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回到苏联,中国妻儿去哪儿了
1933 年 8 月,在上海,一位 29 岁的中国人邀请一位 30 岁出头的德国年轻人担任他在苏区的军事顾问,指挥红军作战。
王明同志恳求德国青年布劳恩不要开玩笑,说他刚从军校毕业,没有作战指挥经验,来上海只是为了办事和给钱。
然而,布劳恩同志告诉他,这不是开玩笑,并邀请他接管红军的指挥权。 尽管布劳恩不确定自己的经历,但他还是同意了王的提议。
从1933年9月开始,这位从未指挥过战斗的年轻德国人接管了红军的领导权,这不是**,而是真实的历史。
1931年,共产国际的高级情报官员牛兰和他们的儿子在上海**。 共产国际为了营救牛兰夫妇,为所欲为,甚至愿意交换蒋经国在苏联的儿子蒋经国,但蒋介石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
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出生于1900年,是一个德国男孩,16岁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只是一名普通士兵。 28岁时,他因活动被德国当局通缉,不得不逃往苏联。
在那里,他被推荐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32年,毕业不久,李德接到一个任务,要和另一位同志一起扛4万美金到上海,把钱交给苏军总参谋部驻上海的情报机构“佐尔格集团”,让他们用这笔钱营救牛兰夫妇。
完成任务后,李德计划返回中国,碰巧遇到了在苏联学习和工作的熟人王明。 王明没有让李德回去,而是希望对方能成为他的军事顾问。
原来,王明虽然在苏联学习和工作过,但是没有上过军校,所以对在苏区指挥红军感到有些不确定。 他曾敦促共产国际向中国派遣一名军事顾问,但不知何故,德国人曼弗雷德·斯特恩没有到来。
于是,王明决定暂时找奥托·布劳恩做他的军事顾问,他也是中共的军事顾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 然而,布劳恩只接受过简单的军事训练,没有指挥过任何战斗,因此他在指挥红军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
在此之前,红军主要由红军指挥,但在1931年11月的“甘南会议”之后,它被排除在红军的领导之外。
1932年6月20日,中共向共产国际发出请求,希望派遣军事专家到中国协助红军革命。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共产国际派出的不是军事专家,而是一个名叫奥托·布劳恩的外国人。
在中国,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李德。 据说他在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有些人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于1929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到1932年夏天毕业时,他已经在苏联军队总参谋部工作。
这不仅是浪费人才,而且是专业不对,跨部门行动是行不通的。 唯一可能的情况是,李德毕业后无所事事,等任务的时候,朋友来中国送钱,他也跟着。
然而,当他来到中国时,他发现自己无法返回,最终在中国呆了六年。 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李德在战斗中的指挥风格只能用“盲指挥”二字来概括。
他指挥的红军在第五次反包围战役中失败,中国革命初期的胜利成果也付诸东流,导致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
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李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结果会不会大变? 然而,答案可能令人失望。 由于苏联的情况与中国完全不同,布尔什维克和资产阶级在革命前联手推翻了沙皇,双方实力不均,布尔什维克控制了大部分陆军和海军,工人阶级也在俄共的领导下。
此外,与工业较发达、劳动力较强的中国相比,十月革命被选为在城市进行,不到半个月就取得了成功。
李德在苏联接受过正规战和阵地战的教育,他的知识与中国的农业条件不相符,因此无法从他那里复制。 陈世宇将军回忆说,李德的军事理论是流传的,战术讲课生动的,但他没有把这些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在王明的影响下,他指挥红军集中兵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阵地战和要塞战,这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效果不佳。
这种完全符合蒋介石期望的战术,对国民党大有裨益,给红军的要命部队几乎全军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李德、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最终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根据地,踏上了艰苦的25000里长征。
遵义会议上,李德被剥夺了红军指挥权,但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李德仍被委以重任延安抗日战略研究室主任,生活条件还很高。
李德是一个血脉贲远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他是单身汉,有正常的需求是正常的,他有自己的生活需求。
根据我们党和我军的规定,他也有娶妻组建家庭的权利。 其实,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渴望一个家庭,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 领导也没有干涉他组建家庭。 只不过,作为一个外国人,很多女同性恋者都对他有一种距离感,在谈恋爱的时候,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所以,李德的婚姻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让李德有些不耐烦,想尽快解决问题,可是他开了个玩笑,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有一次,李德爱上了一个女战士,直接走上前去表白,不管对方能不能听懂他的德语。 不仅如此,对方已经被他吓得退了出去,但他也顾不上对方的感受,直接伸手拉了拉。
啊,你像花一样美丽! 说完,他甚至想立刻把她抱在怀里。 见李德如此冲动,王胜荣只能给李德的翻译吴秀全打电话,经过一番劝说,终于劝说李德离开了。
这件事发生后,**领导们感到不安,他们认为应该为李德解决个人问题,因为他是来帮我们搞革命的,我们不能让他成为“苦行僧”,否则不仅影响工作,迟早会有问题。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影响就会失控。 因此,上级委托妇女事务部部长李建珍为李德找女朋友,并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让李建珍没想到的是,还没来得及介绍李德,李德就已经爱上了一个女孩。
赖水帝是沙洲坝区苏维埃主席杨世良的侄女,杨世良为了党的事业,同意了李德与赖水笛的关系,并试图说服赖水帝接受李德。
