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路电视***(记者王景远):从18岁到成为船长,秦大怡已经活了27年与船绑在一起。 他背负着三代跑船养家糊口的责任,沿海菜农对最后一艘乡村客轮的依赖,以及他自己对这艘船密不可分的感情,现在也许多了一个——200多万粉丝的关注。
领取奖品
爸爸,如果没有波浪,螺旋桨好像掉了,也可能是机器有问题。 接到儿子的**后,秦大怡一下子慌了。 此刻,他坐在会场第一排,领导们都在现场,一会儿就轮到他上台了,想走就走不了。
会场人头攒动,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观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秦大怡听不进去台上的人,一直低头盯着手机,他催促着媛媛多拿**和**,一边着急,一边后悔,觉得自己不该来。 周围很吵,他分不清**里机器的声音是否正常,只好把画面放大再放大,试图用肉眼判断出有什么不对劲。
一个小时后,到了秦大怡上台的时间,他穿着缎带,站在舞台左侧的等候区,还在拨着媛媛的**。 主持人建议他不要太担心,并向他保证要努力加快进程并尽早结束。 与秦大怡有联系的工作人员也赶了过来,请他安心上台。 “我很久以前就说过我不会来,这艘船离不开我。 他向对方抱怨。
先是采访,然后领奖,颁奖词朗诵“十年锲而不舍,在长江上画出一条爱的轨迹”,全场热烈掌声。 主持人让秦大怡说了几句话,秦大怡摆了摆手,腼腆地笑了笑。
大多数时候,他都心不在焉,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终于翘首以盼了颁奖典礼的结束,他捧起奖杯和鲜花走出会场,一路小跑,缎带从肩膀上滑落,正要离开校门,工作人员叫住他,请所有获奖者到操场上与领导们合影留念。 秦大怡急得跺了跺脚。
秦大义是“昱中科2180”号客轮的船长,他和搭档曹立芳在2023年第三季度被评为“中州好人”。 日前,他们接到通知,中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将举办活动,重点宣传2023年“中居好人”,并现场为所有获奖者颁奖。
“玉中科2180”号每天往返于重庆忠县阳都镇码头和县城西山轮渡口岸之间,航行和返回,有固定的时间表,船长一天的时间有限。 集合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正好是船从县城回海的时间。 这是秦大怡第一次获奖,他真的很想参加,只要找人帮他开船。
扬都镇离长江很近,当地会开船的人很多,但有船长证的人不多。 早些年,由于陆运的影响,客船经营惨淡,很多船东把船卖掉去外地打工。 秦大怡翻了翻通讯录里的队长,还是没有找到人。
“渝中客运2180”是忠县长江段最后一班农村客运轮渡,客运轮上的大部分乘客都是农村留守老人,都是菜农,每天从村里乘船到县城卖菜。 2022年夏天,媛媛把载着老人进城卖菜的客船的琐碎日常生活,发到了秦大一的短**账号上,意外火爆,《玉中科2180》意外活了下来。
上千人观看了这艘斑驳的旧船,好奇和善意涌入直播间。 在热心网友的支持下,秦大怡和曹丽芳开始在船上为老人提供免费早餐,定期到老人家中送物资,给村里的留守孩子买新衣服,忙农的时候会去田里帮老人摘橘子、挖红薯。 在获奖的23位“忠州好人”中,有两人被归类为助人类。
秦大怡队长,央视记者王景元)。
秦大怡早就做好了不领奖的准备,可是前一天中午,他在饭桌上又说起了这件事,“我真的出不去。 没想到,主办方晚上就联系了他,说领导出面帮他找了个老队长,让他放心来开会。
替他开船的老船长是土生土长的洋都人,在忠县水务局工作,这几天假期正好在家。 秦大怡给他打了个电话**,两人商量了一下,明天一早秦大怡就把船开到县城,老船长上午从阳都坐公交车,下午再从县城开船回阳都。
