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汉学家领“龙”祝福农历新年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2-10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王磊)世界各国汉学家纷纷收到“龙”,为中国新年祝福。

作者:罗海兵,孙晨辉。

龙年,龙马的精神!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事业兴隆,家庭幸福健康,生活阳光灿烂!” ”…值此农历龙年春节之际,近日,来自全球的汉学家通过中新社“东西方问题”栏目送上新年祝福。

*:海外汉学家祝中国龙年吉祥**:中国新闻网。

意大利汉学家彼得罗·德·劳伦蒂斯(Pietro de Laurentis)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托斯卡纳向所有人致意。 希腊汉学家迪米特拉·阿马兰蒂杜(Dimitra Amarantidou)在希腊送来了农历新年的问候,并将与他的希腊汉学家一起庆祝中国新年。

在因疫情中断三年后,东西方之间的旅行再次成为可能,我很高兴能够再次访问中国,再次见到我的中国朋友。 德国汉学家卡尔-海因茨·波尔(Karl-Heinz Pohl)在马克思的家乡德国特里尔为龙年送上了祝福。

龙行龘 (dá) 龘,龙翱翔于天下! 澳大利亚汉学家科林·麦克拉斯、巴西汉学家罗杰里奥·费尔南德斯·德·马塞多、泰国汉学家查特里·吉拉帕斯、孟加拉汉学家舒乐、印度青年汉学家维卡什·库马尔·辛格、英国汉学家詹姆斯·特拉普共同祝愿农历新年。它也围绕着龙文化展开。

许多汉字的形成都与“龙”字有关。 在美国汉学家、创立汉字源网的“汉字大叔”理查德·西尔斯看来,无论是最近在C位登场的“龙行龘”,还是人们常用的“龙凤吉祥”、“龙虎跃”、“龙马精神”, 它们都是对“龙”这一中国文化元素的崇敬和创造性运用。龙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将促进更多人对中国十二生肖文化和中国人格文化的认识。 他希望今年的龙年能够越来越发达,“不仅在金钱方面,而且在知识方面”。

我们曾被误认为是“龙”,是一种渴望复仇并在人类面前释放仇恨之火的动物,直到我学会了中文,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河流中航行,意识到这里的一切都是不同的和独特的。 “龙”带来好运和祝福,给人力量、决心和意志力,它不会喷火,而是会喷白云。 埃及汉学家米拉·艾哈迈德(Mira Ahmad)也希望中国作家和诗人有更多的创造力,“请不要停止创作。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重要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勇敢、独立、威严、力量和智慧,也象征着吉祥、丰收和吉祥。 在阿塞拜疆汉学家阿格申·阿利耶夫看来,今天的中国,就像一条翱翔的巨龙,5000年来克服了种种困难,像巨龙一样翻了江翻海,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他希望2024年中国继续繁荣昌盛,国家和人民平安,经济腾飞,人民幸福健康。

在西方,很多人觉得中国是一条龙。 但我觉得,一方面,中国有龙的精神,另一方面,中国更像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女士。 她的生命力可以给整个世界带来祝福。 西班牙汉学家伊格纳西奥·拉莫斯·里埃拉希望东西方进一步加深相互认可和尊重。

愿龙的精神激励我们以坚韧和决心面对挑战。 印尼汉学家钱德拉·塞蒂亚万(Chandra Setiawan)说。 在印度尼西亚,农历新年也是华人社区的重要节日。 “他们为节日装饰,准备丰盛的农历除夕晚餐,并与朋友和家人聚会庆祝。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传承,不仅体现了华人对祖先的尊重,也促进了印尼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他期待今后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友谊篇章。

汉学家们在送上祝福的同时,谈到了他们与中国不可分割的联系。

龙年对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有着特殊的意义。 1976年,龙年,罗维塔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国度过了她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将是我与中国打交道的第五个龙年。 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祝贺。 ”

今年来华参加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罗迪奥诺夫期待在龙年参加更多的俄中交流活动,为两国人民的纽带贡献力量。

奥地利汉学家嘉古·里希特希望能够传播以理解促理解、以理解构建宽容、以宽容促互信的精神,她希望龙年战争早日结束,世界回到和平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来。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能成为和事佬。 法国汉学家贝诺·维曼德(Beno T Vermander)说,最近世界充满了暴力、冲突和危险。 “所有人都必须相互鼓励,保持希望,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解,如何超越冲突。 ”

我没有给自己盖一座高门的房子,整个世界都是我哥哥的房子,一颗弟兄的心——一颗温暖而开放的心——一扇高耸的门,一颗高耸的心——一座高耸的房子。北马其顿汉学家伊戈尔·拉德夫(Igor Radev)用北马其顿诗人科乔·拉辛(Kocho Racin,1908-1943)1939年的一首诗来表达他对农历新年的希望。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我希望全世界都能实现世界为了共同利益的理想。 (完)。

相似文章

    北非汉学家会议在摩洛哥举行

    中新社北京月日电 记者 罗海兵 当地时间月日上午,文明互鉴与区域发展 北非汉学家大会 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部分学者在北京线上参会。来自埃及 摩洛哥 突尼斯 苏丹等北非国家的近位汉学家和翻译代表围绕 北非汉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文学在北非的翻译与传播 等核心议题,共同聚焦中非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

    著名汉学家易茂可逝世,他提出“中国研究问题”来缅怀他的导师易茂可

    我震惊地得知,我的导师 世界著名历史学家 当代西方 中国研究 的先驱之一 著名的 中国研究问题 提出者约翰 马克 达顿 埃尔文教授于月日在剑桥去世。易茂科教授是现代中国研究和西方中华文明史的先驱之一。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 李约瑟问题 为什么中国在世纪以前就走在世界科学技术...

    来自多国的青年汉学家畅谈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听他们畅所欲言

    超新闻 记者 季雨亚 张宇。与会青年汉学家在会上合影留念。超新闻记者姚颖康 姚慧敏摄 由文化和旅游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 良渚论坛 将于月日在杭州举行。日,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侧的研究中心,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良渚论坛 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在此举行,主题为 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

    良柱超客厅 年轻的汉学家谢里夫是中外文明交流的“摆渡人”

    超新闻客户端记者邹晨 胡 Yang 马 Jiani 张晓斌 江 Chao 周 Xilin 李军。编者按 在中国崛起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的今天,如何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命题。一批批年轻的汉学家正在以实际行动,客观地向世界解释中国,让世界客观地了解中国。在良渚论坛举办之际,超新闻...

    专访俄罗斯汉学家易福成讲道解惑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 记者 张旭 专访俄罗斯汉学家易福成 师 讲道 教解疑。作者 曾悦。老师,所以讲道和教导来解决疑惑。老师 贯穿了俄罗斯汉学家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易福成的人生轨迹。日前,在年世界华人大会期间,易福成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向老师学习 成为老师 当老师学习的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