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拜访邹于特大师时,他正坐在众多“龙”中间,在“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宾阳县制作一条炮龙,迎接龙年春节。
我在门外喊了一声“邹师傅”。 他在门口忙得不可开交,转头向外看去,眯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意外的光芒,“啊,是你! 我们已经多年未见了! 说完,他握了握我的手,笑了起来。
我第一次给他拍照是在2006年。 18年过去了,岁月流逝,但炮龙文化却没有变老,对于很多像邹玉特这样的炮龙艺人来说,热爱炮龙文化、传承功艺的心并没有变老。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年滨阳县的炮龙节上都能舞足大炮龙,每年的狂欢节都是狂欢节,就像千百年来一样,“大炮震千山苏醒,龙万业兴旺”。
2024年1月16日,广西滨阳县滨州镇三联街,邹玉特正在装龙珠。
邹玉特大师的故乡滨阳县,位于广西中南部,素有“中国炮龙之乡”之称。 滨阳炮龙节是融合当地汉壮民族文化的民俗节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傍晚举行。
在炮龙节期间,龙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和欢呼声中翩翩起舞。 一串串鞭炮被扔向舞龙“炸龙”,不少人伺机从龙下经过,或拔下几根龙须和鳞片祈求好运。 舞龙者赤膊上下跳舞,戴着帽子,在鞭炮的“海洋”中狂欢,直到龙被鞭炮炸死。 炮龙在滨阳县的大街小巷里翩翩起舞,市民和游客自发前来参加狂欢节。
2016年2月16日,在广西滨阳县文化广场,当地群众跳着炮龙参加表演比赛。
2016年2月16日,在广西滨阳县文化广场,当地群众跳着炮龙参加表演比赛。
2017年2月7日,广西省滨阳县滨州镇群众正在跳炮龙舞。
炮龙的材料主要是竹子和纸。 龙头和龙尾用竹条做成,用砂纸框住,龙身用麻绳连接,用龙布装饰。 短体有7节,长体有11节,总长度从30米到40米不等。 现在,滨阳炮龙的眼睛不再是用黑色墨水涂的,而是用手电筒涂的。 当龙跳舞时,龙的眼睛闪耀着明亮的光芒,就像一条龙在云层中翱翔。
2016年2月18日,广西滨阳县,一条“炮龙”在鞭炮中翩翩起舞。
2016年2月18日,广西滨阳县,群众争先恐后。
2016年2月18日,广西滨阳县,人们焚烧了“炮龙”的骨架,意为“送龙回天”。
炮龙的舞蹈,离不开艺术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他们将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与人民的美好愿望融入到他们传承的千年技艺中,默默地为龙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邹玉特就是这样的人。 邹玉特今年70岁,现居滨阳县滨州镇三联街,是广西非遗工程的代表传承人,是邹家的第三代传人,接过父亲的衣钵,造龙40多年。
邹玉特的爷爷邹桂生是滨阳县滨州镇的一个豆腐小贩,他早起推着磨盘做豆腐,一边养家糊口,还学会了绑炮龙,手上绑了几根粗竹子,是活生生的炮龙,他也成为了滨阳县有名的炮龙艺人。
邹玉特的父亲邹永生从小就帮父亲邹桂生磨豆腐。 为了安抚疲惫的气氛,邹桂生经常给邹永生讲宾阳炮龙的历史,以及做豆腐时刺穿炮龙的技巧。 慢慢地,邹桂生把自己的全套本事传授给了儿子邹永生。
拼图**:邹玉特在广西省滨阳县滨州镇三联街制作炮龙(摄于2006年4月5日,下图摄于2024年1月16日)。
由于长年耳目光,需要细心和技巧的缚龙手艺自然传到了邹于特手中,使他成为邹家“龙之传”的第三代。 22岁那年,邹雨特的第一条炮龙在百世的欢呼声中独立翩翩起舞。 从此以后,宾阳郡又多了一位高手,他就是炮龙。
目前,滨阳县有近20位艺术家,其中不乏像邹于特这样的“祖龙后裔”。 绑一条炮龙是一项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手工工作,光是龙头就有1000多个**点,而一条炮龙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半个月才能完成绑绳系统。 每年大炮龙节过后,大炮龙系艺人就开始为新年的大炮龙节忙得不可开交,有些人几乎一整年都在小心翼翼地系大炮龙,甚至直到大炮龙舞前的那一刻。
