了,孙二娘的生意只会更好。
如果我们总是卡在对经济的局部讨论中,总会有一些人赚钱,我们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最终一切都必须回到数据层面。
2 数据方面的萧条
对于大萧条的定义,我们还要看一下美国大萧条的经济数据:
1)**1929年10月29日,美国爆发“黑色星期二”股市崩盘,道琼斯指数一天下跌22%,一个月跌48%,随后在金融体系中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大萧条的到来。
在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中,股价是投资者眼中公司的未来价值,也就是说: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价值的看法可以通过股价这个工具快速表达出来,股价的暴跌实际上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看的信心的崩溃; 这个工具的特点是效率很高,不能伪造,就像国际赛事是反映国家足球队水平的高效且不伪造的工具一样; 有些地区有这样的工具,而另一些地区则没有。
2)失业率:整体失业率在巅峰时期达到25%,如果你在那个时期,你大概应该有一份工作,如果你碰巧是一个不看新闻的人,或者当时的美国选择对经济问题视而不见,那么你大概感觉不到萧条即将来临。
3)CPI: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自192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降,失业者无力消费,甚至那些没有失业的人也开始存钱,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将来会被解雇。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它就会贬值,而大面积商品的贬值就是通货紧缩。
4)GDP:通货紧缩将进一步迫使生产者破产或减产,工农业生产自然会收缩,这反映在GDP(国民生产总值)自192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降,这与CPI的下降高度重叠。
生产者破产或减产导致更多的裁员,进而导致消费疲软......经济进入了死亡螺旋,直到 1933 年罗斯福新政才被打破,当时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5)生育率:从1928年的266 年下降到 2 个 193317、生育问题很妙,经济太差,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社会压力等等都是很好的避孕药,真的要结合其他数据。
如果美国当时公布的数据属实,那么这些数据基本符合经济萧条的定义,但鉴于数据造假只是向上,没有理由进行下行造假,也就是说,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大萧条也已经得到了证实。
3 抑郁症对普通人的影响
萧条对每个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如果你碰巧失业、减薪或投资人,你会感受最深。
如果你是老板,那么根据你所处的行业,有些行业可能还在努力支撑它,比如汽车行业,经历了大量的库存积压和裁员,并推出了大量廉价车型来适应市场的剧烈变化。 一些行业干脆大规模倒闭,美国一半的银行在大萧条期间倒闭。
而有些行业可能还在蒸蒸日上,已经失去了努力工作的希望的人对娱乐的需求特别大,毕竟需要加班赶上的人现在都按时下班了,找不到一些娱乐怎么办? 毕竟还有75%的人有收入,买不起车,买不起电影票吗? 好莱坞在那个时期出产了不少经典之作,比如史诗般的《乱世佳人》和《乱世佳人》,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都是当时的经典; 此外,提供廉价必需品和廉价饮料的公司也很受欢迎,例如家乐氏'亨氏(Heinz)、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和可口可乐(Coca-Cola)等食品和饮料公司轻松生存下来。
如果你不是这些人,那么你很幸运,你对经济衰退的感受可能更多地来自你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来自你的钱包,而这样的人在绝对数量上甚至可能不是少数。 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清醒地意识到大环境的状况,保持健康,存钱防止失业,努力工作,不辞职或换工作,都是普通人可以应付的方式。
要知道,你很可能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此时并不想投资创业,在经济收缩的情况下,普通人成功的机会特别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