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的最后一个**时代过去以来,刘德华从未在大银幕上如此密集地与观众见面。 从2023年春节档到2024年春节档的三个月里,一共将上映由他主演的3部电影,《红毯先生》《潜行》《金手指》。 此前,在2023年春节档,刘德华出演了《流浪地球2》,在2023年国庆档中,他还出演了《93国际火车劫案:莫斯科行动》。 短短一年时间,他就担任了5部院线大片的主演,从拍摄到上映后宣传的全过程,不愧是“模范工人”。
但即便是红了40年的刘德华,也无法保证每部电影都符合观众的期待。 这五部电影中,只有《流浪地球2》票房和口碑最好,其他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不尽如人意。
正在2024年春节档上映的《红毯先生》仅收6分8分,刘德华肩负起在其中一部——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的合集中扮演“刘德华”的责任,用这位象征性的明星,为观众呈现了娱乐圈的离奇荒诞故事,讽刺了行业和社会的各种混乱。
从表现上看,刘德华可以说是200%完成了角色塑造,但观众似乎并不买这个关于“沟通”的主题故事,票房也没必要和《火辣辣辣》和《飞人生2》比较,后者突破了20亿票房,不到8000万的结果甚至比《一起摇太阳》还要低, 由于票房低,已改期至3月30日。
参演电影口碑和票房不稳定,不仅仅是香港明星刘德华遇到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几乎所有由港星主演的电影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滑铁卢,只有刘德华的《流浪地球2》和梁朝伟的《无名》是票房和口碑最好的。堪称“天王”的郭富城更是令人窒息,2023年,《网外》和《扫荡毒品3:世界末日》将不及格豆瓣电影的分数,而2024年,他只过6分评分为1分的《临时抢劫》上映后几乎没有引起任何讨论。
曾几何时,由港导演和港星主演的港内地合拍片,似乎拥有了商业类型片的票房密码,无论怎么拍都能拿下内地票房市场第一名,但似乎突然之间, 这些香港导演和明星都成了观众的弃儿,这套票房密码已经无法解锁内地观众的心了。
在排列组合下,“老面孔”失去了生命力
how old are you?这是很多观众想到香港电影时发出的第一声惊呼。 这不仅是“你为什么都一样”的叹息,更是“你多大了”的叹息。
香港演员的匮乏已经是一个非常老生常谈的话题,即使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但仍然没有任何解决的可能。 所以观众会看到,成龙、刘德华、梁朝伟、周润发、古天乐、郭富城、梁家辉、甄子丹、**云、林家栋一直“称霸银幕”,他们被随意杂乱无章、编排组合,孤独的英雄、两大英雄争夺霸权还是三条腿的架子,已经成为当今香港电影的基本板块。
如果你还需要一些年轻的面孔,那么谢霆锋,加上来自中国台湾的彭玉燕。 最近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刘雅濑也在多部电影中担任陪衬。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梁朝伟加郭富城是《当风起大雨》,梁朝伟加刘德华是《金手指》,刘德华加林家栋和彭玉燕是《鬼鬼祟祟》,*尹、古天乐和郭富城组成了《禁毒3:天涯海角的人》,成龙错过了武林时代,成就了《龙马精神》。
这种现象并不是从2023年开始的,早在今年,港片演员的固化就已经是这样了。 一直以来,就连很多业内人士都会对很多香港电影感到困惑,更何况是很多只看演员的普通观众。
难道香港就没有好演员吗? 没有。 在以往的香港电影时代,不同类型的演员层出不穷,甚至在这些老一辈“天王”之后,还有陈晓纯、郑伊健、岳文乐、郑忠基、陈冠希等“年轻一代”演员相继出现,陈奕迅、杨千嬅等音乐巨星都能跨界登上大银幕, 他们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
但在中国大陆的大银幕上,这些演员却逐渐远离市场。 余文乐在《志明与春娇》三部曲后消失,陈奕迅在豆瓣3在5分《卧底巨星》之后,陈小春不仅参加了综艺节目,还出现在网络电影的封面海报上,而郑忠基最近则专注于《青春日记》《四十四死时》等本土作家片或小成本商业片。
对于电影的主演们来说,“扛起票房”一直是神秘但又格外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继《缉毒》系列、《反腐风暴》系列、《冷战》系列、《拆弹专家》系列之后,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大片逐渐成型,警匪动作类型成为核心。
从90年代到2024年,他们陪伴了整整两代观众,但面对最新一批年轻观众,他们的个人形象和荧幕角色逐渐被定型,曾经魅力四射的英雄黑帮变成了没有新意的老一辈艺人。 在这个崇尚新星的时代,同样已经无法应对一切变化,各种煞费苦心打造的迷人角色,在不断重复之后,早已“祛魅”。
因此,当观众在12月底两次“遇见”刘德华时,他们对《红毯先生》**本身的好奇心远低于《再见刘德华》的审美疲劳。
类型无法迭代,与时俱进
香港明星失去吸引力的更深层次原因是造星作品与观众之间缺乏共鸣,与时代脱节。
刘德华近期主演的三部主演作品《偷偷摸摸》、《金手指》和《红毯先生》分别在豆瓣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 和 68、作为对比,今年春节档的其他几部电影,《火辣辣的》80、《飞翔人生》78. 第20条 78。
从制作上看,这些港星主演的电影并不粗制滥造,甚至在商业类型片的产业化程度上都有很高的完成度。 毕竟,动作、枪战和肉搏战等元素对香港创作者来说简直太容易了。
