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的军队积极准备挑起内战,我军不得不被迫应对。 东北的土匪和伪满残余组成了一支“先遣军”,四面八方制造混乱,于是我山东军区第一师在师长梁兴初的带领下向东北进发。
第一师一到山海关,就被敌人阻拦,只好在晋西九城门口打了一场仗,我军打赢了,蒋军匆忙撤退。 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和江军队打了无数仗,每次打败江军队清理战场,都会“发财”,掳取大量战利品,大胜大财,小胜小财,早已成为规律, 所以这一次大家都兴致勃勃,仔细打扫战场,看看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着江军队留下的**装备,我军士兵无法熟练地辨认出它是什么,因为江军队在抗战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他们使用的是美式装备,许多**中国官兵根本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
不过,虽然说不出名字,但一直知道是枪炮,但有个奇怪的东西,第一师的官兵都不知道是什么。
它呈细长的铁圆柱体形状,两端装有牵牛花般的“嘴”,像喇叭一样,很奇怪。
我们的官兵以前从未见过这种稀有的东西,他们都在猜测。 有人说,听说美国士兵打仗还不忘玩乐,他们爱跳舞,有乐队,还弹旧乐器。
美军确实非常喜欢在没有战争的时候通过娱乐和跳舞来放松,随着美军踏入各个战场,美国的爵士乐也传遍了世界各地。 在中国沿海港口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等地也流行过这种爵士乐,中国人称它为“港口**”江君的官婦们也爱追赶时尚,都学会了跳这种**伴奏的爵士舞,现在看这个东西就像“喇叭”一样,我想到这些, 我想这可能是一种美国乐器。
于是士兵们把这个“号角”交给了军队的宣传队,宣传队有一个特殊的号角。 他接过来的时候傻眼了,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号角,他试着用力吹,可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士兵们都嘲笑他。
他不好意思地嘲笑自己“你没看到美国人有多大吗? 有信心,这东西可能只会被他们吹走。
正当他们谈笑风生的时候,师长梁星初和宣传科科长走了过来,士兵们知道梁星初是老红军,见识过很多,就让师长看看是什么。
梁星初接过这东西,他也不知道,但掂量了一下,他觉得很重,士兵的直觉判断,这绝不会是号角,应该是新**或者军器。 他仔细一看,只见这东西的下半部分装着冲锋枪一样的握把和扳机一样的装置,于是说:“你这么傻,这怎么可能是喇叭? 我看起来像一门大炮! ”
听完师长的详细讲解,众人又看了一遍,还真是感觉像一门大炮,长枪管又不像大炮管? 但是在大家的认知中,大炮应该又大又笨重,这么小的大炮,怎么触发,怎么发射炮弹?
梁星初发现长圆柱体上还刻着英文,于是对宣传科科长说:“小柴,你不懂英文吗,你看什么? ”
宣传科科长仔细看了看,小柴听不懂英文军用名词,但还是认出了“火箭”这个词,梁星初一听就拍了拍脑袋:“是啊,我也听说美苏有一种单人火箭炮,专门对付坦克, 恐怕就是这样了。 ”
既然我军没人会用,梁星初就在俘虏中找了能用的人,果然找来了火箭炮手。
这时大家才知道,这东西原来是二战中美国陆军著名的“火箭筒单兵反坦克火箭炮”,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长得像美国叫火箭筒的长号。
我知道那是什么,但是没有炮弹我怎么可能做到,于是我们带着俘虏到军械科的战利品堆里去找,果然,他们发现了一大箱没人知道的奇怪炮弹,军械科的军官就像这里的士兵一样盲目猜测火箭筒, 想知道这些长着奇怪尾巴的贝壳是干什么用的吗?现在炮弹的枪管没事了,梁星初大喜过望,想试试这炮的威力。
当他们来到一片荒地时,梁星初指着面前的一座小土庙,对俘虏说:“你用火箭筒拿走了。
只见炮手将火箭弹装进枪管,用肩膀抵挡,将枪管平放,瞄准陆地神庙,扣动扳机,砰的一声,火箭筒的两端突然迸发出火焰,原来喇叭上散落着火焰。 火箭迸发出火焰,飞向大地神殿,一举将其炸成碎片!
太棒了! 梁星初激动的拍了拍手,他叫来了炮兵连长,拉着炮手给他分配任务:“这个炮手,现在已经正式编入我军了,你要认真向他学习,请教,多教兵,这门火箭炮以后一定会派上大用场的! ”
不久,第1师进攻高桥地区,但被蒋介石军队阻击,蒋介石的军队依靠坚固的碉堡防御工事顽强抵抗。 过去我军缺乏重**,要想摧毁敌人的碉堡,只能让士兵们背着炸药袋,冒着敌人的子弹去爆破,这是非常危险的,但现在有了火箭炮,就没有必要进行危险的冲锋了。
炮手接过**箭,瞄准,开火,只见红光一闪,敌人的碉堡被炸得粉碎!
后来,当战士们缴获更多的火箭筒时,就组建了一个火箭炮连,他们肩上扛着轻型火箭筒,不断在战场上移动,时而与碉堡作战,时而与坦克作战。 战斗中,我军官兵一看到这个小而有力的“小号”来了,都鼓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