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宝物被偷了,溥仪大发雷霆,最后一批太监成了迷路的狗

小夏 历史 更新 2024-02-02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皇室一直利用太监在宫中侍奉皇帝的妃嫔,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淫乱、淫乱等不光彩的事情。

事实上,宦官制度从周、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它就像封建社会的毒瘤,与皇帝的**制度密切相关。

从历史上看,几乎每个朝代的兴衰都与宦官有关。 在君主时代,谁能接近皇帝,谁就拥有最大的权力。 由于宦官与王室的密切接触,历史上篡权现象不断发生。

虽然清朝对宦官的管理是有效的,吸取了明朝宦官滥用权力的教训,避免了宦官插手政治,但在晚清时期,仍然有一些非常有权势的宦官,如安德海、李莲英和萧德章。

随着封建王朝的终结,宦官制度似乎也应该随之消亡。 然而,尽管清朝灭亡,溥仪的小朝廷仍然存在,让宦官制度持续了十多年。

规定宫内不再招收太监,但原来在宫中任职的宦官可以继续留任。 据1913年7月的数据,黄、正、白三旗共有宦官1517人,每月共发放钱粮3949两。

宦官的月收入各不相同,最低等级是2两,最高等级是每月银子的十倍以上。 结果,地位最低的太监们生活相当艰难,终年受苦,有的甚至因为不忍心而逃跑。

此外,疾病和受伤等因素也导致了许多太监的死亡。 到1922年,宫中只剩下1,137名太监。

溥仪小朝廷陷入混乱,祖传制度不复存在,腐败司空见惯,宦官赌博盗窃猖獗,盗宝案不断发生。 对于这些经常被欺负的奴仆,溥仪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决定将所有太监逐出宫。

不顾金妃和玉妃的坚决反对,溥仪还是决定解除太监。 最终,在1923年7月16日,他下令只保留175名宦官为妾室服务,其余全部被解雇。

内务部主管大臣邵颖接到命令后,派兵护送太监出宫。 当时正下着大雨,被驱逐的太监们聚集在神武门外,处境十分可怜,像是失去了家园的狗。

这些太监被解职后,内务部将他们安置在京城的一些庙宇里一段时间,每天派他们到燕英楼步兵军的衙门新兵教练那里领取食物。

内务部还明确规定,每个太监,无论等级高低,都要给两个月的银子和一个月的金粮,让他们回到原籍,自生自灭。

中国持续了2000多年的宦官制度,终于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而走到了尽头。 清朝宫廷最后的宦官,在溥仪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被解职。

虽然这是一千多个太监的悲剧,但幸运的是,中国因此被剥夺了一个畸形和脆弱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章

    紫禁城大清洗

    年,国家动员万人对北京故宫进行了为期个月的清理工作,年来共清理了万吨生活垃圾。我无法想象当时的紫禁城是什么样子 这一历史性事件在当时的北京 全国乃至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这就是著名的紫禁城清洗。自月中旬以来,一直有传言称将进行全面清理运动。直到月初,大批工人涌入紫禁城大门,谣言才得以证实。清理工作由...

    明代紫禁城的皇家食谱

    北京晚报 作者 周钱。宫廷美食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通过档案中皇帝的饭单记载,可以发现明朝皇帝的饮食具有食物种类繁多 礼仪性强 追求新鲜度等特点。而且,不同的皇帝也有不同的饮食偏好,比如永乐皇帝喜欢吃凤尾鱼,把凤尾鱼从南京 表达 到北京 隆庆皇帝喜欢吃驴肠,追求 节俭 的崇祯皇帝更喜欢吃燕窝...

    紫禁城冬天有暖气吗?

    北方人总是说南方人冬天不怕冷,南方人也总说北方冬天不怕冷,但是如果寒冷的冬天来了,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没有取暖设备就受不了了。那么,古代居住在紫禁城的皇帝 嫔妃 王子 公主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其实紫禁城里也有 取暖 人们每天都会开始烧木炭取暖。在古代,没有暖气片,紫禁城使用的设备类似于今天的地暖。在...

    紫禁城的第一场雪,朦胧的雪景

    紫禁城是一座庄严而神秘的古建筑群,第一场雪的到来为这座宏伟的宫殿增添了梦幻般的美感。让我们沉浸在紫禁城第一场雪的风景中,在这片雾霾中感受皇家的雪景。第一场雪的到来,紫禁城笼罩在一层纯白之中。白雪覆盖了宫殿的屋顶 柱子和庭院,仿佛给整个紫禁城披上了一层华丽的白袍。雪花从天而降,轻柔悠闲,静静地落在大理...

    “明清小冰时期”紫禁城如何取暖

    北京晚报 由周钱撰写。明清时期正处于我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寒冬时期,即 明清小冰年 北京市地处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明清时期。然而,紫禁城是皇帝的住所,在极度寒冷的时期也保持着温暖舒适的环境。这源于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他们不仅发明了供暖设施 被称为 火场 的地下供暖系统,还发明了手炉 火盆 水壶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