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常州在GDP万亿新坐标上再次起航的第一年。 如何沉淀进入万亿城市的激情,融入砥砺前行的信心和不断前行的动力?
随着长泰长江大桥完工时间的临近,连接东西、连接南北、连接苏南、苏南两地区域联动发展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常州。
1月12日,长泰长江大桥潦安州专水大桥成功关闭,标志着长泰长江大桥常州一侧一级公路竣工。 今年是贯穿南北的长泰长江大桥建设的第六个年头,预计2025年大桥建成通车。 通车后,常州至台州之间的公路行车时间将缩短至20分钟。
长泰高速北至台州,进入沿海通道,南入江邑高速; 长泰铁路北至北京,南至杭州; 干线公路南接龙江路高架路,北接台州高速。 在市交通局规划规划司司长陶晓燕看来,长泰长江大桥只要“一纵”连起来,就是“长三角交通轴线”的骨干,可以使常州“一点在中心、两带联动、交叉、交叉、 米字交汇,左右源“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带动台州等苏北地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
常州湘县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唐友福:
南北高铁高标准建设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只有东西、南北连接,我们的中轴枢纽才能连接起来,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才会更有基础、更有底气、更有发展耐力。
南北过河后的第一站是高铁新城。
抓住长台长江大桥建设的机遇,3年前布局的高铁新城正在全速推进建设。
新年伊始,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约入驻高铁新城首栋5A甲级写字楼——领航大厦。 已交付的绿色创新大厦、高新广场、科创水乡一期工程吸引了多家区域总部企业和市级头部企业入驻。 随着“一核四带一路”产城融合格局,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在这里不断形成和发展。 作为城市新中心、中轴线新支点、工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高铁新城的定位日趋清晰。
高铁新城,已经风靡了三年,依旧是“新”的诞生。
长江沪宁高铁正式开通后,常州规划的“三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终于建成。 这支横笔将金坛区、武进区写进了“高铁时代”,穿越了“两湖”创新区。
住在湖塘的特斯拉(上海)工程师张磊周末不开车来回。 “我以前下火车后要穿过城市才能回家,所以我宁愿在高速公路上开车。 现在在上海虹桥坐火车,就可以在武进站直接转乘地铁回家了。 ”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河海大学金坛校区的“校门口高铁站”可以直达上海和南京。 师生们再也不用拖着装满新年用品的行李箱到城里转机了,他们上下学和回家的方式都很时尚。
沿长江的沪宁高铁已连接一组GDP总量超过175万亿元的区县板块集团(不含南京、上海所辖的区县)为加速物流、物流、信息流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 武进、金坛是常州“两湖”发展的主战场。
武进利用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加速了乡镇企业的崛起,对辐射电力在特大城市落地的方式很熟悉。 武进站设在企业和众多科研院所密集的武进国家高新区,以车站为中心,在10-15分钟车程内,可环绕常州科教城、武进科技创新园、金通国际产业园、 以及理想汽车、瑞声科技、新联合集团等明星企业。
高铁的开通被金坛人视为城市能源水平“历史性跨越”的关键。 这一飞跃,叠加在南京都市圈的扩张机遇之上,有利于金坛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南京在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优势资源; 常州动力电池的产业优势将有效增强该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两湖”创新区是常州“532”发展战略的牵引。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总部经济在这里兴起,河海大学、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纷纷前来......理想小镇、常州氢湾、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功能地标及配套项目带来“留用”红利,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关注“两湖”,走进“两湖”,落户“两湖”。
常州在寻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之路上,正在寻求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量水平,为孵化机会提供充足的土壤。
编织密集的交通网络,2024年常州仍有这些动作。
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工建设淮泰至常州铁路常州段及烟台至西昌义铁路先行段。
公路建设齐头并进。 开工建设丹津高速公路和宁昌高速公路金坛至武进段; 长台长江大桥南段、腾龙大道长虹路南段、江邑高速龙城大道枢纽完工。
水运常州“全面启动。 开工建设苏南运河“三到二”工程和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
车站集线器提高了能量水平。 深化常州南站设计,启动本地配套工程; 加快常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及配套工程。
此外,常州还将全面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完成6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升级30公里。
高度便利的城市交通网络为常州带来了高“流量”。 从农村到城市,从“两湖”到老城区,高铁与城市交通无缝衔接。 如此多样的进城方式,再加上沿途的美景、主题公园、长长的街巷小巷、地道的美食,无论是快节奏的“特种部队”之旅,还是悠闲的都市漫步,都充满了重力。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市重点景区、街区、乡村旅游、文化博物馆等纳入监测的场馆接待游客近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20亿元。 游客最多可停留 2 人8天。
为打造“最受青睐的旅游城市”,常州先后推出景区大额门票优惠、“游客免费乘车”等政策; 另一方面,它以一批具有城市知名度的文旅地标和现象级产品留住了人们。
在青果巷的半花园里,夜里欣赏《明珠塔》的戏码;
登上翠园“小黄鹤楼”顶端,俯瞰美丽的城市风光;
走进翻新后的旧图书馆,感受时尚前卫的艺术;
在国家旅游休闲区三宝街,触摸工业遗迹。
从风景观光到城乡体验,从观光到休闲度假,常州在“圈粉丝”的同时,不断将人气“流”转化为发展“留存”。
谱写城乡融合新篇章,精心绘制“诗与远”。
2024年,常州将大力实施“十万”美丽乡村工程,加快11个农村改造更新,建设宜居宜居美丽乡村50余个。
先后完成积子文化展示中心、亚洲现代影视城改扩建、文化宫区改造(二期)、塔西园一体化改造等项目。
加快建设大观楼、致远、东方侏罗纪等历史化、面向未来的城市地标,培育环球恐龙城、天目湖等世界级旅游景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正在慢慢蔓延。
层次更高,影响力更大。
万亿新常州。
从春天开始,它就准备好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