领奖当天,上午9点,船就到了码头,10点半,秦大怡赶到忠州第三小学参加彩排。 老船长是秦大怡父亲的师弟,航海经验比他多,但还是不放心,**后来给老船长发了个信息,让他检查油,“胖子的拓码头附近有一块石头,转大一点。
下午两点半,船从西山渡口出发,活动准时开始。 秦大怡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他怕自己上台后会忘记自己的话,紧张得几乎顾不上船,直到媛媛打来电话**。
一切都塞满了这一天。 自从直播走红后,每逢过年假期,秦大怡都会在自己位于玉东的家中举办水坝宴,邀请村里老人一起过节,后来重庆的一些粉丝也会开车前来参加。
领奖当天下午,恰好是他农历新年前举办的最后一场水坝宴。 离开会场后,秦大怡先是赶回了渔洞,院子里摆满了九桌,老百人、粉丝也近百人。 他和大家寒暄了几句春节问候,吃了几口饭,拿着手电筒,匆匆开车去看船。
在去洋渡码头的路上,秦大宜忍不住叹了口气,“我太累了,一个人待不了,谁也帮我分一点。 如果是小问题,他可以自己修理,但如果机器出现故障,他必须要求修理工连夜赶来,如果他做不到,他将不得不在第二天停止航行。
停航是最后的手段。 大多数乘船的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每天乘船的人数也不固定,一旦停航,就没有办法提前通知。 去年9月底,这艘船要上漆,他们一再告诉半个月前还在船上的老爷子,月底4天不开船,但还是有老头跑了。 秦大怡担心老爷子背着菜来了,船走不了,只好原样把菜扛回去,“想想这是什么心情。
秦大怡返回船上视察机器 摄 央视记者 王敬远)。
夜里河面寂静,秦大怡赶紧跑上船,先检查了一下机器,听声音也没什么问题,走到船尾的时候,螺旋桨还在。 船上没有电,他在黑暗中行走,船的木板吱吱作响,手电筒拖着他的身影一小会儿。 他一一排除,推测压力箱应该是有故障,在压力箱里加点油冷却,然后发动船,开出几百米,看显示屏,车速是每小时16公里,正常。
秦大怡推开驾驶室的窗户,对着甲板上的曹立芳喊道:“没问题。 转身回到码头,他一路上不停地嘀咕着,“机器能认出人,自己的东西要自己动。
确定船没事后,他急匆匆地赶回了渔洞,可惜晚了一步,人群早已散去,只留下杯子和盘子。
成为船长
这种被船拴住的生活,秦大怡已经活了27年了。 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船长,在三代船的家族中,船长们遵循着相同的信条,船是祖传的手艺,都是家族的财物,船是第一位的。
1995年冬天,秦大义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船,也就是父亲留给他的“红发号”。 他的父亲名叫秦少洪,这艘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这是一艘收集船,船体很小,主要用来载着村民去赶市场。
秦大怡在船上的时候,父亲出事了。 当天,从玉东到五羊赶市场,在接载乘客的途中,突然起了浓雾,能见度很低,船正要停靠在马吉坡避险,这时一艘大型货船驶了过来。 当时船上几乎没有设备,只能靠眼睛看,货船船长误以为父亲的船是浮标船,不小心撞上了它。
这艘船失事了。 父亲跑出驾驶室,环顾四周,没有看到秦大一,他爬上了大船的顶部,想着站在高处更容易找到,在爬上去的过程中,大船又动了,撞到了父亲的胸口。 袁远记得,每当秦大怡回忆起那天的情况时,总会说一句,“如果不是我,可能就不会那么严重。
父亲走后,秦大怡一家去县里参加事故调解,但家里没人,村大队长把家里的宅基地分给了别人。 当我母亲回到家时,她打电话给石匠,连续殴打了五个房间。 那些日子里,母亲总是松一口气,她用父亲出事的钱盖了房子,一连盖了几层。
秦大怡当年18岁,刚高中毕业,弟弟12岁,上初中。 村里人议论纷纷,老秦家的支柱没了,两个娃娃都这么小,只能把船卖掉了。
