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他已经踩了30年的高跷,脚上可以用2 4米的木棍跳“芭蕾舞”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23

化妆、踩高跷、鼓点,身着鲜红色服装的尹寻堂,出现在风雪中。 正月初十,济南市平隐县汕头村的高跷队时隔多年再度出现在“江湖”中,从六十岁的男人到六岁的孩子,在队伍中随处可见。 今年57岁的尹寻堂不仅是高跷队的领队,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项目的传承人。

时隔10年后,他再次登台演出。

虽然已经过了初春,但突如其来的寒流导致气温骤降,雪花飘飘。 下午,在平隐县的玫瑰湖湿地公园,一场民俗剧表演即将拉开帷幕,尹寻堂和队员们已经做好了演出的准备。 “你的节目被提前了,改成了第二个。 听到现场工作人员的话,还在屋里休息一秒的尹寻堂,立刻带着队员们冲了出去。

天空阴沉沉的,零星的小雪。 寒冷的天气并没有打消高跷队的热情。 我看到他们踩着高跷排成一排,等待命令开始。 随着锣鼓声在赛场外响起,尹寻堂首当其冲,带领身后的数十名队员踩着鼓。 大家齐声走动,铿锵有力,吸引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10年过去了,我们汕头村的高跷已经停了10年,今天我们终于从'江湖'里回来了。 尹寻棠叹了口气。

踩高跷和堆叠罗汉是表演的压轴戏。 只见大家站成一排,队伍中间的几个人扶起3个**和3个孩子,然后齐心协力地慢慢往前走。 即使飘落的雪花已经浸湿了地面,但每个人的脚步依旧稳健。 看到这一幕,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当今最年长的表演者已经60多岁了,最小的只有6岁。 尹寻堂告诉新黄河记者,刚报名的时候,一下子报名了80多人,为了这次演出排练了六七天,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

超过 2 的最高步长4米“绑架”。

在汕头村,踩高跷的传统由来已久,从三四岁的儿童到70多岁的老人。 1991年,村里组织成立了踩高跷队,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尹寻堂开始正式学习踩高跷。 “我从十七八岁开始踩高跷,但我并没有认真开始训练。 他回忆说,高跷队成立时他才20多岁,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正式学习,他基本掌握了踩高跷的艺术。

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接触的感情,在尹寻堂看来,踩高跷的难度不算太大,只要经常练习,就能学会。 话虽如此,第一次踩高跷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担心自己站不起来摔倒。 “我脚下的高跷也叫'拐杖',我第一次练习踩着50厘米的'拐杖',然后逐渐增加高度,最高台阶是24米长的“拐杖”。 他说,起初他不服从双腿,靠墙走路,但后来学会了掌握重心后,他能够独立行走。 其实踩高跷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有一名队员曾经摔断了六七根肋骨。

“跑板”是一种极其危险的高跷表演形式。 10多名人员踩着高跷,从地面经过一条12米长的跑道,距离地面约1米木板高5米。 表演者需要在宽度只有35厘米的木板上来回移动才能达到表演效果。 “木板前后两端有3米长的斜坡,方便上下,每人上下必须走3级台阶,让大家都能顺利、整齐地踩在木板上。 尹寻堂告诉新黄河记者,他们曾经在济南园博园演出过一次,踩了11米高的“绑架者”,加上木板的高度,离地近3米,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踩着“拐杖”的表演者,表演时而轻歌轻舞,时而火辣热情,时而即兴狂野,又被誉为“木棍上的东方芭蕾”。

一个家庭的三代人会踩着高跷走路。

高跷养殖中断了10年,但这并不影响高跷技能的传承。 2014年春节是山地高跷队成立后的最后一次亮相,从此一双“拐杖”闲置,演出现场已经封印在大家的手机里。 “当你听到鼓声时,你必须立即转身。 为了这场等待了10年的演出,汕头村党支部书记刘希荣每天现场进行排练,从变阵到打节拍,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排练。

我们高跷队中最年轻的成员只有3岁。 说起来,尹寻堂颇为得意,家里老一辈都会踩高跷,他也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踩高跷。 现在,他们家三代人都会踩高跷走路,虽然一年上台表演的次数不多,但大家都有一种热情,只要需要就很活跃,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绑着腿上台。 前段时间,村里定制了一批新的“拐匪”,老的“拐拐犯”留在村里的历史博物馆里,激励后来的年轻人。

用尹寻堂的话说,山上的高跷不怕没有传承。 正如他所说,在踩高跷的队伍中,出现了更多的年轻人,他们的动作也更加灵活,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证明了踩高跷传统艺术的生命力。

高跷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我们的骄傲。 尹寻堂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相似文章

    三十年的时间,谁定义申花?

    如今,从上海队到神花队,已经走过了年。前几天,我碰巧看到一位朋友拿出了几年前很多球队老板喊出的口号来衡量这个周年的重量。虽然当时喊出这个口号的很多俱乐部,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历史,让这个口号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在 百年俱乐部 的宏伟事业中,跨过大关,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只是坦率地说,对于 申花...

    坚守梦想,30年传奇的兵王!

    年月,军区将士为服役年的老兵芮银超举行了隆重的退役告别仪式。作为一名军人,芮银钊为军献了年,比起真名,芮银钊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兵中之王 陆军新人 出身贫寒的空军梦想家。芮银超,年出生,初中以上学历。由于家庭贫困,他的父亲最初想象他可以通过在镇上的一家餐馆担任厨师来维持生计。然而,芮银超心中有着远大...

    张崇和风雨30年,弘扬过去,开启未来新篇章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成立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大会并致辞 三十年风雨兼程,弘扬过去,开启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成立周年,也是中国饮料行业初步发展周年。多年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带领饮料行业生根发芽 向上发展,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 推动创新,在由小到大 从弱到强的发展道...

    一家人失踪30年,民警们互相帮助,终于实现了梦想

    近日,郴州市宜章县丽田镇上都村上演了一幕感人至深的一幕 一对多岁的中年夫妇和一位多岁的老人,两代人眼含热泪,一场官司称他们错过了年。月日下午时,一对带着洋口音的中年夫妇走进利田派出所求助,称要找年未杳音的姑姑。警官肖丫丫上前热情接待了他。经查询得知,这对中年夫妇是从长沙来寻找岁失踪的姑姑易某某的。年...

    回首过去的30年,我的四台相机见证了时间的变迁

    年,我的家人迎来了第一台相机 Yasika MG 。在深圳要花将近两三百块钱,现在这个牌子早就成了古董。这台相机少不了,年代家里的 还有女儿童年的影像,都来自它。上的红色小字是岁月的见证。现在我家里有十几本相册,都带有它的贡献。皮套保存完好,身体还活着,应该仍然可以在电池打开的情况下启动。当我翻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