不过,赖水帝此前已经摆好了婴儿之吻,未婚夫也加入了国民党,这给李德的政治审查制度带来了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建珍决定为李德再找一个合作伙伴。
她想起了自己的广东老家萧月华,她出生在广东大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因为蔡素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了共产党。
萧月华之前在大浦县当过女部长,后来在少党工作,长得很漂亮,相信会是李德满意的选择。
李建真特意安排了与萧月华的河边约会。 晚上在河边,她直奔主题,问萧月华有没有考虑嫁给李德同志。 萧月华立刻摇头拒绝,说自己不愿意嫁给一个外国人,认为语言差异是个问题。
但李建真反驳说,作为无产者,全世界的革命目标都是一样的,民族无关紧要。 李建珍郑重其事地告诉萧月华,这是党交给她的政治任务,希望她认真考虑。
这一夜,萧月华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接受这项任务。 在李建珍的安排下,李德和萧月华在河边相遇。
李德被萧月华独特的东方女性魅力深深吸引,开始对她赞不绝口。
萧月华茫然的看着远处的风景,心不在焉。 虽然**领导为她和李德办了婚礼,很多负责人都在场祝贺她,但她并不高兴。
两人不说同一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她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数。 果不其然,结婚没多久,李德就让她辞掉工作,专心留在家里陪她。 随着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根据地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李德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情绪也渐渐失控。
萧月华回到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心里都累了。 她的丈夫还没有回来,她只是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一下。 半夜,萧月华被丈夫叫醒,看到他脸色发青,手里拿着饼干,指责她偷了饼干。
当时,苏联地区实行配给制,李德享受着最高水平的物资,萧月华只能得到普通的待遇。 李德拒绝分享材料,这让萧月华感到非常委屈。
吴秀全赶紧听到消息,极力调解夫妻之间的矛盾。
争吵过后,李德开始记仇,愈演愈烈,无所事事,开始家暴,频频对妻子拳打脚踢,导致萧月华浑身淤青,身体不完整。
萧月华被李建真劝阻,还是选择了离开李德的家。 不久,红军长征抵达延安,这段婚姻就此结束。 此时,萧月华已经有了孩子,步萧德华,孩子的样子并没有跟着李德走,而是一头黑发黄**。
新生活的到来并没有改变这段婚姻的结局,两人还是选择了离婚。 李德坚决不想要孩子,萧月华也不放心孩子在身边,于是孩子跟着妈妈,改名叫萧宁宁。
李德对萧月华没有好感,对孩子也没什么感情,也很少去看孩子。 1939年李德离开中国后,父子俩成了陌生人,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
与李德离婚后,萧月华对婚姻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婚,靠着儿子宁宁过日子。 没有了婚姻的束缚,萧月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听从上级的安排,四处奔波开展工作。
1960年,肖月华被授予上校军衔,1982年由全师军衔调整为副军衔。
李德与萧月华的婚姻充满了痛苦,但尽管如此,李德从未主动联系过她,哪怕只是写一封信。 肖月华于1983年11月在广州去世,享年73岁,她的儿子肖宁宁过着低调而近乎沉默的生活。
然而,李德的感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是开启了新的篇章。 他的新搭档名叫李莉莲,是来自上海的电影、戏剧和歌曲明星,拥有众多粉丝。
晚会上,李丽莲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前排的李德,出于礼貌,她用英语和李德打了招呼。 李德对这个美丽的英语女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几天后的舞会上,李德主动与李丽莲握手,邀请她参加一个歌舞晚会。 晚会上,李丽莲演唱了陕北民歌《驱灵》,悠扬婉转的歌声让李德心醉神迷。
李德本来就决定回苏联,但见到这位美女后,他决定在延安待一段时间。 与前妻萧月华相比,李丽莲无疑更加迷人,这让李德无法放弃。
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人,李丽莲对高大帅气的李德充满了感情。 在组织的安排下,李丽莲成为了李德的第二任妻子。 两人都喜欢浪漫,会说英语,所以沟通没有障碍。
此外,李丽莲前卫外向,与李德没有性格冲突,两人相处融洽美好,非常令人羡慕。 然而,这段美妙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两人结婚后不久,李德就不得不回到苏联。
1939年8月28日清晨,李德正在梳洗,接到张闻天的通知,要他赶紧去机场。 原来,**不久前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所以决定飞往苏联**。
这时,共产国际发来电报,要求李德回苏联报告他的工作。 于是,**决定让李德和***一起飞往莫斯科。 虽然李德和李丽莲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但他并没有带上妻子,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手续还没办完。
于是,李德只好在飞机旁无奈地和李丽莲告别,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种分离成为永远的。 李德上了飞机,李丽莲哭得晕倒在地上,如果她知道这么快就要分开,她为什么要在一起?
多么无情的上帝,强行将两人撕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丽莲担任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副主任,她也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
1965年,年仅51岁的李丽莲在北京不幸去世。 然而,尽管中国工农红军在任期间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回到苏联后,李德不再受到共产国际的高度重视,不得不坐在冷板凳上,转而从事出版工作。
1974年8月15日,李德在东德逝世,享年73岁。 李德虽然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的指挥失误确实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害,但原因也很复杂,不能只怪他。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外国人,李德有一种牺牲和冒险的精神,为中国革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坚持完成了长征,是一个真正的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