他们都没想到我会拿起船离开。 “爷爷年纪大了不会开车,弟弟年纪太小了,还没看完书,上船的人只能是他自己。 秦大怡离开了学校,拿到了队长证。 他和母亲一样,不想被人看不起。
18岁的秦大怡当上了船长,正式接替父亲经营一艘船养家糊口。起初,爷爷并不放心,于是也跟着船,路过父亲出事的马吉波,爷爷奶奶和孙子都沉默不语。
现在杨都镇码头只剩下一艘船 央视记者王景远摄)。
2003年,**要求客船换成桨机,秦大怡买了第二艘船“宝珠一号”,媛媛在这艘船上长大。 媛媛额头上有一道疤痕,小时候在船上跑玩,不小心从甲板上掉了下来,当时水位低,岸边到处都是石头。
秦大怡的前两艘船都是小船,短途奔波赶市,农历恰逢。
一、四、七,从钓鱼洞里去抓杨树,相遇。
三、六、九,从钓鱼洞里捞海,下午两三点钟回来。 下午,村子里很安静,媛媛和朋友们在外面玩耍,一听到码头的哨声,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急忙跑回家。
2012年,海事部门要求对长江船舶进行标准化,淘汰了旧船,考虑到成本,秦大宜开始与曹立芳合作运营,购买了第三艘“玉中科819”号,并运行了通往县城的长途航线。 2018年,两家公司共同购买了目前较大的“宇中科2180”。
十多年前,陆路交通不便,水路交通是当地人的主要出行方式。 在人们离不开船的时代,家里有船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别人认为家里有这么大的家伙就能赚钱”。 每当提到比他高三代都跑过船,媛媛总是得意洋洋。
从我记事起,父亲在家的时间就不多了,总是白天开船,下班回家后吃完晚饭就回船上,然后家里的船越来越大,陪爸爸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几年来,秦大怡同时做两份工,农历重合。
第二、第五、第八,不开车的时候,他开着卡车装水泥、拉砖。
于仲科2180《在河上航行》 摄影:刘启宝)。
18岁成为船长,接下来的27年里,秦大怡一年365天都住在船上,“放不下,我得照顾好船”。 2018年夏天,有一天下班后,秦大怡骑着摩托车带着媛媛回雨东家吃饭,途中看到河边堤岸上的塑料凳子被炸毁了。 他快步骑到对岸,找到一艘小船,开着它去追那艘大船。
冬季水位下降较快,因此必须及时松开缆绳,否则船舶容易搁浅。 在大风天气里,电缆有时会被吹断,船也会被吹走,所以住在船上可以及时检查,减少损失。 合伙的两大家族中,只有秦大怡能驾船,如果真的遇到问题,也只有他能把船开回去。 除了客船的保养外,运行的船只在除夕和年初一二休息,就算这两天不出航,秦大怡也会在晚上回船上。
船长已经成为一项“无法摆脱”的工作。 在过年探亲时,他会把重点放在除夕或新年的第一天。 “我没时间去,我打算在初中二年级出海。 ”
女儿比媛媛小9岁,在阳都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一次都没见过秦大怡。 他从来没参加过家长会,班主任说自己是班上最讲究的家长,从来没看过女儿的戏剧表演,女儿为此哭了很多次。
那时候,她才这么年轻“,一提起这话,秦大怡心里就酸了。
最后一个国家的“摆渡人”。
严格来说,秦大怡在船上的卧室不能叫房间,它离办公楼办公区的格子房更近一些。 被拴在船上,意味着牺牲了生活质量和情感陪伴,等到船能赚钱的时候,这些忍耐就过去了,日子至少会匆匆忙忙,一旦船赚不到钱,失去的东西就会被放大,一个人在船上的夜晚会变长。
买“渝中客819”的最初几年,每天有10艘客船,10班次往返于洋都和中县之间,到了过年假期,从早到晚都是滚滚滚的出发,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来往往,河上总有船, 而秦大怡和曹丽芳忙的时候也顾不上饭。夏天,早上6:30起航,6点船基本满员,有时村民们甚至要抢票买票。
