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财经3月6日电 (记者 王金瑞)昨日,李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资金,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资金量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最高水平相匹配。 加强总量和结构双调,盘活存量,提高效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适度下降。
同时,报告提出,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本沉淀闲置。 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平衡的水平。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 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共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审慎的货币政策应该是灵活、适度、准确和有效的。
从今年工作报告来看,货币政策基调是“稳健、适度、精准、有效”,延续了去年年底以来的政策基调。
一方面要保证货币政策的支持,合理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提振微观实体活力,为经济进一步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要提高货币政策执行效率,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支持重点新兴领域。
在“精准”方向上,民生银行第一经济团队表示,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逆周期和跨周期调整,平衡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更好地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领域“五大条”“三大工程”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变,助力发展新素质生产力,积极配合房地产风险化解和地方一类债务,坚持“站稳脚跟”原则。
“灵活”,表示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做出必要有效的调整; “温和”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中基调不变,不会进行“泛滥”;“精准”,主要从结构上看,会用好结构,增加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有效”,主要从结果上看,货币政策不是简单地追求数量增长,而是注重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肇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道。
董希淼表示,这也进一步预示着,下一阶段央行将全面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既量又价,多空兼施,更加精准有效实施审慎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的信心和预期,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扶持服务力度,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企业、数字经济等,以更大力度支撑经济运行持续提升,助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加强总量和结构的双重调控。
*工作报告提到,加强总量和结构双调,盘活存量,提高效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撑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坚持总体和结构双重调整,在保持合理充足总体的同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当前,中国经济在复苏的同时,也存在结构调整压力,这就要求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合理充足的总量和精准的结构力。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考虑到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已于去年年底到期,有必要围绕五大支持条款推出新的结构性政策工具。 娄飞鹏进一步说。
在周茂华看来,货币政策在为经济复苏创造适宜的货币环境的同时,更注重政策执行效果和风险防范。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力度落实降准、定向降息、超预期PSL、MLF等结构性工具,对支撑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良好作用。 在经济未明显偏离修复轨道的情况下,预计央行将更多地依靠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内外部平衡。
董希苗表示,总体来说,下一步应该是:一是加大跨周期逆周期调整力度,前瞻前调、微调,助力宏观经济消除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冲击; 二是继续及时实施降准降息,确保流动性总额更加充裕,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三是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使闲置、低效的存量资金得到回收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激发潜在作用; 四是进一步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大条”工作,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