但犯罪行为和类型带来的重复性太根深蒂固了。 这也是香港电影系统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香港电影时代,警匪动作片只是众多热门类型中的一种,古装功夫片、荒诞喜剧片、恐怖惊悚片、赌局片等其他类型也非常丰富。 随着香港电影本身的逐渐衰落,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拍摄大片,这些类型片也逐渐失去了活力和创新性,被时代淘汰。 《叶问》系列之后再也没有功夫片了,徐克的冒险奇幻性质的《狄仁杰》系列匆匆收官,周星驰的《喜剧新王》还没有过豆瓣评分。
从《无间道》到《冷战》,警匪动作片一直代表着香港电影最后的辉煌。 这几年,这类电影在内地市场也轻松赚了不少钱,比如《拆弹专家》《禁毒》《反腐风暴》《追龙》《无双》等等。
在制作方面,2023年春节的《偷偷摸摸》和《金手指》真的比上面的片子差多少吗? 不一定。 其实《潜行》的动作场面很有特色,《金手指》在梁朝伟和刘德华的加持下也非常出色。
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变化”。
也许中国大陆的观众是近年来电影内容质量提升最大的观众。 纵观近几年的电影票房市场,可以发现观众的审美趣味正在迅速提升,七八年前烂片高票房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噱头式的宣传方式也不想把观众骗进影院,用电影“理性教育观众”更不可能。 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优秀的制作质量只是基础,人物的丰满度不容忽视,剧情的曲折缺一不可,最好让观众有“与我相关”的感觉,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和话题讨论。
内地观众审美品味的升级迭代,连好莱坞大片都难以跟上步伐,曾经横扫票房的漫威超级英雄已经成为过去,《速度与激情》系列也从霸主大片降级为年度票房无法进入前十的普通商业片, 而跻身全球票房榜首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和《芭比娃娃》,却只拿到了一两亿票房。
不进就退,这是当今港片和港星主演电影面临的最直接的考验。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电影的流水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过去几年,流水线生产市场回报可观的电影是香港电影的产业化优势之一,可以获得连续生产和稳定的回报。 但现在,流水线的制作也把港片带给当下观众的“诚意”降到了最低,观众很容易看出人物的片面性、剧情的不合逻辑,以及流水线下很多电影设定的相似性。 且不说题材的表达和男女角色不同功能的设定,都会传达出一种过时陈旧的气质。
当观众可以在同一个档期内用同样的**去看符合现代价值观、手工制作的现代***时,流水线批量创作的剧情和人物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这种对作品的兴趣并不明显,会直接传递给与香港电影完全绑定的港星们。 过去,在一部又一部好看的电影中大放异彩的香港明星,却在一部又一部的“烂片”中,失去了角色魅力带来的明星滤镜。
新的“合拍片”或会带来新的出路
虽然《红毯先生》目前的票房和口碑都处于2024年春节档的中下游,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错位的佳作。 作为在多伦多电影节、平遥电影节上进行国际首映和中国首映的电影,它实际上是一部典型的电影节典型的导演电影。
如果说《潜行》《金手指》《93国际火车劫案:莫斯科行动》中的刘德华还在流水线角色中勉强辗转反侧,那么《流浪地球2》和《红地毯先生》才是真正是他演艺生涯的突破。
而这两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内地顶尖的幕后团队合作。 导演郭帆代表了中国大陆科幻重工电影的第一梯队,而宁浩导演则是一位兼顾商业性和主题表达的优秀导演,是荒诞讽刺风格的大师。
作为一部“元电影”(即在电影中讲述拍电影的电影),《红地毯先生》本身在审美上更讨粉丝,对普通观众有一定的特殊性。 刘德华在这部电影中首次选择与宁浩合作,可见他也有着突破当下港片桎梏的强烈决心。 目前与观众的“错位”,可能更多是因为春节档的特殊性。 但在这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刘德华作为老一辈港星代表之一,突破演艺生涯可能性的决心。
对于明星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工作。 当曾经生活的环境难以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作品时,延续明星艺术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一个新的流行领域取得成功。 宁浩的名著《疯狂的石头》是刘德华的“亚洲明日之星导赏计划”投资完成的,此时的合作更像是成名后的一种“反馈”。
倒不是宁浩缺乏商业眼光,2023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孤注一掷》就是由他担任制片人,主要投入制作的,共38部5亿票房成绩。 在宁浩的创作序列中,《红毯先生》是一个异类,更像是与刘德华一起在大银幕上说些什么的实验性冒险。 毕竟,国内还从来没有一部“元电影”作者的电影,用这样的商业模式、高成本的创作。
在“祛魅”之后,曾经在香港明星头顶上闪耀的过往成就,变成了与新观众建立情感联系的减益。 几十年来,时代造就了香港电影业的繁荣,但时代的车轮总是在向前迈进,新时代的港星们究竟是继续在网络电影、短剧等下沉市场赚钱,还是在不同的合作中寻找机会,与内地或海外市场的新观众找到情感联系, 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