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孕婴网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与文化发展中心资助,由财政基金创建。 服务内容包括孕期准备、孕期、产后、育儿、幼儿教育、培训、育儿、宣传展示、政策法规等。
预产期临近,许多准妈妈开始感到不安,既期待宝宝的到来,又担心即将到来的分娩。 分娩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孕妈妈们要经历各种障碍才能顺利迎接宝宝。 其中,有一个级别需要孕妇特别警惕,那就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有害的。 可引起产妇贫血、抵抗力下降、产后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子宫丢失,甚至生命。 产后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一半以上,是孕产妇死亡的头号杀手。 下面就来揭开产后出血的面纱,聊聊产后出血的预防。
1. 什么是产后出血?
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分娩时失血量为500ml,剖宫产时失血量为1000ml,称为产后出血。
2. 哪些妈妈会有产后出血?
如果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撕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则可能发生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
1.影响子宫收缩的原因:
1)全身性因素:高龄、肥胖、慢性全身性疾病易引起子宫乏力和出血;此外,对分娩缺乏了解、恐惧和孕妇压力过大也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2)产科因素:分娩时间过长、饮食不足、休息不良、产妇体力消耗大、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和子宫感染;
3)子宫因素: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纤维发育不良等子宫病变;过度怀孕和胎次会导致子宫肌肉和子宫内膜受损; 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过度子宫膨胀; 剖腹产和其他子宫手术。
2.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积聚或残留等,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3.软产道撕裂伤:软产道包括会阴、**和子宫颈,甚至到子宫下部。 分娩中突然分娩、快速分娩、巨大儿、助产手术、水肿、静脉曲张、弹性差等原因,加大分娩时软产道的损伤,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4.凝血障碍:
1)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贫血、血液病和肝病等,增加产后出血的凝血功能障碍;
2)产科并发症:胎盘早剥、死产、羊水栓塞、妊娠或分娩期间重度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影响凝血功能,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3.预防产后出血,请做好以下四个步骤
第 1 步:准备怀孕(怀孕前 3-6 个月)。
1.运动,增强体质,将孕前体重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最高(185-23.9) kg m2 为宜。
2.做好孕前保健工作,积极推广贫血、凝血病、肝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第 2 步:加强怀孕期间的医疗保健。
1.所有孕妇都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科学饮食,保持适度增重,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积极预防贫血、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认真学习孕产、产后相关保健知识,让分娩时知道该做什么,不要惊慌失措。
2.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有产后出血、延迟分娩、难产、产前出血、妊娠高血压、巨大儿、羊水过多、双胞胎或多胞胎等)的孕妇,应密切联系医生,加强产前检查,增加产前检查频次,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接受医生的建议,转诊至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必要。
第 3 步:促进自然分娩
1.避免无指征剖腹产,以增加成功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分娩过程中,鼓励陪产和止痛分娩,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及时排尿、适当休息,以减轻母亲等待分娩和分娩过程的紧张和焦虑;
2.分娩和分娩时,遵循医生的要求,配合医生在子宫口完全打开后对胎头施加力,控制分娩速度。
第四步:注意产后观察
1.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危期,应要求及时排尿,防止尿潴留;
2.宝宝出生后立即,尽早接触、早吸吮、早挤奶、尽早母乳喂养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3.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出血量、腹痛、头晕、冷汗、心悸、口渴、烦躁等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4.警惕产后晚期出血。 虽然新妈妈在产后24小时没有大出血,但她不应该放松,应该警惕产后晚期出血的可能性。
编译者名单:高群、宋波、王善密、王爱玲、卢泽春
由孕产妇保健部提供)。
-end-
文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全国怀孕和婴儿网络。
如果有任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