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是顾小姐吗? 我们是您家附近的儿童摄影店,我们为您量身定做宝宝100天**,现在折扣......2023年2月,居住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的顾女士,依旧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经常收到各种推销**。 让她感到不安的是,对方居然准确掌握了孩子的出生医院、出生日期、性别、父母姓名、**等重要信息。 出于对孩子和家人的保护意识,她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国青年报1月29日)。
据报道,当地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逮捕了“幕后”李某及其下属卢某、刘某等人。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李某等三人泄露新生儿信息,被法院以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三年零四个月以上三年有期徒刑,并分别被处以21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罚款。 李某等三人还支付了37万元民事赔偿金,并在省一级公开道歉。 日前,李某等人因涉嫌其他犯罪被公安机关进一步查处,他们购买了新生儿信息,并将其用于照相馆的宣传。
事实上,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并不少见。 以新生儿信息泄露为例,广西某医务人员利用工作便利,非法**新生儿和母亲信息总量达到8个9万多件,并“转售”给外人,非法收取“福利费”。 前段时间,山东省济南市多位新生儿家长收到“挨家挨户拍照”**促销,涉嫌泄露个人信息。 公安机关深挖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查获纸质版新生儿信息2000余件,电子版6万余件。新生儿信息泄露的背后,隐藏着一条黑色产业链。
斩断新生信息拐卖的黑色产业链,诉诸法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陆续通过民法、刑法和专门立法,为个人信息权益全链条的保护筑起了法律屏障。 例如,《民法典》对民用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作了系统性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 细化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刑法》明确规定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严惩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力量。 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许多贩卖新生儿信息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受到惩处。
这起拐卖新生儿信息案在新北区发生的,再次折磨了个人信息的保护。 梳理一些新生儿信息被泄露的案例,不难发现,在这个黑色产业链中,有泄露和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业“幽灵”,有的通过黑客技术入侵窃取,有的通过互联网购买,犯罪手段和手段趋于多样化。 本案中,李某利用黑客技术侵入某新生儿信息**,窃取了26663条新生儿信息,而卢某、刘某则充当下线,将李某非法窃取的新生儿信息出售给全国各地的儿童摄影机构。
为防止新生儿信息泄露,相关**和医疗单位必须承担重要责任。 对于新生儿信息**,要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常态化机制,及时修复技术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指导医疗单位做好定期账号和密码更新工作,确保新生儿信息安全。 对于医疗单位,按照国家卫健委《患者安全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要求,完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从源头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加强法治教育、医学伦理和医疗作风建设,不要让堡垒从内部崩塌,一旦发现“内鬼”出卖信息,必须依法严惩。 这样,新生儿的信息安全就可以得到保护。
温傅彪. 编辑: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