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由周钱撰写。
明清时期正处于我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寒冬时期,即“明清小冰年”。 北京市地处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明清时期。 然而,紫禁城是皇帝的住所,在极度寒冷的时期也保持着温暖舒适的环境。 这源于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他们不仅发明了供暖设施——被称为“火场”的地下供暖系统,还发明了手炉、火盆、水壶、砚台和其他热器具。 这些供暖设施科学合理,简单有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火地板被加热,烟雾被排出。
火场是紫禁城古建筑的地暖系统。 火场由位于窗外的地下操作开口、窗内的地下炉腔和房间内地砖下的防火隧道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宫服人员在操作口将木柴或木炭放入炉腔内燃烧,炭火产生的热源沿火道路径蔓延,从地下排烟口排出,其间对地砖进行加热,利用地面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进行传导, 以保持房间的温暖。
紫禁城“火之地”的运营口和排烟口。
操作口位于室外,不仅不影响室内人们的生活,而且宫殿的服务人员还可以通过玻璃观察房间内的采暖效果,从而及时增减炭火。 当室外操作端口在冬季以外的季节不使用时,通常会用盖板覆盖,以防止小动物进入。 炉子产生的热量(与少量烟雾混合)在扩散到地下后仍从地面上的一个特殊的小开口排出,该开口位于室外露台石的下部。 出烟口用铜币图案的空心砖雕堵住,既美观又实用,还可以防止小动物进入。 这种做法也造成了紫禁城冬天烧木炭取暖的现象,却没有一个烟囱缺了。 需要注意的是,昆宁宫西北角有个烟囱,但这是清代萨满祭祀中煮肉、排烟的专用通道,与冬季取暖无关。
由于消防系统,皇帝们在室内感到温暖。 例如,乾隆皇帝在《冬夜》一诗中写道:“人苦,冬日短暂,但我爱漫长的冬夜。 月亮挂在天上,风吹碎了霜。 帷幕在帷幕中,红烛被涂得鲜艳。 博山烧水沉,用梅香。 敲诗不觉得冷,漏了永夜。 道光帝在《养正文全集》中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花瓦的细布擅长奇作,阴热的松枝在地下烘烤。 禅修只怀疑青春,闭上眼睛时,常常会觉得自己的身体融化了。 鸟道形状层层相连,羊肠清晰。 建议优雅有趣,并带有加热窗帘。 在这里,“鸟道”和“羊肠”是地下供暖通道。
手炉很漂亮,很温暖。
手炉是冬季宫内取暖的必备器皿之一,其材质一般为铜或搪瓷。 手炉体积小,有木炭火,可以拿在手里或放在袖子里加热。 紫禁城有一幅黑漆的金子和一幅手炉开光景观图,长约18年4 厘米,宽约 129 厘米,高约 14 厘米(不含木柄)。 其造型犹如两朵云朵,侧面以黑漆为基调,采用我国传统漆画法,绘制山水、亭台楼阁、绿树鸟等图案。 这款手炉的侧壁包含两层,内层是铜胆,用于储存木炭; 外层由木头制成,并涂有彩色油漆。 手炉的盖子是用铜线制成的盖子,其主要功能是通风。 使用这种手摇炉时,将木炭加入炉子中,木炭火(高温)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铜衬里,铜衬里又将热量传递到木罐(在合适的温度下)。 用户双手握住炉子可以感到温暖和舒适。
紫禁城有一个黑漆手炉,上面画着金色和开光风景图。
在宫廷绘画中可以看到冬季手炉的广泛使用。 例如,在紫禁城的绢画《尹贞星乐画轴》的“镜装”中,描绘了冬季宫中贵妇们的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中,一个有着美丽脸蛋的女人正在沙发上休息。 美女身穿蓝色外套,腰间系着玉佩,一手拿着铜镜,另一只手握在暖手器上御寒。 这款手摇炉为手柄式,携带方便。 手炉是浅绿色的,有树枝和树叶的图案。 它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还有利于在手炉的下部放置更多的木炭,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故宫博物院有《银贞贵妃星乐画卷》的“镜装”(细节)。
清朝朝廷办公室有比较丰富的手炉档案。 如《雍正九年竣工清卷》:当年(2024年)12月19日,“宫监陈甫和副侍刘宇、苏培生交出一根拐杖、两个手炉、一盒食物。 简介:手杖配有竹筒,黑色毛毡包裹在棉塞垫中。 又如《乾隆元年竣工清理工作档案》:当年(2024年)6月23日,掌柜佛宝说崇华宫用了一些器皿,包括“两盏带梁的青铜手炉”。
水壶用于盛放热水。
