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闻客户记者江晓蓉.
没有寒假作业,这是很多网友小时候的期盼,今年冬天实现了。
不久前,杭州某小学宣布,今年寒假期间将完全取消传统的书面作业。 取而代之的是一本特别的“寒假生活指南”。
一石激起千浪。 这就是关于寒假作业的讨论开始的地方——寒假期间应该有家庭作业吗? 什么样的寒假作业适合布置? 理想的寒假作业在大家眼中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讨论中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大家如何看待小学寒假作业取消?
三联生活周刊微博发起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323名网友投票支持取消寒假作业,3279名网友认为没有必要完全取消。
不仅有大量的网友,还有明星的祝福——马伊犍明确表示,“举手同意! ”
原因也很好——网友“小雨2021”表示:“寒假作业应该取消,通过这种做题的方式无法达到学习效果,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网友“derry”认为,假期就是让孩子们休息和适应,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看看世界,或者参加一些有趣的冬令营、夏令营、科研活动,从而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采访中,甚至有家长觉得,不仅寒假作业应该取消,开考也没必要了。 为了测试所谓假期的学习成绩,或者刺激假期学习不好的学生,很多学校在开学时就进行考试,让孩子们焦虑和紧张。 小学的课程没有那么难,开学后可以慢慢补上,不需要“争分夺秒”。
对方也明确表示,放假并不意味着你会停止学习。 “取消寒假作业,但家长不敢懈怠,大部分都要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但大多数家长不专业,可能会陷入另一种焦虑。 一位妈妈说。
也有家长支持将家庭作业量减半,但取消所有作业是不合理的。 “有些学校的家庭作业确实太多了,应该适当减少。 然而,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突然中断一段时间,开学后就很难找到学习状态。 ”
无论双方如何争辩,率先取消寒假作业的学校,无疑是勇敢的,这是学校在减轻负担这件事上的明确态度,同时也是一次未知的探索。 至于效果如何,时间可能会证明一切。
事实上,完全取消书面作业在实践中对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初中有很大的阻力。 在许多校长看来,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最合适的做法是适当减少书面作业的数量,并增加适当的非书面作业数量。
一直有这样的探索。 近日,湖北宜昌天问教育集团给同学们布置了专门的寒假作业:大家学会了打“鸡蛋”,并将破蛋项目定为新学期的校本课程。 为此,学校特意印制了一批特制扑克道具(2副牌,108张牌)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全体师生。
有网友问,鸡蛋怎么能当寒假作业? 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有人认为,打碎鸡蛋,作为一种智力游戏,出现在寒假作业中,并没有错。
与暑假相比,寒假更短,春节也包括在内。 假期的特殊性,也对如何安排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浙江部分地区也出台了寒假作业指导。 例如,上城区将寒假作业分为两个主题进行设计。 一是“春节八日欢乐,上城'无作业'”,除夕至正月初七不布置书面作业,主要推广与春节民俗、亲情体验相关的实践活动; 二是“为未来而学,为生活'做'”的学科实践作业,强调知识的真正应用。
日前,在杭州建兰中学寒假作业期间,七、八年级学生化身“职场新人”开展短期职场体验活动。 前期,学校收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热心人士的100多个职业经验点,共计900多个岗位,包括图书整理员、快递包装工、AI画家、花艺师、非遗项目手工艺人等。
建澜中学学生在假期有职业体验 由学校提供。
杭州钱江外国汉语实验学校一、二年级的老师们将目光投向了新年习俗中的“年货”,让同学们在准备除夕大餐食材、为亲友购买年货时,学习如何制定采购计划、制作采购清单。
学校的一二年级为寒假购买新年用品。
滨江区教育局开展了以“大挑战”为主题的寒假实践活动。 挑战包括“24小时无电子产品”挑战,以培养自我管理技能; “独自在家一天”挑战发展生存能力; “陪爷爷奶奶一天”挑战活动,培养感恩之心等等。
像这样的寒假作业,让孩子们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他们也从实践中收获更多,而不仅仅是重复的书面练习。
在寒假期间关于家庭作业的各种讨论中,冯君还发现了很多家长都关心的一点:除了书面作业之外,过多或过多的实践作业可能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另一个负担。
小报是许多学校寒假作业的高频词。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每门科目一份小报,本来是想让孩子自己完成,但回到学校就要考核,不敢懈怠。 一位三年级的妈妈说。
除了小报,现在很多学校都有ppt、拍摄、拍照等实用作业,而且这些作业大多需要家长的帮助,低年级的孩子很难独立完成。
每个人都经常讨论的另一种工作是各种类型的打卡作业。 “本来放假比较轻松,为了完成报到作业,哪怕是过年,也要盯着孩子完成,家长每天都要上传。 一些家长抱怨道。
对于各种实践作业,很多人建议这些作业的起点其实不错,但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来把握度度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不至于成为“家长作业”。
你认为你理想的寒假任务是什么样子的? 欢迎留言告诉友丰君。
*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