可惜好景不长,2016年底,经洋都镇的沿江高速公路通车,从镇到县城的公交车从2个多小时缩短到50分钟。 另外,镇上的人正在慢慢搬到县城,留在镇上的人越来越少。
客轮业务日益恶化。 2018年,扬都至忠县航线的客运轮轮数量从10艘减少到2艘,此时跑船收入基本可以覆盖油钱。 2020年春节过后,又有一艘客轮因管理不善停运,熙熙攘攘的河面上只剩下“昱中客2180”,很多时候,连600元的燃油都不够一趟。
它曾经在码头上挤满了人,现在你想让别人坐在上面,但没有人坐在上面。 曹立芳记得,下雨天,整个航站楼里只有两三个乘客。 船上乘客很少,她也无事可做,苦笑着问秦大怡:“下个月哪里可以借到油钱? “合伙十年来,燃油成本一直在上涨,但票子一直没涨,他们担心坐在原位的人会少一些,如果价格再涨,就没人来接了。
船追不上车,被时代甩在后面,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就是那些留在农村的老人。
忠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多山坡地,机械化水平低,难以进行大规模种植,这里蔬菜丰富,从洋都乘船到县城,沿途随处可见零星的小田地。 沿河的村民几乎都种菜,种的菜吃不饱,就乘船进城卖。
甲板上摆满了蔬菜和水果 央视记者王敬远摄)。
客轮从阳都出发后,一路停靠豫东、三田岭、武阳燕家、武阳船厂、康家坨、发子坯6个码头。 虽然所有村庄都有公路连接,但只有五羊和杨都有公交车。
老年人不骑摩托车和电动车,只能步行上车。 年轻人从渔洞走到洋都要半个小时,老人走得更慢,更何况他们还有篮子和包袱。 住在康家坯的温奶奶,以前强壮的时候能捡到120斤蔬菜,步行到五羊要1个小时,可是这几年,腰部椎间盘突出,只能炒五六十斤蔬菜, 当她走一会儿时,她必须停下来一会儿。
“水上巴士”全价12元,车费分段收费。 扫帚爷爷家在天玲,坐船到县城只需要8块钱,但是如果赶公交车,他要花20块钱坐摩托车到五羊站,再花8块钱坐公交车去中县,多出的20块钱,他要再做4把扫帚。 老人每次去城里,都要背几十捆扫帚,占用空间很大,而且一般都装不下公交车,就算勉强塞满,也要加收。
我们离不开船,如果船不走,我们真的做不到。 “温奶奶卖菜二三十年了,都是靠船,从最早的老木船,到摩托艇,再到现在的大型机械船。 靠每天几十块钱卖菜,她已经支付了两个儿子的教育费用。 现在儿子们要养家糊口,每个月都要被固定的车贷和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也照顾不了老两口。
妻子年轻时在建筑工地玩石头,患上了尘肺病,疫情期间晒太阳后,患上了肺气肿,身体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两人每天的开销主要靠她卖菜。 冬天早上6点,她起床去田里采菜,菜地结霜冻冻,双手冻裂。 另一个男人借给她护手霜,她的手很僵硬,白色的奶油卡在密集的皱纹和裂缝中。 下午四五点钟到家,她放下包袱,还要去田里摘菜、喂鸡鸭。
菜农扛着包袱 央视记者王敬远摄)。
眼看河面上只剩下一条船,船舱里,老人们一起聊天,担心船最后会停下来。 “我很着急,恐怕船不会太久。 温奶奶带着其他老人去找秦大一和曹丽芳,问他们能不能把船卖掉,但两人没有回答清楚,只是安慰老人不要想那么多。
老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秦大怡连大学学费都付不起,只能向亲戚借。 家里给了媛媛一个红包,让他买衣服,他却舍不得花,这样他就不用担心父亲要钱了。 他不再主动向别人提起自己家在经营一艘船,“一听就知道过不去,不如干活赚点钱。
2022年,秦大怡要去万州参加考试,打算把自己的三等船长证升级到一类,如果以后客船不能继续,他还是可以上大货轮找工作。 在万州的时候,他把每天的开支控制在20元以内,住一晚10元的酒店,中午用馒头和咸菜做一顿饭。 在准备考试的日子里,他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看书上。 “我这么大年纪了,怕考过不了,补考就得收费了。 “幸运的是,最后我通过了将近20分的传球。
