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腥的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纳粹德国在中国大地上徘徊,游走于中日之间,最终打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旗帜,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敌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南京人民和纳粹德国虽然各有各的心,但战斗激烈,甚至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蒋介石发动4月12日政变后,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分道扬镳。 为了不被孤立于世,蒋介石急需寻找新的国际力量供自己使用,经过一番尝试和努力,南京国民**和德国很快走到了一起。 由此,中德关系进入了漫长的蜜月期。
蒋介石效仿德国法西斯,成立了间谍组织“复兴会”,以恐怖手段维持其统治。
中德关系友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大批德国顾问访华。 1928年,第一位德国顾问鲍尔上校带着一个庞大的顾问团来到中国。 鲍尔的主要训练对象是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包括军工、新式等。 听鲍尔讲课的人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到军队中的优秀军官。
在大批德国顾问来华的同时,德国对华出售战略物资和武器也如火如荼。 到1936年10月,德国已向中国交付了价值1000万马克的武器,其中包括2300万发炮弹、6000万发反坦克炮弹、1800万枚防空炮弹,以及大量探照灯、钢盔等,以及150门野战榴弹炮和大量水面舰艇。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党已经拥有一支8万多人的全德军,在淞湖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德国在各国对中国的进口中排名第一。
但中德两国毕竟属于不同的阵营,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德关系开始从密不可分、密不可分向密不可分转变。
在全面抗战初期,德国确实不同意日本盲目扩大战争。 因此,此时德国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仍处于顶峰。 然而,德国的态度和行动自然引起了日本的强烈支持,并声称如果德国继续向中国提供武器援助,日本将不惜一切代价退出德日同盟协议。
面对日本的一再**,也基于在欧洲安排战争的考虑,尽管德国仍然公开表示日本的**是“夸大其词”,但对中国的实际态度开始发生变化。 1937年10月,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给托德曼大使和迪克森大使,表示德国愿意调解中日战争,从而拉开了托德曼调解的序幕。
在斡旋期间,日本先后提出所谓“内蒙古自治”、华北专业化、上海共管等无理要求。 对此,德国不仅没有表示反对,反而极力劝说中方接受。 1938年1月16日,托德曼与蒋介石的谈判还没来得及取得实质性成果,日本人就发表声明说,谈判已经结束。 东京感谢德国的“斡旋”,并撤销了对国民的承认**。
很明显,托德曼名义上是调解人,但实际上他的政策天平明显偏向于日本。 随着德、意、日三方同盟的深化,日本在德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938 年 2 月 20 日,希特勒在国会大厦发表讲话,宣称:“德国承认'满洲国'是为了放弃过去难以理解的幻想政策并尊重现实。 ”
从那时起,托德曼调解中日战争的努力实际上失败了。 希特勒的讲话确实成为中德关系倒退的标志。
1938年2月,希特勒对内阁进行了重大改组,在抗日战争中有亲华倾向、主张审慎中立政策的国防部长相继辞职,亲日的里宾特洛甫继任第一任部长。
3月中旬,当德国向中国供应的最后一批武器抵达香港时,德国陆军元帅戈林正式宣布禁止向中国运送**。
当时,双方的协议金额高达282亿马克,该协议的终止对德国消防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德国对履行1937年8月之前签署的协议犹豫不决,但最终出于外交需要,还是不情愿地终止了1938年5月双方的武器合作。
德国和中国之间的军事顾问合同本应在1939终止,但也被强行撤销。 尽管蒋介石曾表示希望留下一批顾问,但1938年5月初,德国人命令所有在中国的顾问离开中国,返回中国。 6月中旬,里宾特洛甫给中国发了一封电报,强烈表示,如果蒋介石反对让德国顾问团回国,他将立即召回大使。 他向中方发出最后通牒,警告说,如果顾问们不返回德国,他们在德国的财产将被没收,他们的亲属将受到严厉惩罚。
6月26日,托德曼大使离职,双方大使级外交关系解除,中德关系进入冰点。
7月2日,中国**不得不为德国顾问举行宴会。 临走前,蒋介石派出何英勤、何耀祖、桂永庆等100余名军政要先送行。 总法律顾问法尔肯霍向中国人员保证,他们绝不会向日本泄露中国的军事机密。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年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正式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三个法西斯国家合二为一,开始混乱行动,疯狂发动侵略。
1941年7月1日,德国又对蒋介石**进行了决定性的打击:宣布正式承认汪精卫在南京的傀儡**为“中国***”,这无疑是对中国**和人民的残酷侵犯。
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血腥的、暴力的和侵略性的。 在短时间内密切合作只是权宜之计,最终会随着利益分歧而结束。 原来,如果你和狼共舞,你最终会被狼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