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和我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我也完成了PMP考试,然后转而参加软入学考试,历时1年零1个月。
第一次,考试当天因疫情被隔离在家;
第二次是在2023年5月,**以34分(48-50-34)失败;
第三次是在2023年10月28日(没看错,小白鼠,今天是机考第一天),三名科目的成绩以45分(52-58-46)同时过线,最终拿到软考高项证书。
用一句话概括备考的过程,那就是:尽力而为,服从上帝的命运。
为什么?
我的主要工作是国际商务BD,碰巧21年后正好有一个项目出国,必须刚刚交付,所以我参与了这个项目,并承担了半个PM的角色。
让我们从让我难以准备考试的事情开始
1.课程内容安排:
1.1.非常内容。
看**课,做练习+过去的题目,准备**,直播课,模拟考试......(不赘述)。
1.2.对于三备,考试的版本都不同,如第三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合并,第四版......(与PMP略有不同,逐渐收敛)。
1.3.计算,适用于文科学生......这看起来并不容易。
1.4.非技术背景,IT专业技术和IT事实和时事,内容系统庞大而复杂,并检查特殊细节。
2.考试形式:
2.1.从纸笔考试切换到机考,需要提前测试系统,熟悉流程,第一天就被抽到参加考试,其实真的很匆忙。
2.2.在机考之后,我们面对的是题的随机性和自由组合,这实际上对我们的考核来说更全面。
3.工作、家庭和考试准备:
工薪家庭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需要明智地计划自己的时间,每天留出 2 小时,周末至少留出 1 天来学习。 (取决于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试),你越早开始,你的时间就越多,你准备考试的压力就越小)。
以下是我如何克服我的恶魔
1.课程内容安排:
1.1.做好该做的事,不要中途省略流程,按部就班来,班班和黄老师也会随时动态调整计划,大家要及时关注,如果进度暂时落后,及时与班班沟通,优先关注哪些内容。
1.2.我会把所有内容都打印成纸质版,甚至把难点内容打印成彩色,在直播课前做好预览,突出亮点。
1.3.了解考试成绩的分布和权重可以缓解很多焦虑,比如早上选择题的分布、IT实务政治、外语选择题等等。
1.4.下半年,黄老师补充了**专题课程和直播,课程质量非常高记得做,打磨,根据老师的修改进行优化比如考试第一天的**题,恰好是黄老师逼的三篇文章之一,也是我在实践中写得最差的一篇**,但好在仔细阅读了老师的批改意见、范文,并进行了优化调整。 注重整体结构和结构思想。
1.5.该记住什么,懂什么,就该做,比如ITTO、八大性能域等基础测试内容。
1.6.及时与全班沟通,及时反馈并提出问题。
2.考试形式:
2.1.考前2-3小时,根据要求提前测试系统,看课堂**指导,两屏,停顿一下,自己上手,尤其是画题。
2.2.基于计算机的测试的优点是您有一个计算器,您不必玩手写草稿。 另外,对于长时间不拿起笔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打字速度比手写快多了,吐槽,考场系统的输入法实在不好用,现场也要克服周围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的声音。
3.1.借鉴同学的建议,考试前我在家SOHO休息了三天,工作上急事优先,其余时间都集中在复习和冲刺上,这次考试也有了小插曲,因为时差和国际项目, 周五晚上我只睡了 2 个小时,周六一整天都靠咖啡和可乐......
3.2.考点太远,刚好靠近考场提前订酒店,考试当天前半段是暴雨,据说有些同学迟到了,没有让考场进场。
以上就是我自己备考过程的小总结,希望对接下来准备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帮助,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