于仲科2180火爆后,有**秦大怡和曹立芳无私奉献的形象,但实际上没有真空。
在入不敷出的岁月里,秦大怡每天都在想是继续走还是走停停,卖还是不卖。 每次媛媛问,秦大怡都说要卖,可是媛媛放学回家的时候,却发现父亲还在日复一日地往回走。 秦大怡一直想着,也许下个月就好了,“就是在这种期待和纠结中,复一日地坚持着。
在借钱支付孩子的学费的时候,秦大怡想着,不然就狠手辣地卖掉,货船上的收入比现在可以翻倍,如果把船卖掉,他也会给65万元的补贴,“不下船就没有这样的政策了, 如果你想卖掉它,你只能把它当作废铁来卖。
但天刚亮,当他看到老人背着担子上船时,他又被震撼了。 如果这条路线被暂停,这些大半辈子种菜的老人可能会失去他们唯一的收入**。 如果为时已晚,我们将是唯一剩下的人,我们不能卖掉它。 “在这条路线上跑了近30年,他对江和船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愿意离开这门手艺。
回去的路上,老人们坐在甲板上聊天 央视记者王敬远摄)。
2022年夏天,秦大怡终于坚持不住了,他随便带了些**上了船,本来是要说再见,纪念这次,“以后老了再去看。 媛媛给他发了制作的**,他瞪大了眼,是初中同学推荐给他的**,说最近在短**平台上很火。
就这样,《玉中科2180》的故事神奇地进入了新的篇章。
对接
早上6点50分,天还没亮,在杨渡码头,一位老人提着菜篮和一只鹅上了船。 看到船边站着几张新面孔,她走上前问道:“你是谁的粉丝? 大哥(秦大怡),还是方姐的? ”
到达五羊后,船上人多了,老人们排队领取免费早餐。 有网友通过直播了解到,很多菜农不得不凌晨三四点起床采菜,然后在黑暗中步行两三个小时到码头乘船。 后来,两家人商量,每周轮流给老人送早餐。
天色渐渐亮了,两岸的雾气慢慢散去,胖子一过,老人们就坐不住了,挤在船舱门口,都想赶紧下船,抢个好地方卖菜。 与此同时,西山轮渡口岸也挤满了人,有的现场客运轮渡停靠,有的从外地赶来打卡,周边区县网友看完直播后驱车来这里买菜。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是来自上海的陶弟兄。 他是秦大怡的粉丝,退休后他和爱人经常到处玩,几个月前不小心刷到了秦大怡的**,决定上船看看。 夫妻俩到了忠县后,非常喜欢这里,于是干脆在码头附近的酒店住了很久,每天早上9点准时在码头等候,帮老人采菜卖菜。
很多当地人也知道这里有一艘网红船。 出租车司机一听说乘客要去西山渡口,就问他要不要去看“乡下载老人的菜船”。 码头附近的餐厅老板也趁机开始直播,有粉丝通过附近的推荐进入直播间奖励老板,中午就可以给老爷子做一顿好饭了。
起初,老人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对着镜头对着好心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有了免费的早午餐。 但没关系,总之,两个船主不卖他们的船。 随着越来越多的粉丝来到船上,老人们弄清楚了发生了什么,“感谢他们让互联网通了。
秦大怡说不出为什么**突然走红了,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涨了20万粉丝,当天有网友包船,邀请所有老人免费乘船。 有一次,早上8点左右,船刚到康家坨码头,他看到直播间里有2万人。 你不应该这么早起床吗? 他翻看评论,看到有的人来看船,有的为老人而来,有的喜欢长江边的风景,还有的人只是来看他。
菜农在西山渡口卖菜 摄于央视记者王景远)。
范夏婷特意补了几天假期,从上海飞到重庆,包车去中县,为了深刻体会秦大怡的生活,他跟着船去了扬都,晚上住在镇上唯一的旅馆里。
