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粉丝问春节后深圳楼市暴涨的问题,也有专家出来**今年房价会涨,问我怎么看。
春节过后,深圳楼市确实有所回暖,但并不是季节性小阳春造成的,而是春节前深圳放宽了限购。 由于在深圳落户几乎没有门槛,因此本质上等同于放宽了购买限制。
至于深圳楼市复苏的成交能持续多久,我想可以参考去年10月中旬之后的杭州走势。 因为杭州在去年10月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根据杭州的经验,大约是15 2个月的交易高峰期,然后又回到低迷期。
限购的放开应该是深圳的最后一张牌,所以对于想在深圳卖房的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今年唯一的窗口期。
再来聊聊年后专家的看涨,比如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他认为房价是由供需比例决定的,现在新建面积大幅下降,如果需求恢复,房价很有可能是**。
徐高还提醒,自2021年出台房地产融资紧缩政策以来,新屋开工面积下降了2 3个以上。 他**,中国即将迎来自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房地产市场供应收缩。 当当地房地产行业供给明显萎缩,市场企稳需求恢复时,房价是高概率事件,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你如何解释它?
正如我在上周的文章中提到的,你能看到的就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诚然,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他错了。
我们先来统计一下统计局去年全年的房地产开工和销售统计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数据中,降幅最大的确实是新住宅开工面积,下降了209%,但这是因为所有数据中最多的是待售房屋面积,有 222%。
换言之,正是因为待售面积明显**,库存大幅增加,开发商的新建建筑才会下降。 以下是我从大流行前到 2023 年底的待售房屋面积数据。
销售的同比增长数据可能会更清晰一些。
可以看出,从2021年开始,销售面积大幅增加,同比增幅也在增加,所以从正常的商业逻辑来看,既然销售面积持续上升,也就是库存上升,那么开发商自然会减少新建面积。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业务逻辑,结果呢? 徐专家拉出新开工指标,却没有提及待售面积,从而得出供需失衡、房价会上涨的结论。
当然,我在这里的重点不是要指出徐专家的问题。 而且我也相信,以徐专家的水平,他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所以,我真正关心的是他为什么站出来发表这个声明,以及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它。
我不好赘述,但我想说的是,徐专家的这番话,对于我国房价软着陆具有积极意义。 市场需要判断背离,如果对预期达成共识,风险就会比较高。 因此,楼市的言论,无论其背后的逻辑是否可靠,都是对当前市场有利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很多人都说房价要上涨,进一步影响大家的看涨情绪,楼市会不会被提振,变成**?
这取决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房价要下跌不敢买,还是真的没钱买。
如果是前者,有潜在的购买力,那么提振情绪可能是有用的,如果是后者,则完全无效。
对此,我去年做了一个判断,去年4月的**是看涨情绪**,也出现在放宽调控的预期下**。 这是二十年来的第一次。 所以这一次是基于基本面的。 这也符合我们高级管理层的判断。
即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基于此,我去年8月才得出结论,京沪协会将在房贷实施后推出新一轮**。 因为情绪无法改变基本面。
不过,有粉丝问我,说去年居民存款创下新高,专家也纷纷表示,要解决大家有钱不敢花的问题。 如果这笔钱进入楼市,会促进楼市吗?
对此,我的回答是:
居民买房的时候,定金不会进入楼市,定金也不会进入楼市,定金也不会减少,只要没有信用收缩,定金就永远不会熄灭。
如何理解? 按照老百姓的思维,居民存钱太多是因为减少了消费。 如果居民增加消费或买房,他们的储蓄就会减少。
但这个是完全错误的。
原因很简单,存款在交易中是保守的。
例如,如果你买了一块猪肉,你的储蓄会因为你买猪肉而减少,但猪肉卖家的存款会因为你卖猪肉而增加。 也就是说,您的存款将转入猪肉贩子的账户。 但是,当算上居民存款的整体统计时,存款保持不变。
买房也一样,你付100万给卖家,卖家把房子交给你,你100万的定金转入卖家的账户。 那么,当是居民存款的整体统计时,存款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定金在交易中是守恒的,你买了房子**,没有钱进入楼市**,资金只在买卖双方之间转移。
那么存款与它有什么关系,信用。
当你付了30万的首付,向卖家贷款70万买房时,你只付了30万,但卖家却收到了100万。 其中,700,000是银行根据债务衍生的新货币。
此时,当统计居民存款的整体统计数据时,增加了70万。
如果卖家也有100万的债务,他把你的30万和70万的贷款全部归还给他的100万债务,那么这100万就会从市场上消失。 也就是说,当统计居民存款的整体统计数据时,与房地产交易前相比减少了30万。
我们也可以说,卖家用你的30万还了30万的债务(居民存款减少了30万),然后把剩下的70万债务转移给你。
综上所述,居民存款的增加或减少与买房和消费的交易行为无关,而只与还贷有关。
如果居民增加新贷款的杠杆率,存款就会增加,如果居民偿还贷款去杠杆化,存款就会减少。
那么得出什么结论呢?