拼版**:邹玉特在广西省滨阳县滨州镇三联街制作炮龙(2006年4月5日,左图,2024年1月16日)。
广西滨阳县滨州镇,邹玉特正在与一条炮龙搏斗(摄于2016年2月16日,强加**)。
2016年2月16日,邹玉特法师跟我谈起冯存德老人时,言语中充满了感慨。 有一年,广西某县城筹办米粉节,想绑一条长龙,于是请邹玉特大师去扎龙。 冯存德老爷子爽快地答应了。 由于老爷子费了九牛之力才绑住这条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物力。 “那一次,他几乎没有赚到钱。 邹玉特大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表达了对老人精益求精的技艺精神的钦佩,也对老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表示歉意,“这就是我让他去的! ”
2011年2月12日,住在滨阳县滨州镇中和街的冯存德老人坐在一堆竹条里,向我讲述了他的扎龙的故事。
我曾经在一家印刷厂当工人,因为受到宾阳舞龙习俗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从各种书籍中琢磨龙的形象。 当时,银发老人告诉我,他从1981年开始就专心致志地猎龙。 然而,有时并不总是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
我们俩已经在这条龙上工作了一个多月了。 当时,冯存德以他那1800元的炮龙为例对我说:“不计成本,我们每个人的平均月收入不到700元。 年轻人用这个来养家糊口是不可靠的。 ”
事实上,龙是中国人传统崇拜的图腾,人们只从传说中知道龙的诞生分为五个阶段:麒麟头、蟒身、鹿角、鹰爪、鲤尾。 一条真正的龙应该活在人们的心中。 冯存德老人说,滨阳炮龙的主要特点是外形美观,结构坚固。 在扎龙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古工艺,不断追求炮龙新的艺术美感。
只可惜这位老艺术家把自己的手艺留给了这个世界,总会去另一个世界,在怀旧之余,我常常感受到民间技艺和文化传承的紧迫感和珍贵感。
令人欣慰的是,龙族的技艺和文化还在滨阳之地传承下来。 就算制作炮龙的收入不高,依旧不影响炮龙艺人对这项技能的热爱和执着。 在他们看来,龙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有时候文化的传承比生计更重要。
邹玉特大师说,四十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在围着炮龙转,不到一年不绑龙,他会觉得不舒服。 平时,他还去当地的一些学校传授炮龙制作技艺,传承炮龙文化。 今年,为了迎接龙年大炮龙节“百龙舞宾夕法尼亚”,邹玉特大师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制作了24条大炮龙。
2017年1月5日,在广西滨阳县职业技术学校,邹玉特(前排右二)正在教学生制作炮龙。
2016年2月16日,广西滨阳县滨州镇三联街,邹玉特正在装饰一条炮龙。
2024年1月16日,广西滨阳县滨州镇三联街,邹玉特正在制作炮龙。
我们握手告别时,我和邹玉特师傅站在枪堆里,合影留念。
我说我们上一次合影还是8年前,今天我们要一起站在这炮龙堆里合影留念,祝愿这片炮龙诞生的土地风雨顺遂,祝愿中华龙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我笑了,邹玉特法师笑了,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爽朗的笑声充满了憧憬和祝福!
拼版**:我和邹玉特法师在广西省滨阳县滨州镇三联街合影(上图摄于2016年4月5日,下图摄于2024年1月16日)。
策展人:李嘎
统筹单位:费茂华、刘金海
记者:卢博安.
编辑:徐金泉、刘金海、吕帅、郝建伟、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