夏婷在浦东一家外企工作,只要平日不加班,总能看到秦大怡和媛媛开播,就算周末手头有事,也总会挂断直播,光是听声音就能听一整天。 虽然是第一次来中仙,但他并不觉得陌生,近一年的时间,他几乎被秦大怡的直播迷住了,“我数不清看了多少遍。
夏婷说,在上海和家乡南京,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在遛狗、逛公园,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年纪会有这么辛苦的老人。 追了许久,他从其他粉丝那里了解到更多关于秦大怡之前的经历,“他是我眼中的明星”。 他这次来钟贤的时候,没有告诉家人,他说要是自己是异性恋主播,就能理解自己来得这么远,但秦大怡是四十多岁的男人,“他们一定觉得很奇怪。
杨哥住在重庆市中心,是粉丝群中的名人。 以前他觉得短**平台的目标用户是“七姨八姨”,直到有一天他刷了秦大一,他不知不觉就把所有的**都吃完了。 “说实话,他们的直播能力是业余的。 在杨哥看来,秦大一的直播更像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从重庆开车到村里,给老人捐赠物资。
直播的收入足够客运轮的运营了,秦大怡把多余的钱记在了小笔记本上。 每天回来后,他忙着完成网友解释的定向捐赠,给老人送肥,帮老人搬运红薯。 他担心老爷子下雨天会摔倒,于是自费雇工在康家坯码头修楼梯,并在县城码头附近租了一间门面房,供老爷子中午休息。
旧的担忧得到解决,新的担忧随之而来。 一天将近十个小时是直播,一言一行都被人注视着,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在了。 夏婷记得有一次,秦大怡和媛媛在午餐时间点了几道炒菜,有人评论说“菜好吃”,那段时间之后,他们午餐几乎都是面条。
很难说过去一年多的经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秦大宜的一生。 他的日常生活和以前没有太大区别——家里没有女主人照顾他,他还是很冷淡; 关掉直播后,晚上还是要一个人没电回船上。 但这些平凡的小事似乎都开始被赋予了意义,而他最享受的时刻,就是每天睡前躺在床上,把评论一一看一遍。
沿途的几个桥墩没有标准化,平稳的对接是对船长经验和技能的考验,每当外国粉丝称赞他驾驶技术好时,他总是会说现在都是深水区,船开起来好多了。 前面的河里有很多大石头,船长要费力地记住容易出事的位置,“那比上大学还扎实”。
在成为船长的近30年里,秦大义一共拥有四艘船,全部是二手船。 袁元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新船,“那都是天方夜谭”,秦大一赶紧打断,抿了抿唇,尴尬地笑了笑。
秦大怡的性命还是和这艘船联系在一起的。 他背负着三代跑船养家糊口的责任,沿海菜农对最后一艘乡村客轮的依赖,以及他自己对这艘船密不可分的感情,现在也许多了一个——200多万粉丝的关注。
他从未远过,他最想去北京,有粉丝从北京来看他,他问对方“天安门广场不是特别大”。 他以前从未坐过飞机,他想知道驾驶飞机是否与驾驶轮船,在车站停留相同。 袁媛听了哈哈大笑,“你以后坐飞机,让空姐给你一脚,看看她有什么反应。
清晨起航,船头直播,央视记者王敬远)。
秦大怡对直播还是不太了解的,但是他知道,此刻的一切都是暂时的。 他听媛媛说,以前有很多很厉害的大主播,两三年后就没人记得了。 媛媛陪他在家里办船的日子也是暂时的,儿子还小,他不愿意就这样待在镇上,总有一天他会再走。
现在船还能继续开下去,因为菜农有需要,再过几年,老人年纪越来越大,扛不住担子,船自然也没必要跑了。
算了,我不想想了,以后再说。 秦大怡把舵放回右边,吹响哨子,准备靠岸,“家人,要靠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