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916 年,Waksman 和 Henrici 从土壤中发现了链霉菌,1943 年提出了链霉菌家族。 随着分子生物学工具的发展,Stackebrandt等于1997年基于16S rRNA相似性和DNA DNA杂交的结果构建了链霉菌的系统发育树,标志着链霉菌分子分类期的开始,并建议将链霉菌提升为放线菌的一个亚目,命名为链霉菌亚目。 在 2012 年出版的 Bergey 系统细菌学手册中,K mpfer 等人正式将链霉菌亚目归类为链霉菌。
链霉菌具有特征性形态特征,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可产生多种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具有发达的分枝菌丝,菌丝细长,横隔稀疏,分化为营养菌丝(又称基底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成熟后,发育成孢丝,可直立、螺旋、螺旋状,可劈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传播。
1940年至1970年的近30年被称为“**抗生素发现时代”,在此期间,研究人员从土壤链霉菌中发现了大量的抗生素,如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等。 有趣的是,大约三分之二的天然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其中约75%的抗生素是由链霉菌属产生的,这对人类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链霉菌形态结构的模式。
2.灰链霉菌的培养特性
链霉菌属的主要代表是灰色链霉菌,它产生链霉素,在标本中呈现革兰氏阳性,细长,不规则分支的细丝。
标本中链霉菌的形态学。
灰色链霉菌生长缓慢,可在血板上缓慢生长37。 链霉菌灰色菌落不易分散,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有细长的不规则分枝菌丝。 耐酸染色和弱耐酸染色结果均为阴性。
链霉菌灰色培养特征。
注:A:血板,37,3d,菌落黄色,菊花状,放射状,略有“吞噬作用”; B:血板,37,5d,菌落产生色素 C:血板,37,7d,菌落开始出现透明溶血; D:血板,37,7d,溶血环明显透明; E:血板,37,5天,菌落黄色; f:菌落革兰氏染色(100); g:弱耐酸染色(100); h:抗酸染色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