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中国经济走向,各界众议纷至沓来,目前还没有形成结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在理想情况下,中国今年的GDP可能增长4%6%,但它也警告说,如果房地产行业继续低迷,增速可能会降至4%以下。 野村**和国内券商等机构也把重点放在了4%的数字上。 不过,国内大多数机构更为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可以实现5%的增长。 地方两会公布的各省加权目标增速高达53%,彰显了当地的雄心壮志**。
这些差异源于三个核心问题: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未来仍然不确定。 何时何地触底,不仅关系到房地产投资能否止跌反弹,而且直接影响到家庭消费的增减。 毕竟,资产缩水对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不容小觑。
其次,债务问题也是制约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之一。 新发布的《47号文》明确限制了12个省市的新投资项目,凸显了地方基础设施债务压力的制约。 2023年,许多负债省份未能实现预期的GDP增长目标,这无疑给2024年的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
最后,出口部门的不稳定不容忽视。 在经历了2020年至2022年的交错增长后,2023年的出口规模有所下降。 展望2024年,出口能否保持目前的规模还有待观察。
可以看出,要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需要依靠房地产和基础设施。 但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增长路径能带来多大的实质性好处。
就房地产而言,它既是财富的来源,也是经济的引擎。 作为一种资产,它可以为持有者带来可观的财富效应,促进建筑、家电等众多行业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的特殊经济增长模式中,房地产对经济的整体贡献尤为显著,堪称经济“定海神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财产同样是一种负担。在买卖循环中,资产和成本的作用在不断变化,很难确定资产作为资产带来的收益是否超过作为成本付出的成本。 房价的飙升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挤压着其他消费支出,使得人们不得不在追求舒适生活和满足感的同时面对生活压力。 从基础设施项目来看,这些庞大的项目确实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为早期的经济注入活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项目趋于饱和,它们对就业和经济的积极溢出效应会减弱。 同时,背后堆积如山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令人担忧
这就像花很多钱装修一处房产,可以增加它的价值,但过度的装修,比如放两层地砖,用很多钱盖一个水槽,就太奢侈了。
同样,基础设施项目虽然依赖公共部门投入,但其融资过程正变得更加市场化,这无疑会加剧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竞争,削弱基础设施对经济和就业的积极影响,甚至可能加剧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因此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慎重思考,寻求更加平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经济显得疲软的原因其核心在于,在多重因素交织的影响下,住宅板块逐渐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和信心。市场的低迷和房地产价值的下跌就像两把看不见的刀片,切开了住宅部门的财富存量。 保守估计,2021-2023年,居民理财账户减少2万亿元,市值缩水54万亿元,住房资产缩水68万亿元。 在现有财富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增量收入的机会变得越来越稀缺,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 产业政策的调整加剧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和竞争,导致城镇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从2018年6月的不到46小时增加到2023年12月的49小时。 但与此同时,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却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这无疑是对住宅业信心的又一次打击。 现在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对家庭部门缺乏期望和信心。
无论是工业消费品领域的产能过剩、低价格和通缩风险,还是融资需求不足导致的信贷封锁松动,以及M1增速处于历史低位,这些都与家庭部门承担的非市场调整成本和不得不面对不断萎缩的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振兴中国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家庭部门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活力,让经济大船再次起航。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追求经济增长数字相比之下相形见绌。 我们必须重申,真正使人民受益的3%的稳固增长率远远高于5%的高增长率的价值,因为5%与人民的福祉脱节。 从这个角度来看,稳定房地产市场尤为重要。 然而稳定不是通过限购等行政措施强行压制市场,也不是通过非市场化、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人为地抬高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非完全由市场自发形成,土地融资、基础设施投资和信贷的过度介入无形中为泡沫的扩大提供了温床。 因此,要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辅之以审慎的宏观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 Fortune 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