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踩高跷、鼓点,身着鲜红色服装的尹寻堂,出现在风雪中。 正月初十,济南市平隐县汕头村的高跷队时隔多年再度出现在“江湖”中,从六十岁的男人到六岁的孩子,在队伍中随处可见。 今年57岁的尹寻堂不仅是高跷队的领队,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项目的传承人。
时隔10年后,他再次登台演出。
虽然已经过了初春,但突如其来的寒流导致气温骤降,雪花飘飘。 下午,在平隐县的玫瑰湖湿地公园,一场民俗剧表演即将拉开帷幕,尹寻堂和队员们已经做好了演出的准备。 “你的节目被提前了,改成了第二个。 听到现场工作人员的话,还在屋里休息一秒的尹寻堂,立刻带着队员们冲了出去。
天空阴沉沉的,零星的小雪。 寒冷的天气并没有打消高跷队的热情。 我看到他们踩着高跷排成一排,等待命令开始。 随着锣鼓声在赛场外响起,尹寻堂首当其冲,带领身后的数十名队员踩着鼓。 大家齐声走动,铿锵有力,吸引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10年过去了,我们汕头村的高跷已经停了10年,今天我们终于从'江湖'里回来了。 尹寻棠叹了口气。
踩高跷和堆叠罗汉是表演的压轴戏。 只见大家站成一排,队伍中间的几个人扶起3个**和3个孩子,然后齐心协力地慢慢往前走。 即使飘落的雪花已经浸湿了地面,但每个人的脚步依旧稳健。 看到这一幕,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当今最年长的表演者已经60多岁了,最小的只有6岁。 尹寻堂告诉新黄河记者,刚报名的时候,一下子报名了80多人,为了这次演出排练了六七天,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
超过 2 的最高步长4米“绑架”。
在汕头村,踩高跷的传统由来已久,从三四岁的儿童到70多岁的老人。 1991年,村里组织成立了踩高跷队,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尹寻堂开始正式学习踩高跷。 “我从十七八岁开始踩高跷,但我并没有认真开始训练。 他回忆说,高跷队成立时他才20多岁,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正式学习,他基本掌握了踩高跷的艺术。
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接触的感情,在尹寻堂看来,踩高跷的难度不算太大,只要经常练习,就能学会。 话虽如此,第一次踩高跷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担心自己站不起来摔倒。 “我脚下的高跷也叫'拐杖',我第一次练习踩着50厘米的'拐杖',然后逐渐增加高度,最高台阶是24米长的“拐杖”。 他说,起初他不服从双腿,靠墙走路,但后来学会了掌握重心后,他能够独立行走。 其实踩高跷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有一名队员曾经摔断了六七根肋骨。
“跑板”是一种极其危险的高跷表演形式。 10多名人员踩着高跷,从地面经过一条12米长的跑道,距离地面约1米木板高5米。 表演者需要在宽度只有35厘米的木板上来回移动才能达到表演效果。 “木板前后两端有3米长的斜坡,方便上下,每人上下必须走3级台阶,让大家都能顺利、整齐地踩在木板上。 尹寻堂告诉新黄河记者,他们曾经在济南园博园演出过一次,踩了11米高的“绑架者”,加上木板的高度,离地近3米,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踩着“拐杖”的表演者,表演时而轻歌轻舞,时而火辣热情,时而即兴狂野,又被誉为“木棍上的东方芭蕾”。
一个家庭的三代人会踩着高跷走路。
高跷养殖中断了10年,但这并不影响高跷技能的传承。 2014年春节是山地高跷队成立后的最后一次亮相,从此一双“拐杖”闲置,演出现场已经封印在大家的手机里。 “当你听到鼓声时,你必须立即转身。 为了这场等待了10年的演出,汕头村党支部书记刘希荣每天现场进行排练,从变阵到打节拍,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排练。
我们高跷队中最年轻的成员只有3岁。 说起来,尹寻堂颇为得意,家里老一辈都会踩高跷,他也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踩高跷。 现在,他们家三代人都会踩高跷走路,虽然一年上台表演的次数不多,但大家都有一种热情,只要需要就很活跃,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绑着腿上台。 前段时间,村里定制了一批新的“拐匪”,老的“拐拐犯”留在村里的历史博物馆里,激励后来的年轻人。
用尹寻堂的话说,山上的高跷不怕没有传承。 正如他所说,在踩高跷的队伍中,出现了更多的年轻人,他们的动作也更加灵活,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证明了踩高跷传统艺术的生命力。
高跷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我们的骄傲。 尹寻堂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