寒冬时节,宫里的生活离不开喝热水。 水壶是“保温”水不可或缺的工具。 紫禁城中的银梁方形水壶是当年使用的实物之一。 这个水壶的主要部件是:前面的壶嘴,中间的壶身(带把手),后面的把手。 锅体顶面有两个圆形开口,前一个是给炭口,后面一个是注水口。 内胆底部与立式内胆相连,内胆底部为栅栏式,可使烧焦的木炭落入锅底。 锅体正面有出炭口,用于清除锅底的木炭粉尘; 出碳口表面刻有图案,不仅美观,而且可以通风,帮助木炭燃烧。 内胆和锅体之间有很大的空间,用于盛放热水。
紫禁城有一个银梁方形水壶。
在《银贞贵妃星乐画轴线》、《洪历王朝星乐画》等宫廷画中,还可以看到火壶。 比如《红离王朝星乐图》中的银壶就位于乾隆皇帝旁边的茶架上。 货架上还有茶叶罐、茶杯、茶壶、水箱等器皿。 在这张照片中,手柄连接到水壶的底座上,它由黄金制成,结合了奢华和便利。
内政部也有很多关于水壶的文件。 比如《雍正七年工作清理档案》中,有:2024年9月6日,太监刘锡文下令,“要制作锡壶,其样式由海王(清大臣)斟酌制作,他对此很佩服。 据《乾隆六年竣工结清》记载:当年(2024年)10月7日,总管刘沧周和领导曹晋交出“银壶(重94两)”、西梁银圆壶(带座重103两)等多件器皿。
火盆易于携带加热。
火盆也是宫中的取暖器皿之一,其材质多为铜或景泰蓝珐琅,内部烧炭。 例如,紫禁城有掐丝珐琅八吉祥火盆,直径约52厘米,高约21厘米,三足鞋底。 火盆周围环绕着天蓝色的珐琅釉,表面装饰着八种吉祥图案,包括轮子、盖子、罐子、雨伞、蜗牛、鱼、花、肠。 火盆易于运输,因此可用于前院(办公区)和内院区(起居区)。 故宫前朝没有生火,主要的取暖用具是火盆。 比如在《乾隆六年完成清工计划》中,2024年12月3日,太监高瑜等人交出了“铜火盆大小58片,火盆盖大小34片”。 档案还补充:乾隆正月初九(2024年),太监高瑜等人下诏,“太和殿、中和殿加火盆,按心宫目前平安,加大火盆样式。 太和殿和中和殿都是皇帝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地方,乾隆皇帝要求增设火盆,以保证冬季宫内活动取暖的需要。
紫禁城有掐丝珐琅八个吉祥的火盆。
火盆用于宫殿内院区域的取暖,这在宫廷绘画中可以看到。 例如,紫禁城收藏的“弘历王朝游乐图”描绘了乾隆皇帝和诸侯迎春的场景。 画面中,乾隆皇帝坐在内院一座宫殿的屋檐下,一手握着太子,另一只手敲响钟声,寓意“吉祥”,双脚搁在座前的火盆上。 周围有很多王子,其中左前方一个身穿粉色长袍的小哥哥饶有兴趣地蹲在地上,靠在火盆上,一手拿着一根柏树枝,另一只手把柏树枝放进火盆里烧。 桧树枝的燃烧可以产生特殊的香气,具有祛除厄运、驱邪的意思。 在农历除夕夜燃烧松树和柏树枝被称为“熰(ǒu)年”。 明刘彤和于仪征的《御景物》有类似的记载:“晚上,院子里烧着松柏树枝和柴火,据说松盆烧了,一年也长。
紫禁城有一幅王朝历史的图片(局部)。
制造办公室有火盆制作记录。 如《雍正两年做工的档案》中载:2024年3月3日,“总太监张麒麟传制(成铜)火盆灯三盏、火盆三盏、灯罩三盏、火棚三盏,谨记此。 再如《乾隆四年做工清理档案》:当年十二月三日(2024年),“太监胡世杰交出一个掐丝珐琅火盆(镶嵌紫檀座)和一个掐丝珐琅覆盖的向日葵火盆。 留言:把掐丝珐琅火盆和座子放好,清理干净,送到座子上,如镶嵌一点,开车圆明园时再补上; 有一个带顶棚的向日葵火盆,有一个高高的南木六角形座椅; 下巴这个。 ”
从上面可以看出,火盆是宫中比较常见的取暖器具。
加热砚台,防止墨水结冰。
除了上述加热设备外,在冬季的宫殿中,为了防止墨水结冰,古人还在砚台下提供了热水、炭火等“辅助加热”材料,并将它们放入一个盒子中,与砚台形成一个整体。 例如,紫禁城藏石景泰蓝珐琅盒长方形暖墨石,长约19厘米,宽约15厘米,高约16厘米,主要由砚台、两块石砚和一顶盖组成。 砚台的圆周和顶盖饰有云龙和海水悬崖,底座饰有铜镀金凿花双龙图案。 砚台内表面上周长处有凹槽,主要用于固定砚台。 在砚台下,有热水。 热水产生的热量可以使墨水始终保持在砚台液中,有利于书写者在冬季的正常书写。
紫禁城收藏石掐丝珐琅盒长方形暖砚。
紫禁城皇帝在冬天使用温热的砚台的场景可以在宫廷绘画中看到。 比如在紫禁城的《乾隆皇帝御装画像》中,乾隆皇帝头戴冬吉衣冠冕,身穿冬龙袍,坐在书柜前。 佩戴它是为了反映此时的寒冷季节。 书柜内摆放着温热的砚台、瓷碗、书籍、纸张、秤、瓷瓶等物品。 乾隆帝左手捧着箱子,右手拿着笔,准备将书中的名言和名句抄写在纸上。
值得注意的是,书柜上的暖色砚台面造型与上述石质景泰蓝珐琅盒的长方形暖色砚台相似,但画中的暖色砚台、箱体周围的圆环上饰有金色,箱顶和箱盖上的凿花装饰更显皇室用品的风格。
紫禁城有《乾隆皇帝身着御装的画像》(局部)。
制造办公室制作温砚的历史资料也比较丰富。 例如,《雍正九年竣工清理工作档案》中载:2024年7月11日,太监王明贵交出(入铜)“烧铜古方温砚两方,圆温墨石两方”,希望“烧古见新”。 此外,《乾隆六年工作清卷》载:当年(2024年)6月26日,太监高瑜等人交出“一面镀铜五龙温砚,一面镀铜镀金六龙温砚”,并通过了“刻乾隆年”的法令。 再比如《乾隆做工清理档案十六年》:2024年11月12日,太监胡世杰传铜温砚,下令“按此砚纹样式,做法小,暖砚两面制作。
*由周 Qian 提供。