居民存款的增加反映了居民债务压力的增加。 而这限制了人口的购买力(严格来说,还有一部分**和企业部门的负债将转化为家庭存款,但这并不影响结论)。
当然,我们在衡量居民购买力的时候,一般不使用存款数据,而是直接使用居民负债数据。
这里的逻辑只是为了证明居民的储蓄量与居民的购买力没有正相关。
撇开逻辑不谈,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存款数据。
如上图所示,2014年是房地产熊市,而2015年和2016年是房地产牛市,2017年是房地产监管。
可以看出,无论是房地产牛市还是熊市,居民存款都在稳步增加。 2016年,居民买房最疯狂的时候,居民的存款不仅没有因为大量购房而减少,反而增幅最大。
也就是说,在2016年,由于买房杠杆大幅增加,居民的债务压力增加了,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存款也在增加。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把居民、企业和**部门的存款加起来,加上现金,就是M2。
换句话说,M2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负债。 下图显示了过去一年的M2数据,以及债务与债务的比率。
看好房价的博主普遍表示,通胀,而通胀的基础是印钞票,而印钞票的依据是M2的大幅上升。
如果徐专家的言论在逻辑上可以反驳,那么一些博主其实根本不值得反驳,他们甚至可能不了解M2的组成。 大部分 M2 不是由中央银行印制的,而是由居民和参与市场的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放贷而创建的。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M2总是在上升。 其底层逻辑是,劳动生产率总是会提高的。 增加需要相应的货币进行套期保值。 通货膨胀反映在劳动生产率过剩上。
正是因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M2总是会上升,但房价有涨跌周期,所以M2的涨并不一定与房价的涨跌有关。
只有M2的增长率与房价的涨跌有关。 而我们过去一年的M2增长率仍在下降。
因此,从货币的角度来看,不可能得出房价会上涨的结论。
而一些人提出的通过印钞放水来稀释债务的逻辑,是弄巧成拙的。 因为脱水是通过增加新债务来创造货币,所以放水只会让债务比率越来越高。
所以这个问题背后的真相是,别人增加了他们的债务,而我不增加他们,所以我的债务被稀释了,别人的债务被加重了。
这就是我们过去说过的,在别人扩大资产负债表之前扩大你的资产负债表,你可以通过债务吸收别人的财富。
目前居民都在稳杠杆去杠杆,如果增加债务,就是在通过增加自己的债务来帮助别人稀释债务,那么你就是活生生的雷锋。 既然愿意做雷锋的人很少,大家都希望国家加大债务。
在我国居民杠杆率停滞不前之后,行业杠杆率确实在提高以稳定经济。
但这仅用于稳定经济,距离提振房地产市场所需的规模还很遥远。 M2的整体增速仍在下降。
后记:从房价的下行趋势和高层的做法来看,高层并没有像2016年那样说他们希望居民增加杠杆和去库存。 相反,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据说该行业应该升级。 一线城市的购贷限制也在慢慢放开市场,因此我们推断未来房地产软着陆应该仍是主旋律。 未来,重点仍应放在产业升级和新经济上。 我认为这也是对的,如果我们坚持产业升级,也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
所以在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我本来打算谈谈产业升级,但是我写的时候发现篇幅不够,就留着留着下次再说。
最后,我们来谈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预测。 由于深圳放宽了购买限制,高成交量应该会维持一段时间,但香港突然开放争夺股票购买力确实在意料之中。 我们希望深圳还能挺进一段时间,提振信心。 因为北京和上海的春天很小,所以从目前来看,似乎比预期的要少一些。
如果北京和上海小阳春倒闭,深圳的高成交不强,那么预计它可能会再次向下倾斜,悲剧时刻已经不远了。 因此,也希望市场能够使楼市更加稳定平稳,实现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